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辍学奇才(没有上大学也可以成功)
内容
编辑推荐

陈丽丽编著的这本《辍学奇才(没有上大学也可以成功)》收录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世界名人,他们或是叱咤风云的商界领袖,或是创建了一个跟自己名字同样辉煌的品牌创始人,或是才华横溢的文坛泰斗,或是大红大紫的银幕明星,或是声名显赫的鬼才导演,或是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大发明家,或是在硝烟和炮火中谱写出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报道的战地记者……这些辍学奇才虽然没有学历上盼优势,但是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才华、独特的个性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样成为了社会的精英人物。

内容推荐

《辍学奇才(没有上大学也可以成功)》由陈丽丽编著。

《辍学奇才(没有上大学也可以成功)》收录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世界名人的故事,也收录了一些年轻的新锐名人的故事。这些成功人士当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辍学;或者为了把握改变机遇;或者因为厌恶僵化的教育制度;或者因为社会动乱;或者因为家境贫寒……辍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主动的选择,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命运使然。无论怎样,他们走向社会后,同样书写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的成功虽然有一部分共性,但是确切地说是各有各的特殊性。

成功没有一个准确的方程式,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途径走向了世人仰慕的罗马。有的人天赋异禀、目光敏锐、善于把握商机,最终成为了商业巨子;有的人白手起家,凭借着诚实的品格和良好的信誉同样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有的人拥有咄咄逼人的才华,写出了鸿篇巨制;有的人社会阅历丰富,努力自修,创作出了不朽佳作;有的人年少时就展露出影视才华,一路风雨兼程,历尽坎坷,终于修成正果,或是成为了明星或是成为了导演,在影视界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许多发明家曾经只是普通的工人,但是他们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至于那些优秀的战地记者,他们都经历了炮火的洗礼,若不是有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写出轰动世界的新闻报道的。

目录

商业奇才

 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比尔·盖茨/3

 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7

 亚洲首富——李嘉诚/12

 世界上最年轻的十亿万富翁——马克·扎克伯格/16

 中国鞋王——王振滔/20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25

 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29

文坛先锋

 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赫尔曼·黑塞/37

 叛逆文学青年——韩寒/41

 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46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加夫列尔·马尔克斯/50

 88岁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54

 金牌编剧——海岩/60

 童话大王——郑渊洁/65

影视名人

 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71

 日本艺人——矢野浩二/77

 性格演员——米基·洛克/83

 功夫影帝——李连杰/88

 奥斯卡金像奖影帝——汤姆·汉克斯/94

 鬼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100

 草根明星——王宝强/106

发明家

 新型车床的发明者——亨利·莫兹利/115

 新式炼钢法发明者——亨利·贝色麦/121

 缝纫机的发明者——阿斯·霍威/127

 珍妮纺纱机之父——哈格里夫斯/131

体坛名将

 身价最高的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139

 乒乓球冠军——容国团/145

 足球场上的拿破仑——米歇尔·普拉蒂尼/151

 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多/157

 足坛神话——大卫·贝克汉姆/163

品牌创始人

 时尚先锋——香奈儿/171

 一个比品牌更辉煌的人名——皮尔·卡丹/177

 童话王国的缔造者——华特·迪士尼/184

 “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191

 维珍之父——理查德·布兰森/197

新闻记者

 美国杰出记者——索尔茨伯里/205

 世界第一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213

 发现红色中国的“哥伦布”——埃德加·斯诺/219

 新闻界的爱国记者——戈公振/226

试读章节

亚洲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经理。他是香港的风云人物,也是首屈一指的亚洲首富,英国女皇曾为他颁发CBE勋衔,2010年《福布斯》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富豪”,他位列第八。他创造了华人世界所罕见的高度国际化的商业帝国。他在商界非凡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力使他成为划时代的佼佼者。他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谦和坦诚的品格充分展现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独特魅力。

成长历程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他天资聪颖,从小就喜欢看书和思考问题。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狂轰乱炸使他的故乡沦为一片废墟,残酷地粉碎了他童年五彩缤纷的梦想。为了躲避战乱,他们一家人只好跋山涉水抵达香港,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不久,李嘉诚就读于香港的一所中学,由于港英政府推行的是殖民化教育,学校采用的是英文教学,李嘉诚在课堂上常常不知所云。然而他没有气馁,刻苦学习英文,终于逾越了英语难关。不幸的是,在他14岁那年,他的父亲李云因肺病辞世,身为长子的他不得不中止学业,以赢弱稚嫩的双肩挑起全家人的重担。

李嘉诚先是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跑堂的伙计,他学到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察言观色。三年来他每天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17岁那年李嘉诚在一家塑胶带公司当推销员,凭着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他在销售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仅一年的时间,他因为勤奋好学、业绩突出荣升为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总经理。这段经历不但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也培养了他诚实宽厚的品质,为他日后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生涯

1950年夏,李嘉诚租下厂房开始正式创业,他为公司起名为长江塑胶厂,这个名字取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有一天他在翻阅《塑胶》杂志的时候,对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推出的一种塑胶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敏感地预测到人们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味自然也会随之提高,而这种美观精致、价格实惠的塑胶花一定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于是他开始投资塑胶花。当年塑胶花在香港的市场可谓是一片空白。按市场行情看,塑胶花完全可以高价卖出。但是深知商场游戏规则的李嘉诚意识到,塑胶花一旦受到热捧,众商家必然纷纷效仿,到时候就会出现激烈的市场争夺。于是李嘉诚走了低价路线,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塑胶花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默默无闻的长江塑胶厂一跃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

