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梳理新中国六十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通过对新中国六十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历史学考察,从区域(四川地区)研究和经济结构的视角,反映六十年来新中国农村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总结蕴含于其中并且可资镜鉴的历史经验,以便为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探讨解决“三农”问题之道,提供历史的启鉴,体现历史学“明史致用,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图书 | 六十年四川农村经济结构之变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梳理新中国六十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通过对新中国六十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历史学考察,从区域(四川地区)研究和经济结构的视角,反映六十年来新中国农村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总结蕴含于其中并且可资镜鉴的历史经验,以便为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探讨解决“三农”问题之道,提供历史的启鉴,体现历史学“明史致用,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土地改革与解放初期的四川农村变革 第一节 土改前的四川农村经济——从地权结构和封建租佃关系入手考察 一、土改前四川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 二、民国时期四川农村的封建租佃关系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准备 一、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法规政策 二、解放初期四川地区的征粮剿匪、清匪反霸与减租退押 第三节 四川农村的土改及其历史经验 一、四川农村土改的有序进行 二、土改的基本程序 三、四川土改运动之个案举例 四、四川土改的历史经验 第四节 土地改革与四川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 一、“平分土地”与农村经济格局的改变 二、农民做了主人:乡村政治格局的改变 三、共产党乡村组织的建设与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第二章 合作化时期四川农村经济的变迁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一、历史经验与现实要求:农业合作化及其方针政策的背景 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农业合作化方针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四川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一、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四川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平稳发展 二、互助合作运动的加速发展与急促完成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视阈下四川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从农户所有到合作社集体所有 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从农户经济到集体劳动 三、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结构的变动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五、农业合作化对乡村阶级关系的深刻改变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四川农村经济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酝酿和迅速建立 一、从“大社”到“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酝酿 二、四川农村迅速实现人民公社化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及其变迁 一、“一大二公”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度的主要特征 二、人民公社体制与经济政策的调整 三、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的建立 四、“四清”和“农业学大寨” 五、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制度分析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期四川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四川农村的经济体制变革 一、改革开放以前四川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改革 二、拨乱反正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局面的初步形成 三、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建立 四、“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逐步完善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意义 第二节 撤社建乡:农村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三节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二、“专业户”和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的出现 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四、农村劳动力职业结构的改变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四川农村经济结构变迁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与变化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 四、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 一、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的机制与形式 三、因地制宜,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进展 第二节 土地流转与新世纪农地产权体制机制的变革——基于成都实践的考察 一、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二、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变迁中的作用 三、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经验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六十年四川农村经济结构之变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段志洪//徐学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46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327.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1 |
宽 | 16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