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竞争就是学习的竞争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这是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对职场人的忠告。学习已经成为职场人赖以生存的手段。
未来的竞争实质就是学习的竞争,谁学习得更快、理解得更深,谁就会走在发展的前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职场人面临着社会、技术高速发展和高频变革的挑战,面临着更新观念和提高技能的挑战,因此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某科技公司挑选产业部经理,该职位的热门人选刘吉意外落榜,该职位被公司新招的一个“外人”获取。
刘吉在该公司已工作4年,平时工作勤恳,连年获得“优秀员工”称号。上司有意栽培她,多次提出送她去进修,但刘吉每次都以工作太忙、并有家庭拖累为由,婉拒上司的美意,从不为自己“充电”。
一个多月前,老总得知原产业部经理有离职意向后,开始筹备挑选“接班人”,尽管有人提议刘吉为候选人,其他员工也一致看好她,但老总最终却新招了一名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外语水平俱佳的“外人”填补空缺。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职场人士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像刘吉这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员工,只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而无“充电”、学习的意识,就只有做“老黄牛”的份,是与升职无缘的。
学习是一种修养,一种进步,一种提高,一种责任,一种需要。在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们才感受到什么叫做“下岗”。市场经济在暴风骤雨中按正常的轨道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又怎能停住进取的步伐呢?停止不前,等于后退。就像部队上流行的说法:“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当一个优秀员工,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这不仅仅是眼前工作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面向未来,迎接未来挑战的长远需要。
对于优秀员工的成长来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不懂到懂,直到成为专业能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不学习将失去竞争力,优秀员工永远把“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勤奋和好学的基础上,员工也自然而然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新思路、新做法,这样的员工才称得上是优秀的员工。
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把握未来
学习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我们的视野才会更开阔,思路才会更清晰,我们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在企业里,无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岗位,都有义务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出最大的价值,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如今的事物发展之迅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这就要求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更新的思想,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更好地充实自己。固守已有的知识,到最后只能被技术所淘汰,被社会所抛弃,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创造,更谈不上为企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效益。
新知识、新技能是把握未来的金钥匙。作为一个员工,你已经掌握了工作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了吗?即使你今天可以胜任工作,并保持工作高效率,那么明天呢?明天你是否掌握了能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唯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了石油危机,日本体积小又节油的汽车迅速抢占美国汽车市场。就在日本汽车横扫美国市场时,许多独立营业的汽车经销商不再经销美国底特律出品的各型汽车,转而代理丰田、本田和马自达等品牌的日本汽车。
卡特就在这样的一家汽车经销商店工作。他曾推销克莱斯勒的汽车20年,对它的各种车款,甚至活塞的位置都了如指掌。当老板宣布现在开始改销丰田汽车时,卡特很不以为然,他不愿了解这些汽车的有关知识,也完全不知如何推销这些外形古怪的小东西。这种排斥心理影响了他的表现,导致他在向顾客推销时,最后总是说:“老兄,这种车和我们过去销售的大不相同。如果你决定不买,我绝不会怪你。”
不用说,卡特的业绩和薪水直线下降。
另一名推销员汉姆则不然。他看出自己对美国车的知识即将失去效用,于是利用业余时问,请教丰田汽车的业务代表,尽心学习有关新车的种种知识,因而了解到自己公司代理的这种新车将给市场带来极大的震撼。事实上,汉姆正是劝说老板改销日本车的人之一。由于他的热心推荐和乐观态度,汉姆不久就成为业绩最好的业务员。也正是由于他提议改销日本车这一举措使老板大为赏识,最后老板竟邀请他成为合伙人。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新更全面。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多种技能,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
“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在现代社会被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技术再好也有变的时候,而且在现代变得很快,能力再强,也有不适应新兴产品的时候。因此,拥有良好的教育是现代企业员工所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这种教育是持续的、变化的、多角度的,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