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历史看人物(精)/历史智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许倬云编著的《从历史看人物》以深具反省色彩的笔调解析了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改革人物的得失,诸葛亮、郭子仪、岳飞等人的成败,汉、宋、明、清的开国君主与继统君主的功业,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不但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之了解”,也为现代人的经营事业提供了许多启发。

内容推荐

《从历史看人物》的主题都围绕着历史人物的成败,一方面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试图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标准和立场,因为不管是历史人物的行为还是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都是由他们自己认定的生命价值决定的。从这两点出发,作者在第一章挑选了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几位以改革著称的政治人物,探讨他们的成败;接下来,则以反省色彩更深的笔调解析诸葛亮、郭子仪、岳飞等人的得失;在“创业帝王”与“继统帝王”两章中,逐个分析了汉、宋、明、清的开国君主与汉、清继统君主的功业得失,不但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之了解”,也为现代人经营事业提供了许多启发。

《从历史看人物》由许倬云编著。

目录

自序 愿有多高,力就有多大

第一篇 从历史看人物

第一章 历史上的改革者

第二章 历史人物的成败

第三章 创业帝王

第四章 继统帝王

第二篇 从历史看人生价值

第五章 人类追寻生命意义的经验

第六章 现代人的困境与人生出路

第七章 探索中国文化的人生价值

第八章 天道与人心

第八章 历史——人性的终极关怀

附 录 只有“全人类”和“个人”才是真实的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历史上的改革者

近几年,大家对历史人物兴趣大增。电视剧里,皇帝一个接一个,仿佛穿了古装就代表了历史,这在我们学历史的人的眼中,总觉得不大对。因为历史人物很多,不只是那些皇帝、公主;而且,很多编剧把现代人的思维套到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里头,未必合于历史研究的学术标准。

我自己对历史的评断,有两个态度很重要。一个是时时心存宽恕,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把自己摆在那个历史人物的位置上,义会如何,能不能做得比他更好一点?抱着这个态度来评断,总是会公允些,倒不必用严酷的态度去苛责什么人做得好,什么人做得坏。

第二个是避免抱着非黑即白的态度,搞一刀切。因为天下没有一个人完全是功,也没有一个人全然是过,每个人都受到时代与环境条件的约束,很难跳脱出来,这使得人虽然常有做好的心,但往往都失败了。面对这种人,应该去理解他们的环境,同情他们,并从他们身上检讨学习:如果今天我们有同样需求,处于类似状况的话,能不能因为从他们身上吸取了一些教训,从而使我们能做得更好一点,或者更方便一点。

所以,我不从成败来展开讨论,而从改革来切人。台湾在过去五十年来进行了种种改革,眼前仍要面对种种需要改革的关头。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来着眼来借镜,以改革者的角度来加以讨论这中间许多人的功过,寻找缓解改革阵痛的方法。

吴起:心思细腻,不念私情

吴起(?-前381),战国时代著名的兵家、改革家。卫国人,受业于曾子门下。在军事上与孙子齐名,治兵有术,长于战略,又勇于改革,曾得鲁国国君赏识,旋受魏文侯重用,后在楚国担任令尹(宰相)实行变法。

吴起的下场和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商鞅差不多,他是在战国时代的楚国进行改革,结果却在楚悼王死后,被贵族群起报复而死。

在古代,改革旧制推行新法等措施往往损及旧贵族的既得利益,丧失其地位权力,而新君及其人马在登基之前,也多与改革者相冲突。所以,在古代,新王与旧贵族这两者的利害常常相连,受到损害是一定要复仇的。秦国对付商鞅,是旧贵族和新君联手的,吴起的命运则近似如此。不过,吴起知道旧贵族要找他报仇,劫数难逃了,于是就跑到老王的尸首那儿,抱着老王的尸首,乱箭射过来,射到他身上,连老王也中箭。后来,他的敌人也因伤害王尸被诛,有七十多家被牵连。

改革既然损及了既得利益者,那么改革者本人往往也要偿付很大的代价。商鞅本身的性格我们不知道,因为记录并不完整。虽然有一本书叫《商君书》,但不是商鞅写的,而是后人拼凑起来的,而且写的是改革的种种计划,看不出他的性格如何。但是吴起的性格在文献中就很清楚'他这个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一心一意,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也斟为这样的性格,结果连母亲去世,他也小回家;甚至为了取得国君信任,居然杀妻求将。商鞅很可能也是如此,所以他当时处罚王子。才会那么不讲情面。  从吴起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改革者一定要有相当的毅力,这些人都很能干,对当时的情势有一定的判断。他心里一定很清楚,有多少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这些利益受损的人,将来是会报仇的,而那些人又并非没地位、没力量的人,但他们却还愿意冒这种险,坚持改革的信念。P9-13

序言

愿有多高,力就有多大

这本书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谈人物,另一个部分是谈人生价值,看起来好像不相关,其实有一定的关系。

