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集结了盛和塾研讨会议中不断重复出现的“问”与“答”,经由盛和塾事务局的记录和编辑,并改写成读者较容易理解的书信方式,然后出版成书。这本书能有助于那些在困难重重的经济环境中,经常为经营问题而烦恼的经营者,并以之作为参考。
图书 | 创造高收益(3实践经营问答)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书集结了盛和塾研讨会议中不断重复出现的“问”与“答”,经由盛和塾事务局的记录和编辑,并改写成读者较容易理解的书信方式,然后出版成书。这本书能有助于那些在困难重重的经济环境中,经常为经营问题而烦恼的经营者,并以之作为参考。 内容推荐 身为经营者,一定要比任何人都了解现场;接着要强调的是,身为经营者,应该工作比任何人都多,比任何人都严格要求自己才行。因为公司内只有经营者可以为公司注入生命力。 无论是什么工作,都要全力以赴专心一意去做,事成之后,就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会愈来愈喜欢工作,付出更大的努力也不会感觉辛苦,因为努力的结果是带来更大的成果。假如成为有名的经营者真的有所需要的条件,我想那就是喜欢眼前所从事的工作吧。 目录 前言 序章 盛和塾的实践哲学 第一章 总经理一职的要义 一 领导者判断时的依据 二 对总经理而言,什么最重要? 三 领导者的器量 四 经营目标要根据何种基准?如何决定? 五 如何克服本业与担任公职的纠葛? 六 跨越危机的方法 第二章 扩充营业内容的要点 一 何谓成长企业的企业文化? 二 为低收益而烦恼 三 考虑给员工的利润分配 四 快速成长期的生产设备资金调度 五 因扩充经营与贷款增加而感到不安 六 先行投资的考虑方法 第三章 掌握人心的要点 一 如何提高优秀、资深员工自我启发的欲望? 二 如何让三K(肮脏、辛苦、危险)产业业种的员工以公司为荣? 三 为活化高龄员工而烦恼 四 如何培养有其同哲学观的年轻人才? 五 成为有力的NO.2领导者的要件 六 为员工的进退、采用人才而烦恼 第四章 传承事业的要点 一 继承伟人父亲的产业之后,该怎么做? 二 女婿经营者如何建立领导力? 三 中小企业领导者的世袭制度是对还是错? 四 第二代领导与老臣之间 五 分店经营的真意 第五章 投入新事业的要点 一 外在环境变坏时,如伺应对? 二 投入新市场的条件 三 向海外市场进军的成功秘诀 四 用什么尺度、标准,判断该进入市场或从市场撤退? 五 开发新商品的着眼点 第六章 各种有关经营的话题 一 京瓷的KONPA 二 如何体验出能燃烧的斗志? 三 如何接纳年轻人的价值观? 四 家人感情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五 经营者的健康法则 六 成为有名经营者的条件 试读章节 我出生在地方上一个有名企业的家庭,而且是家中的长男,目前担任家族企业的副社长。我的父亲仍然健康,但是他决定几年之后,就让我继承经营者的职务,现在他已经将绝大部分的管理工作都交给我负责。 我想了解什么是“领导者作判断的依据”,因而提笔写信,向您请教。 自从我进入盛和塾以来,受到很大的启发。就在我的经营业绩向上发展的同时,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员工得到幸福这件事,他们不应该只为了领薪水而进到职场工作,而是利用工作来提升自己的心志,我很想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提升心志的工作环境。因此,一方面我当然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要求我的员工,努力去实现公司的经营课题(目标)。但是.父亲留下的老干部与不少员工也针对我提出的方针提出意见,很多人认为过度严苛,我相信也有人会因而提出指责。由其他同业经营者的口中,我已经听到诸如“不了解他人弱点,不能算是有美德的人”等的批评。 据我所知,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平常对自己的弱点就有自觉,也因此很容易就接纳别人的缺点。当然,员工多少也期望经营者能容忍自己的弱点,于是经营者与员工培养出习惯对方缺点的企业习性,甚至经营者之间也被这种微妙的连带感觉包围着,我留意到,这样一定会阻碍企业的成长。 就我而言,我认为这种思维方式与公司经营或组织营运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对于员工的指责也一样,能否理解每一个员工的感觉或弱点,只是和经营者个人的肚量有关而已。不过当有人对我说“你的父亲具有美德”时,我不免也怀疑,是否能够与员工和乐相处的父亲才是真正具有好品德的人? 请告诉我何者才是正确。 谨此向您致意。 P3-4 序言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日本的经济一度崩溃,但是在崩溃当中又引发另一批中小企业的诞生。之后,这些小企业自由豁达地展开事业,彼此既竞争又合作,不断切磋琢磨,为日本经济注入发展的活力。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力道,就来自这群中小企业的旺盛活力,并且从中孕育出可以通行世界市场的大企业。 但是,战后至今,已经过50多年,眼前的经济社会已建构出坚固的业界伦理与秩序。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生活在既定的架构中,也逐渐失去活力。这或许基于日本是由强力官僚体系主导的国家,很多商业交易都依循规则和系统关系进行,能让中小企业发挥的空间因而缩小。但是,在现有的环境下,日本还是得培养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否则将很难恢复往常的经济活力。 大约15年前,京都一群年轻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要求我教他们经营的秘诀,当时我想,自己的工作虽然已经很忙碌,但还是想给他们一点点的协助,如此一来,或许也可以顺便为提升日本企业活力尽点心力。基于以上理由,我开始创办“盛和塾”并自任义工,开始教授我个人针对“什么是经营?”“经营者应该如何做?”等问题的看法。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所谓的经营者就是被要求做最终判断,并为决策所产生的结果向企业负责任的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背负的责任更重,因为只要决策出了一点差错,很可能企业就因此倒闭,导致员工和他们的家人陷入彷徨、无路可走的困境之中。也因此,很多经营者经常在面对突发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也经常因为搞不清楚应该用什么标准作判断,才不至于做出错误决策而烦恼。 过去的我也是这样,在创办京瓷与经营的过程中,也碰到过很多难题。问题是身为经营者,这是不允许脱逃的。于是我不断正面迎接问题,并一一设法解决。除此之外也反复自问,经营者应有的风范是什么?并不停地寻找解答。 从中我学到一个经验:想直捣问题的本质与核心,绝对不可以拥有私心或杂念。也就是说,除非你提高自己的心性,以单纯的直觉(即集中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否则就无法抓到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盛和塾就以这样的经验为基础,在京瓷还是个中小企业的时候,由青涩不成熟、拥有一大堆问题的我,面对和我一样有问题却怎么也找不到解答的塾生的“疑问”。穷尽思虑回答这些问题。当时的情况只能用“问者用尽力气,回答者也殚精竭虑”来形容。 我当时的出发点在于,即使针对个别的问题,也尽量给予具体的答案,这样才能借机传达“经营者必须研磨出好的人性品质和判断基准”的理念给对方。 当时的我,不只是让提出疑问的塾生,也让所有在场的学生,几乎是屏住气息、真心诚挚地聆听我的每一字、每一句回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创造高收益(3实践经营问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稻盛和夫 |
译者 | 吕美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401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5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0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4596 |
版权提供者 | Kazuo Inamori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