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弼时的故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任弼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任弼时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内容推荐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本书为其中一册《任弼时的故事》。书中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任弼时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目录

从屈原故乡走出来的共产党员

从共青团中央总书记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从中央苏区到湘鄂川黔苏区

从先遣西征团结会师到长途远征反对分裂的斗争(上)

从先遣西征团结会师到长途远征反对分裂的斗争(下)

从南下解决西安事变到东进奔赴抗日前线

进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从转战陕北到进入北京

试读章节

信投出的当天,任弼时就和萧劲光、任作民等人登上邮轮前往海参崴。后又改乘火车,经过两个多月,总行程为3000余公里,他们终于到达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一一莫斯科。

从1921年7月9日任弼时到达莫斯科之日起,到1924年7月下旬他离开莫斯科回国,任弼时在莫斯科生活了3年。除了在东方大学(全称“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外,任弼时还参与了这样几件事:

一是1922年1月,任弼时第一次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国际性的会议——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代表共148人(其中列席代表17人)。不满18岁的任弼时可以说是代表中比较年轻的。

通过参加这次大会,任弼时了解了远东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运动斗争的情况。大会通过的《宣言》,给任弼时以很大的鼓舞,因为《宣言》发出了这样的战斗口号:

“我们要对剥削中国的军阀宣战;我们要对日本武人和官僚宣战;我们要向诡诈式的美帝国主义和贪婪的英国投机家宣战。我们不得胜利,誓不休止!” 会议结束之后,任弼时和其他代表一起,参观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向俄国资产阶级开炮的阿芙乐尔巡洋舰,游览了冬宫。他们既为冬宫的建筑艺术所赞叹,更为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所激励、感动。

二是为苏联布尔什维克党、革命人民的领袖列宁守灵。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病不幸逝世,顿时,苏联到处呈现出悲痛的景象。任弼时赶制了一幅列宁遗像,悬挂在中国班里以示纪念。从1月22日至26日,莫斯科各界代表来到圆柱大厅,向列宁遗体告别。一天晚上,任弼时也被告知去守灵。他默默地伫立在列宁遗体旁,眼望着鲜花丛中的列宁遗体,凝视着这位伟人坚毅、安详的遗容,禁不住地热泪涌出。守灵时间虽然很短,但给任弼时的印象可是终身难忘的。列宁在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曾讲过的一段话,任弼时一直铭记在心中:“要真正理解革命工作的组织、结构、方法和内容。如果这一点做到了,我深信,世界革命的前途不但是美好的,而且是非常之好的。”

三是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和青年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共产国际大会指出,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无产阶级革命“暂时退潮到来了”;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实力正在增长,同样出现了稳定的局面,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革命运动却方兴未艾,根据这个特点,各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是在布尔什维克化的前提下,整顿组织,发展民族统一战线,同时要把民族革命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结成联盟,推进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青年共产国际因此提出:东方各国应建立“群众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领导青年作经济的、政治的、文化教育以及争取青年切身利益的斗争。这种团体,“不仅在组织上应当是独立的,而且应有自己特别的政治面貌”。青年共产国际所提出的这个主张,对于还没有建立革命的党团组织,或者还没有实现群众民族革命大团结的国家来说,无疑是积极的、适宜的。那么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已经建立,团已经有四年的斗争历史和一定规模,特别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反帝反军阀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是否有另建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的必要呢?

任弼时认为:在国共合作共同创导国民革命的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应当以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深入群众,广泛地组织青年,教育青年,加强现有团体的建设,使国民革命的力量更加集中,步调更加统一,而不是在社会主义青年团之外,另建组织。中国代表团以三比一的多数支持任弼时的意见。由于建立‘群众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的主张来自青年国际,因此,任弼时说:如果真有组织的必要,这也并非青年团本身所能够决定的事,因为带有政治独立色彩的组织之实现,须得由党决定。 在此期间,任弼时还写了家书,邮给远方的亲人。关于在莫斯科的家书,至今仅仅保留下来一封。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国家、人民乃至亲朋好友的眷恋。信中说:

父母亲大人及诸妹妹:

一月以前,曾寄单挂号信一封并附有照片,可否收到?你们近来的健康如何?

我在莫身体如常,学识亦稍有进步,饮食起居自当谨慎,你们尽可放心。

莫城天气渐暖了,街衢的积雪渐溶化了。树木快发芽了,春天快到了。一年最快乐的时光天天接近起来。我现在正筹备着怎样好好的度过这种时光,结果如何,待将来再告。

在中国已是春季,我记着我们乡下的春景,鲜红的野花,活泼的飞鸟,何等的有趣!可恨远隔异土,不能与你们共享这种幽乐!但我不惜!因为以后我们共享的日子还多。

禹彝叔去年由法来俄,现与我们同校念书,他的情形还好。

我今天本来是没话可寄,不过因为有便人回国,特草数行以慰你们的望念,旁不多及。

此祝健康,近好!并望回音!

各亲属叩安

二南寄于莫城

三月十五日

这里的二南是任弼时的父亲给他起的号。莫城是指莫斯科了。在苏联期间,任弼时等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时间是1922年12月。这标志着年满18岁的任弼时跨入了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此前,他于1920年8月在上海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任弼时是中国社会主义(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4年8月他从苏联回到上海后,先是被党组织派往上海大学担任“俄文教授”,随即参加了青年团中央的工作。数月后,相继担任了团中央组织部主任、团中央代理总书记、团中央总书记。

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任弼时先后为《中国青年》撰写了《马克思主义概略》《列宁主义的要义》两文,为《新青年》翻译了列宁的《中国的战争》一文。在介绍苏俄的革命和青年团方面,任弼时接连写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什么》《苏俄与青年》《列宁与十月革命》和《苏俄政治经济状况》等文章。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中国青年》一连发表任弼时的4篇文章。P15-2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弼时的故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仲泉//陈登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07958
开本 32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8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