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朴素精炼的杰作。老箍桶匠葛朗台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索漠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史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作品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深刻暴露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纯粹的金钱关系。
图书 | 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朴素精炼的杰作。老箍桶匠葛朗台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索漠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史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作品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深刻暴露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纯粹的金钱关系。 内容推荐 《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是19世纪西欧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本书是他的宏伟巨著《人间喜剧》小说集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巴尔扎克通过描写葛朗台的家庭生活,揭露了金钱所造成的人性毁灭、家庭破裂等悲剧。守财奴葛朗台自私冷酷,为敛财而百般诱哄妻女,毫不理会独生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幸福?欧也妮温柔善良,为了爱情而反抗父亲的苛刻控制,然而却被她所深爱着的堂弟夏尔无情抛弃,只因为夏尔要去攀附豪门姻亲……小说朴素有力,描写明白如话,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守财奴葛朗台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典型形象。 试读章节 在外省的某些城镇,有些房屋看上去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如同那些最阴森的修道院,最荒凉的旷野,最悲惨的废墟。在那些房子里,也许既有修道院的沉寂,旷野的荒凉,同时又有废墟中白骨成堆的惨景。如果不是随陌生人的脚步突然从窗台探出一张目光暗淡、冷漠、僧侣似的死板的面孔,外地人还会以为那是早都无人居住的空屋。索莫城的这条街道高低不平,它直通城市高处的城堡,在这条街的尽头就有一栋似有凄凉惨景的住宅。如今很少有人来这条街了,多处地段阴森黑暗,夏季热浪滚滚,冬天寒气逼人,然而它也有不少引人注目之处:这条街的碎石路面总是那么洁净、干燥,在行人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狭窄的街道蜿蜒曲折;城墙脚下的房屋安谧幽静。这儿是旧城的一角。这些住宅虽已历经三百年风风雨雨,其木制梁柱仍结实坚固。它那各具风格的建筑结构也受到考古学家及艺术大师们的关注。由屋前走过的人们,无不举目欣赏那顶端雕有奇形怪状动物头像的大木梁。大多数房屋的底层都由这种黑色浮雕的粗大的木柱木梁托起,横木架上覆盖有石板,在那随时可能倒塌的高墙上留下一道道蓝色线条。木筋墙的屋顶,因年代久远而歪歪斜斜,屋面的盖板也因日晒雨淋而腐烂、变形。窗台已磨损变黑,精细雕刻几乎看不到了,仿佛再也承受不起那位可怜女工放在上面的棕色的石竹或玫瑰花盆。在不远处,便是镶有巨形钉头饰的大门,我们才华横溢的祖宗留在上面的异形文字含义莫测。时而有新教徒署名的盟誓,时而有旧教徒对亨利四世的铁杆诅咒。个别有产者还在上面刻上了他们钟形的贵族徽章,以显示其祖先曾任地方总督的光荣。这儿几乎是一部完整的法兰西史。在这栋经艺术大师粉饰过的摇摇欲坠的房屋旁有一栋贵族官邸,虽已经历过1789年以来的历次震荡全法国的革命运动的破坏,但用石头建造的半圆拱门框上还可见到其贵族徽章的痕迹。这条街临街房屋底层并非是些大小铺面,那些爱好中世纪艺术风格的朋友们见到的是我们天生单纯的祖先留下的缝纫工场。这些又深又暗的低屋矮房既无装饰的门面,又无橱柜、玻璃门窗。这儿的大门分上下两截,门上粗制滥造地包着铁皮,上部向内敞开,下部装有弹簧门铃,不停地来回开、关。空气、日光只能从大门的上方或门框、地板和平窗台的矮墙之间的缝隙进到这洞穴般潮湿的室内。窗台上架有结实的百叶挡板,早上卸去,夜晚安上,并用带栓的铁条固定。矮墙供批发商陈列货物样品,这儿的一切货真价实,毫无江湖骗术。全是按经营的性质,陈列得满满的:两到三桶食盐及干鳕,几捆帆布及绳索,还有吊在楼板横梁上的黄铜丝及沿墙摆放的大大小小的桶箍,柜台上还有几块布料。“要进吗?”一位穿着朴素、围着白头巾的青春少女立即放下通红的手上的织物,招呼她的父亲或母亲来接待您或是售给您想要的货物。无论是做成两个苏的买卖还是两万法郎的交易,店主性格各不一样,有的冷淡,有的热情,有的傲慢。您还会看到一位坐在门口、转动着拇指与邻居聊天的橡木板材的店主,看上去他只有少量做酒瓶搁架的劣质木材和两三捆板条,然而在码头货场上却堆满了足够安茹地区桶匠生产酒桶的全部板材。 P1-2 序言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出生于巴黎以南的图尔城。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寄养在附近的乡下。从上小学一直到中学毕业,他始终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从没有长时间地回到家中过一段比较幸福的日子和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这种少年时期离开家庭的痛苦的童年生活使他毕生难忘。巴尔扎克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也一直是跌跌撞撞。他的一生正好处于19世纪的前半期,因而他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战火纷飞的岁月和动荡不安的封建复辟王朝时期,以及以阴谋复辟帝制的路易·波拿巴为总统的第二共和国。他虽然出身在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法律职业,立志要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条件,他曾试图经营出版印刷业和从事商业活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正是这些曲折的生活经历,为他认识社会,认识生活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素材。正是因为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变迁使他决心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写作,终于在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写出了96部著作,这便是闻名于世的《人间喜剧》。他一生中创作的这96部长篇、中篇及短篇小说和随笔,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他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了不朽的丰碑。巴尔扎克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在于他创作小说的结构方面有其独创性,小说的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且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述相结合,通过人物外表反映人物的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不同人物。他还善于通过以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曾经称赞巴尔扎克说他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他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他《人间喜剧》中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巴尔扎克的这部代表作,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发家的罪恶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塑造出葛朗台这个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象。《欧也妮·葛朗台》最初发表于1883年,是巴尔扎克讽刺作品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这个时期也是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欧也妮·葛朗台》自发表至今的100多年来,在全世界都已家喻户晓。巴尔扎克描写的是葛朗台的一家,葛朗台的冷酷、自私、吝啬,因为他除了爱钱如命之外对任何东西任何入都不会有一点情感。因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葛朗台便成了冷酷、自私、吝啬的代名词。巴尔扎克的创作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堤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叫索莫城的小镇,这儿盛产葡萄酒,因而做酒桶生意的人便因此而发了财。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本镇的葛朗台便已经是这儿富裕的箍桶匠了。葛朗台四十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先后从岳母、妻子的外公及自己的祖母处得到三笔巨大遗产,成为当地‘钠税最高”、最有钱、也最有威望的商人。他读过书,能写会算,因而他搞投机生意从不失手。他精明狡猾,在搞投机买卖前,总计算得准确无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巴尔扎克 |
译者 | 余启应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503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9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5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