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诸子百家研究(增订第2版)
内容
目录

《诸子百家研究》序

自序

上编

诸子百家概要

 一、诸子百家之学的渊源

1.诸子百家的历史背景

2.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

 二、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

1.道家(一):老聃、关尹

2.兵家(一):孙武、司马穰苴

3.儒家(一):孔丘及其弟子

 三、诸子百家之学的鼎盛

1.儒家(二):子思学派

2.墨家(一):墨翟及其弟子

3.法家(一):李悝、吴起

4.农家:许行

5.数术:甘德、石申

6.道家(二):杨朱、子华、詹何

7.法家(二):商鞅、尸佼、申不害、慎到

8.兵家(二):吴起、孙膑、尉缭

9.纵横家:鬼谷子、张仪、苏秦、公孙衍

10.稷下学派:彭蒙、田骈、尹文、《管子》四篇

11.儒家(三):孟轲、《五行篇》

12.名家:惠施、兄说、公孙龙

13.道家(三):列□寇、庄周

14.墨家(二):《墨经》

 四、诸子百家之学的转折

1.儒家(四):荀况

2.阴阳家:邹衍

3.方技:秦越人、《黄帝内经》

4.黄老学派:《文子》、黄老帛书、《□冠子》

5.杂家(一):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6.法家(三):韩非

7.小说家

 五、诸子百家之学的终结

1.杂家(二):刘安和《淮南子》

2.儒家(五):陆贾、贾谊、董仲舒

中编

下编

附录

内容推荐

《诸子百家研究(增订第2版)》是作者高正关于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

《诸子百家研究(增订第2版)》的“上编”、“中编”是思想研究专论,注重概念分析,纵横对比,寻绎逻辑,重建体系,对从春秋末到西汉初的诸子百家学说,系统地提出了独立的见解;“下编”是训诂考据文字,继承和发展了乾嘉朴学的考据方法,并对其作了理论上的探讨;“附录”则选收了本书初版时未收的和最近经过修订的若干重要研究成果。

作者注重义理与考据相结合,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融会贯通,并吸收了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对关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和总结,填补了当前这方面的空白,为探索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综合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编辑推荐

高正的这本《诸子百家研究(增订第2版)》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和“中编”为思想研究专论。注重概念分析,纵横对比,寻绎逻辑,重建体系;在充分吸收参用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从春秋末到西汉初的诸子百家学说,系统地提出了独自的见解。老子、孔子、庄子、荀子,几乎家喻户晓,但流行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常常如变色镜和哈哈镜一般,对数千年前古贤哲的形象进行了美化或歪曲。“下编”是训诂考据文字,继承和发展了乾嘉朴学的考据方法,并对其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诸子百家研究(增订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1322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1997-11-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0.5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