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震颤外,麻痹、眩晕、身体僵硬,以及失去语言控制能力,他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病症,却也不得不面对自己已经进入疾病王国的事实。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他开始数对面走来的人中,有几个人看见他时浮现出异样的表情。
最终,赫尔穆特·杜比尔还是接受了生病的自己。他用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脑部的一个电极,让自己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中,同时看到了生活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图书 | 你好帕金森(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的经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手震颤外,麻痹、眩晕、身体僵硬,以及失去语言控制能力,他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病症,却也不得不面对自己已经进入疾病王国的事实。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他开始数对面走来的人中,有几个人看见他时浮现出异样的表情。 最终,赫尔穆特·杜比尔还是接受了生病的自己。他用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脑部的一个电极,让自己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中,同时看到了生活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内容推荐 赫尔穆特·杜比尔开始胃疼、腹泻、浑身无力,他决定对这些症状采取鸵鸟措施,却又偷偷了解相关信息。甚至在医生宣布他患上帕金森病时,他依然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手震颤外,麻痹、眩晕、身体僵硬,以及失去语言控制能力,他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病症,却也不得不面对自己已经进入疾病王国的事实。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他开始数对面走来的人中,有几个人看见他时浮现出异样的表情。 最终,赫尔穆特·杜比尔还是接受了生病的自己。他用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脑部的一个电极,让自己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中,同时看到了生活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试读章节 在神经病学家的挂图上,大脑的各部分画得跟地理学家展示地球各部分的地图差不多。在脑子深部,大约是大脑逐渐变细到脑干去的位置上,就是所谓“黑质”栖身的地方。从“黑质”那儿有一根长仅几个厘米的纹状体组织伸展到邻近的分布区,这个“纹状体”就是脑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家园。在人体构造中它负责控制、协调人体的运动器官。这个只有核桃大小的脑部部位负责协调极为复杂的各个肌肉群的运动,比如一个有自尊意识的人既有力又优雅地走过舞会大厅,靠的就是它;在步行区摆出雕塑姿势的表演者也要靠神经支配的肌肉调控才能做到,也就是靠协调不断交替变化的抑制和激动脉冲。 帕金森病侵袭的主要对象是五十五至六十五岁的老年人。患病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流行病学——关于疾病传播方式和范围的学说对此病的简约评估是:六十岁以上患帕金森的比例是百分之一,七十岁以上是百分之二,以此类推。确切地说,帕金森病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一万人当中有十六个会得这种病。因此帕金森被认为是“老年性疾病”。 我被确诊为得了这种病时四十六岁,从而属于“YOPs”(低龄帕金森发病者)。目前普遍认为发病年龄在逐步降低,换句话说就是帕金森病人越来越年轻了。这方面的具体数字很难搞到。四十五岁,甚至四十岁以下被确诊者数字的增长也可能是诊断方法大大改进的结果。另外年轻的患者经常在社会中引起很大轰动,使得公众舆论对帕金森病的关注增多了。 帕金森病的病因不详。尽管脑病专家们做出了不少承诺,但真正突破性的,可能治愈此症的科学解释还没有出现。很多迹象表明,点点滴滴的对分子的局部认识汇集起来有可能发现病因,甚至找到治疗办法,目前人们正在大力收集这类细微的局部认识。 帕金森病之所以仍被视为老年病,是因为它最重要的症状是非典型的机体运动机能障碍,这种动作不灵活几乎每个老年人都难以避免。一般的肌僵直、一定程度的动作僵硬、轻微的震颤,仅仅这些还不能算是疾病的征兆。但是,几乎每个老化过程都会出现轻度帕金森的说法还是低估了该病的危险。也许可以说这种病是老化过程的“出轨”。据说帕金森病是黑质纹状体的“死亡”。 经验筛查找不到发病的明确征兆,它可以多年“伪装”成非典型的腰背痛或抑郁症。诊断的依据既包括传统所能观察到的运动机能障碍,又包括对生活中周期性症状的解释性评判。对疾病的最后确诊靠的是最新的医学技术。借助一种放射性示踪剂,通过所谓“派特”(PET)可以准确无误地看到特定脑部区域功能的下降。但这项检查费用昂贵,只在需要鉴别的疑似病案中才会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典型的运动机能障碍和病人对基础药物左旋多巴(L-Dopa)作用的反应就足以做出明确的诊断了。 P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你好帕金森(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的经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赫尔穆特·杜比尔 |
译者 | 丁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25778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42.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2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8893 |
版权提供者 | Verlag Antje Kunstman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