人物的行为是由他们自己认定的生命价值决定的,生命价值如何,他们就如何做。许多失败的人能百折不回,是因为有一个理念在推动他,即使冒诸多失败的危险,历尽千辛万苦,还是会一直去做。

在我们讨论改革的人物时,他们绝大部分是失败的人物,包括王莽在内。但他们的理念,却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纵使某些人的性格不受欣赏,但他们的抱负和期许,在于看不惯苍生受苦,想要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因此也会选择从古圣先贤的作品中找到为人民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些改革者千辛万苦,甘冒失败的危险,就是要实现他们改革的理念,从商鞅以至康有为,几乎每一个改革者都碰到不幸的遭遇,但为什么他们要如此做呢?他们就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做这些事的。

举王安石的例子来说,王安石的性格非常偏执、自傲,不受大家喜爱,他也不愿意与人合作,但是他有理想,他看不下世界的苦难,不能忍受苍生受苦,所以决定要一肩担下这救赎的责任,秉持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所以他念的书,是拿古代的经籍做新的注解,他认为是继承孔子所要做的,把理想的世界带到人间,所以认为“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为,人言不足畏”,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会勇往直前。

而康有为、梁启超,乃至于“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也都是如此。像谭嗣同,他的《仁学》是为了人间要有爱,人间要有善。他摩顶放踵,等于是菩萨般的人物,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革命着重点是在改革,而不是在武装的部分。所以这一群人,秉持着追寻人生价值的理念,担起拯救天下的责任,为苍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再看“历史人物的成败”。在那些不同的历史人物当中,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事业是失败的,可是我们却纪念他?譬如李广、岳飞,原因在于他们对人有诚有信,对朋友有忠有义,他们的品格留下来成为楷模,即使事业失败了,但声名还是万古流芳。我在文章里批评他们,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部分都有失误的地方,像李广就不是个真正的将领,他的孙子李陵,也同样只是一个好的战士,而不是个好的将领。但因为他们个人的品格,以诚、以信、以和、以义,所以李陵当时的朋友,例如司马迁,宁可自己受宫刑,也要帮他仗义执言,甚至当时很多人都要出来为他说话。而在李广的时代,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抱屈,就是因为李广的品格过人,虽然事业是失败的,当时的人依然纪念他,后代的人也拿他当楷模。

精忠报国的岳飞,我说他朱仙镇那一仗,不见得是很重要的战役,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来,让他死于风波亭。他个人人格的感召,使他的将领愿意为他死,岳飞死了以后,他军队里的将领一个个退下来,有的辞职,有的就此不过问政事。这都是他的人格得到人民的爱戴,得到万世的纪念。人生价值之所在,就是要做该做的事,不管后果且留下榜样,所以这些人能得到世人的佩服。

又例如苏轼和辛弃疾,对人非常热诚、和善,他们都不是为自己不幸的遭遇,而是为国家的兴亡、人间的不平、人生的无常而感慨,他们的那些动人的诗句,没有悲叹自己的命运,而是悲叹万民百姓、宇宙众生,这也是他们真正成功的原因,他们的成功不在于功名利禄的成功,而是人格上的成功。

所以虽然第二部分讲的是人生价值,但其实两部分是扣扣相连的,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实践。人生价值的最后一章,讲的是“心”,任何价值都有一个“心”字。我可以直陈,人在世间,不管别人怎么判断,成功或失败,贫穷或富贵,都没有关系,要看他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为善还是为恶,是为了做好事情,还是只为了个人私欲,这就是人生价值很大的差别。

王导虽然不经意地促成了江南近三百年的稳定,但是后人并不这么尊敬他,因为他并不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立下楷模,这个楷模就是人的成功。就像诸葛亮对刘备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一生心血就耗在辅佐刘家的事业上。

另外,我也提到关公,为什么现在的庙宇很多是祭祀他的呢?关公一生的事业是失败的,他最后的下场是身首异处。作为一位将军,他是失败的,但是他却以忠义传世,所以所有的关帝庙都有着“忠义千秋”这四个字的匾额,这就是实践一种人生的价值。事业失败了,却立下了忠义原则,这是千古以来朋友间最重要的原则。“忠”不是忠于主子,而是忠于自己的承诺;“义”是对朋友相投的义气,两者都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很重要的部分。

了解这两个部分,就可以理解这本书虽然上下两部分看起来不相容,其实是一致的,都是用人来彰显这些价值。

在人物的部分,我对每一个人物都有相当严格的评论。对历史人物,我们要对他的一生作全面的评价,他做得好时,我们要说好,他做得失败的地方,我们也不要回避。我对他们的品格所秉持的理念,他们所代表的理想,我都非常钦佩。我盼望未来也能有很多人秉持着高尚的人生原则为祖国、为人类,而不要只为了一己私利而祸害全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历史看人物(精)/历史智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倬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64213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91
13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