没过多久,正像李嘉诚料想的那样,塑胶花厂在香港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照此下去,长江塑胶厂拥有的优势将荡然无存。1957年春天,李嘉诚怀揣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飞往意大利偷艺。当时意大利的塑胶厂正在招工,李嘉诚想出了一个妙招,他报名做了这家公司的一名普通的打杂工人。在这家公司的厂区他熟悉了塑胶花制作的整个生产流程,并掌握了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1957年,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厂房分为两处,一处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塑胶花是重点产品。很快塑胶花为李嘉诚赢得了数千万港元的利润,李嘉诚也有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但是颇具忧患意识的李嘉诚预料到,塑胶花的市场不会永远广阔下去,于是他毅然转投生产塑胶玩具。他的判断果然不错,两年后塑胶花市场疲软,几乎严重滞销,然而公司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塑胶玩具为他创下了1000万美元的收入。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房产价格跌至低谷,大量房产公司纷纷破产倒闭,房地产市场一片阴霾。李嘉诚却从中看到了巨大商机。在人们心灰意冷纷纷抛售房产的时候,李嘉诚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危机过后,香港经济出现了反弹,房产价格连连暴涨,李嘉诚抓住时机高价抛售手头房产,从悬殊的差价中获得了令人咂舌的巨额利润。

1972年9月30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

1979年长江实业的总资产不足7亿元,李嘉诚却以每股7.1元的价格收购了汇丰银行的和记黄埔股份。两年后李嘉诚正式入主和记黄埔,他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均排在全港前五名,他从此被称为香港的超人,他的气魄和胆识在业界被传为佳话。之后,李嘉诚又看好大型屋村的市场价值,就处处留意较便宜的地皮。1985年他斥资二十几亿收购了34.6的港灯股份,他十分相信船坞电厂的市场潜力。1986年李嘉诚运用强有力的手腕与政府展开了广泛合作,他大展宏图将大量地皮发展成环境优美的大型屋村,长江实业也成为香港地产大王。此后李嘉诚纵横驰骋,将业务拓展到了石油、电视以及数码港,他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在每一个领域里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P12-14

序言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常常会注意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完成精英式教育,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同样取得了成功,并且使自已的人生步入了辉煌。辍学的名人当中有不少是业界的佼佼者,还有很多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被视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成就令世人羡慕,他们的故事充分诠释了成功和励志的本真含义。

辍学名人当中当然不乏天才,比如比尔·盖茨、保罗·艾伦、迈克尔·戴尔等,但是他们当中也有许多朴实无华的普通人,如王宝强、王振滔等。他们是天生的精英也罢,是后天的奇才也罢,重要的是他们的奋斗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他们或是叱咤风云的商界领袖,或是创建了一个跟自己名字同样辉煌的品牌创始人,或是才华横溢的文坛泰斗,或是大红大紫的银幕明星,或是声名显赫的鬼才导演,或是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大发明家,或是在硝烟和炮火中谱写出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报道的战地记者……这些辍学奇才虽然没有学历上盼优势,但是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才华、独特的个性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样成为了社会的精英人物。校园的金字塔固然可以给人以知识的营养,但不可否认的是广阔的社会才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益膨胀的时代,放眼世界,把握时代脉搏,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所长是这些辍学生走向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这本书里我收录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世界名人的故事,也收录了一些年轻的新锐名人的故事。这些成功人士当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辍学:他们或者为了把握改变世界的机遇而辍学,或者因为厌恶僵化的教育制度而辍学,或者因为战乱及全国动乱而辍学,或者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辍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主动的选择,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命运使然。无论怎样,他们走向社会后,同样书写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的成功有一部分共性,但是确切地说是各有各的特殊性。成功没有一个准确的方程式,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途径走向了令世人仰慕的罗马。有的人天赋异禀、目光敏锐、善于把握商机,最终成为了商业巨子;有的人白手起家,凭借着诚实的品格和良好的信誉同样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有的人拥有咄咄逼人的才华,写出了鸿篇巨制;有的人社会阅历丰富,努力自修,创作出了不朽佳作;有的人年少时就展露出影视才华,或是成为了明星或是成为了导演;有的人一路风雨兼程,历尽坎坷,终于修成正果,在影视界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许多发明家曾经只是普通的工人,但是他们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至于那些优秀的战地记者,他们都经历了炮火的洗礼,若不是有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意志力,他们是不可能写出轰动世界的新闻报道的。

这本书中有一小部分人出自名门,如狄金森,她可以毫无生活的负担,自由自在地创作,但是更多的人是出自中等之家,甚至有很多人出身寒门。绝大部分人并非生而优越,他们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经历过失意、困惑、挣扎与最后的超脱,他们的智慧更多的是来源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从这些名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好的品质,他们的勇敢、自信、勇于超越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他们顽强的品性、惊人的胆识、坚定的信念使得他们摆脱了庸庸碌碌,从而书写出了非同凡响的人生。他们从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也不怨天尤人,而是选择披荆斩棘,通过自己的奋斗拼搏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也许这些名人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完人,比如有人认为乔布斯性情古怪,而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则毁誉参半,但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和学习的。他们虽然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和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但是他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从这些名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当中积极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励志故事,旨在为读者展示名人的奋斗史和积极上进的拼搏精神,希望读者能够更加热爱生活,以健康积极的态度把握自己的人生。

虽然名人的成功绝大部分难于复制,但是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对待名人,我们并非应该单纯地仰慕和崇拜,他们身上的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借鉴的话,一定会受益匪浅。名人的可敬之处并非只因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他们光环背后的真实人生才更值得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解读。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辍学奇才(没有上大学也可以成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丽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904065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