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五谷为养”,不同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大豆类富含优质蛋白;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高粱含脂肪酸高,还有丰富的铁……这些营养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本书从从中医食疗保健和现代营养两个角度介绍了粮食的渊源产地、营养价值、食疗保健、健康影响等食物保健知识,让你明白选择什么样的粮食和如何吃才为科学膳食。
图书 | 粮食的营养与保健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人言“五谷为养”,不同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大豆类富含优质蛋白;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高粱含脂肪酸高,还有丰富的铁……这些营养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本书从从中医食疗保健和现代营养两个角度介绍了粮食的渊源产地、营养价值、食疗保健、健康影响等食物保健知识,让你明白选择什么样的粮食和如何吃才为科学膳食。 内容推荐 李希新教授从事《饮食营养学》的教学实践和临床医疗三十余年,在饮食保健方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编写的《中华食物保健》丛书收集、整理常见食物二百多种,分为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四部。每种食物从中医食疗保健和现代营养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全面介绍了各种食物的渊源产地、营养价值、食疗保健、健康影响等食物保健知识;根据食物的不同特性和人的个体差异,在食物的选择方面也有较多指导。 身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保持健康比增加薪水更加重要相信各位在翻阅本书之后,会给你的健康饮食带来诸多帮助,你会明白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如何吃才是科学的膳食!俗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部《中华食物保健》丛书可以帮助你成为“自己的饮食保健医师”。 目录 第一章 食物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食物的起源 一、食物的采集 二、食物的生产 三、火的发明创造 四、烹饪技术的发明 五、陶器的创造 第二节 食物的发展 一、先秦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两宋至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食物的引进 一、唐朝以前引进的食物 二、唐朝至明朝引进的食物 三、清代引进的食物 第四节 五谷的概念与驯化 一、五谷的概念 二、五谷的驯化 第二章 食物的性能与基本作用 第一节 食物的性能 一、食物的四气 二、食物的五味 三、食物的升降浮沉 四、食物的归经 五、食物的补与泻 第二节 食物的基本作用 一、食物的滋养作用 二、食物的预防作用 三、食物的治疗作用 四、食物的长寿作用 第三章 食物的配伍与禁忌 第一节 食物的配伍 一、相须配伍 二、相使配伍 三、相畏配伍 四、相杀配伍 五、相恶配伍 六、相反配伍 第二节 食物的禁忌 一、食物配伍禁忌 二、病症的饮食禁忌 三、孕期和产后饮食禁忌 第四章 各类粮食的营养与保健 第一节 谷类 一、稻米 二、小麦 三、大麦 四、燕麦 五、荞麦 六、粟 七、黍 八、玉米 九、高粱 十、薏米 第二节 豆类 一、黄豆 二、黑豆 三、绿豆 四、红小豆 五、豌豆 六、蚕豆 七、饭豇豆 八、鹰嘴豆 九、利马豆 十、黎豆 十一、木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粮食的营养与保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希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7320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