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在总结二氧化碳的捕集、物理利用和化学利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合成高分子材料,尤其是脂肪族聚碳酸酯即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历史和最新进展,从而勾勒出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发展史。本书首次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近十年来在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合成及其物理和化学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化实践,阐述了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揭示了其生物降解性能、高阻氧性能等许多特殊性能。本书主要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基塑料研发团队负责编写,再由王献红研究员和王佛松院士负责统一修改并定稿。

内容推荐

全球变暖使二氧化碳成为最受关注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捕集和利用技术也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高新技术。《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在总结二氧化碳的捕集、物理利用和化学利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合成高分子材料,尤其是二氧化碳基塑料的技术发展史。本书首次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近十年来在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合成及其物理和化学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化实践,阐述了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并展望了其在石油开采压裂液、生物医用材料、牺牲型陶瓷胶黏剂、聚电解质、防风固沙材料等多个领域的特殊应用前景。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适合从事二氧化碳固定和利用的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作为生物降解塑料合成、改性和应用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本书主要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基塑料研发团队负责编写,再由王献红研究员和王佛松院士负责统一修改并定稿

目录

第1章 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与捕集

 1.1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的减排

1.1.1 温室效应

1.1.2 气候变化的影响

1.1.3 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现状与趋势

1.1.4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1.2 CO2的分离与捕集

1.2.1 气候变化减缓技术

1.2.2 CO2分离技术

1.2.3 CO2的捕集

 1.3 CO2的运输和封存

1.3.1 CO2的运输方法

1.3.2 CO2的封存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二氧化碳的物理利用

 2.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2 二氧化碳在食品和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2.2.1 二氧化碳在饮料及啤酒中的应用

2.2.2 二氧化碳在烟丝膨化中的应用

2.2.3 二氧化碳在农产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

 2.3 二氧化碳在工业上的应用

2.3.1 二氧化碳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2.3.2 二氧化碳在空调制冷中的应用

2.3.3 二氧化碳在气体保护焊中的应用

 2.4 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

2.4.1 二氧化碳用于超临界萃取

2.4.2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聚合反应

2.4.3 二氧化碳在干洗领域的应用

 2.5 二氧化碳在医学及动物屠宰上的使用

2.5.1 二氧化碳激光

2.5.2 二氧化碳用作动物屠宰前的麻醉剂等

 2.6 二氧化碳的其他物理利用

2.6.1 二氧化碳用作高精密器件的清洗剂

2.6.2 二氧化碳用作农作物的肥料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二氧化碳固定为小分子化合物

 3.1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1.1 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

3.1.2 二氧化碳的配位反应

 3.2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

3.2.1 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3.2.2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

3.2.3 二氧化碳合成水杨酸

3.2.4 二氧化碳合成线型碳酸酯

3.2.5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

3.2.6 二氧化碳合成无机碳酸盐

3.2.7 二氧化碳合成异氰酸酯

3.2.8 二氧化碳合成羧酸

3.2.9 二氧化碳合成烃类

3.2.10 二氧化碳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气

3.2.11 二氧化碳合成一氧化碳或碳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二氧化碳固定为高分子材料

 4.1 二氧化碳的共缩聚反应

4.1.1 与二元胺的缩聚反应

4.1.2 与双酚(烷氧基)钾/二卤代物的缩聚反应

4.1.3 与炔烃/二卤代物的缩聚反应

 4.2 二氧化碳和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加成共聚

4.2.1 二氧化碳和烯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

4.2.2 二氧化碳和二炔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

 4.3 二氧化碳和杂环化合物的加成共聚

4.3.1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的加成共聚

4.3.2 二氧化碳和环硫化合物的加成共聚

4.3.3 二氧化碳和环氮化合物的加成共聚

 4.4 二氧化碳参加的三元共聚反应

4.4.1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其他单体的三元共聚

4.4.2 二氧化碳和其他单体的三元共聚

 4.5 二氧化碳合成嵌段共聚物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共聚反应

 5.1 交替共聚反应简介

 5.2 共聚合反应机理

 5.3 共聚反应的基本化学问题

5.3.1 产物选择性(聚合物、环状碳酸酯)

5.3.2 聚合物的化学结构选择性

5.3.3 区域选择性

5.3.4 立体结构选择性

 5.4 共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发展史

5.4.1 烷基锌-多活泼氢质子化合物体系

5.4.2 金属羧酸盐催化体系

5.4.3 稀土三元催化剂

5.4.4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5.4.5 负载催化剂

5.4.6 金属卟啉类催化剂

5.4.7 锌酚类化合物催化剂

5.4.8 β-二亚胺锌催化剂

5.4.9 脯氨醇锌催化剂

5.4.10 金属Salen配合物催化剂

5.4.11 均相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链结构和性能

 6.1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链结构

6.1.1 PPC的分子量

6.1.2 PPC的主链结构

6.1.3 PPC的区域结构

6.1.4 PPC的立体结构

6.1.5 PPC的端基结构

6.1.6 PPC的交联结构

 6.2 高分子量PPC的性能

6.2.1 高分子量PPC的物化性能

6.2.2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流变学

6.2.3 PPC的阻隔性能

6.2.4 PPC的降解性能

6.2.5 PPC的改性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非石油路线合成:氧化碳共聚物

 7.1 柠檬烯环氧与二氧化碳的共聚物

 7.2 基于动植物油脂的二氧化碳共聚物

7.2.1 正辛酸缩水甘油酯与二氧化碳的共聚物

7.2.2 正辛酸缩水甘油酯、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三元共聚合研究

 7.3 基于糠醛的二氧化碳共聚物

7.3.1 糠基缩水甘油醚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及其共聚物的稳定化

7.3.2 四氢糠基缩水甘油醚与二氧化碳的共聚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应用及其工业化实践

 8.1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工业化实践

8.1.1 国内工业化状况

8.1.2 国外工业化状况

 8.2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应用

8.2.1 薄膜材料

8.2.2 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和不饱和聚碳酸酯材料

8.2.3 阻隔材料

8.2.4 生物医用材料

8.2.5 PPC的其他应用

 8.3 小结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献红//王佛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05660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41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5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Q316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