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企业家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韩玉编著的《企业家的故事》是一本汇集了古今中外杰出的企业人才的故事书,具体包括:石油“恶魔”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快乐使者”迪斯尼、经营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汽车之父”福特、电脑“天皇”比尔·盖茨、“军火大王”杜邦七位在企业界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级企业家。

内容推荐

韩玉编著的《企业家的故事》介绍的是在企业界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级企业家,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为世人所瞩目的痕迹,展现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您阅读了《企业家的故事》,将引导您登上光荣与梦想的列车。

目录

第一章 慈善的 石油“恶魔”洛克菲勒

老约翰·戴·洛克菲勒/1

小约翰·戴·洛克菲勒/10

约翰三世与他的祖传衣钵/13

第二章 “钢铁大王”卡内基

少年卡内基/29

年轻的小资本家/39

“钢铁大王”/43

第三章 “快乐使者”迪斯尼

梦魇般的少年/57

艰苦创业/63

米老鼠的诞生/75

《白雪公主》/78

迪斯尼乐园/81

迪斯尼世界/87

第四章 经营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

早年的奋斗/91

加速发展/101

战后重建/110

晚年生活/119

第五章 “汽车之父”福特

少年壮志/125

研制汽车/135

成立公司/146

抵制战争/155

最后岁月/159

第六章 电脑“天皇”比尔·盖茨

软件神童/163

崭露头角/170

挑战IBM/177

连战告捷/185

注视中国/191

第七章 “军火大王”杜邦

“根”在法国/194

崭露头角/199

军火王国/208

今日杜邦/215

试读章节

第二章 “钢铁大王”卡内基

◎少年卡内基

1835年11月25日,被人们后来称为钢铁大王的安德鲁·卡内基出生在苏格兰的邓弗姆林。

孩提时,卡内基时常随着教历史的叔叔拉文达到处参观名胜古迹。他对从库尔德人的移居、到与英格兰的敌对关系,以及国君治理等历史都如数家珍。他所具备的历史知识已远超过与他同龄的孩子。

他常听叔父讲故事。他对玛丽女王在城中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捕获时的故事听得人了迷。尤其着迷骑士华莱士揭竿而起的故事,当他听到华莱士被处极刑时,竟然泪流满面。

邓弗姆林的北方盛产煤矿,南方一带则为农场。农场出产马铃薯、燕麦及少量的小麦。父亲威尔经营纺织厂,专门织丝绸及亚麻以及苏格兰格子布,远销世界各地。

母亲玛琪以缝鞋为副业,工作场所设在家中的二楼。每当母亲工作忙碌时,卡内基总在一旁帮忙穿针引线,还在吃奶的弟弟汤姆则在摇篮里香甜地睡着。

卡内基每天一大早就起床。由于没有自来水,一切用水都是在附近仅有的一口井排队打来的。每天,卡内基都要用大木桶来回挑几次水,而后才吃早饭、上学。父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纺织业者,同时也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包括叔父在内,父亲等5位好友还合办了—个读者会,大家时常聚在一块朗诵、读书。

尽管全家人辛勤劳作,但日子还是很艰苦。1848年4月,在刚毅的母亲的坚持下,毅然卖掉了家产,举家移居美国。

匹兹堡位于由西北部流人的俄亥俄河与由东北部流来的阿勒格尼河的汇合点,还有另一条莫诺加拉河交叉而过。

卡内基一家到达时,匹兹堡刚进入产业生长期。他们一家暂时住在阿勒格尼城拉比卡街的舅舅霍甘家。舅父霍甘,是一个爱唠叨的男人,在阿勒格尼经营一家小型杂货店,对卡内基一家人十分照顾。

卡内基一家,就暂住在舅舅租的二楼上。

刚搬进去,父亲又操起了老本行,织起布来。父亲所织的布,以餐巾及桌布为主。然而,困扰父亲的是,他找不到购买这些产品的批发商。

迫于生计,父亲不得不将这些手织的餐巾、桌布类装入大布袋,背着挨家挨户去兜售。卡内基一家生活很清苦,父亲赚的钱远不够一家糊口的,母亲一开始就意识到这点,便以缝鞋为副业,她经常缝到三更半夜。

“不要再让卡内基闲着没事干,叫他去码头卖点东西吧!”一天晚上,霍甘舅舅对母亲说道。舅舅重复了两三次,母亲仍一声不吭地继续做她的事。

“据说在码头兜售东西,生意挺不错!弄个篮子,卖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

母亲听了哀凄地站了起来。她泪如雨下,不停地啜泣着。她紧紧地搂住她的两个儿子说:“不要听那糊涂舅舅的话。叫卡内基去码头和那些粗人一块儿当小贩?你要知道,男人的事业有多重要。干那种贩夫走卒的下贱工作,不如死掉算了!”

 母亲说完话,整个人都僵住了,还不停地颤抖着。后来,卡内基还一直记得母亲在听到霍甘舅舅建议时那强烈的反应。

附近的一些男孩们总爱嘲笑卡内基,因为他体格稍嫌矮小,眉宇之间比别人宽,看起来有点愚蠢,说起话来带着浓厚的苏格兰腔。

但卡内基的苏格兰口音在与朋友的频繁交往之后,很快消失了。这些朋友是邻近的苏格兰移民中的年轻人,种族意识与团结心都特别强烈,终于结成了“死党”。他的一大群朋友中,有一个人的父亲经营纺织工厂,是老苏格兰移民。于是卡内基父子一同受雇到了这家工厂。卡内基最早的薪水是每周1.12元。

卡内基耐着性子,在暗室般的狭窄锅炉室中努力工作,后来薪水加到2元一周,而父亲因讨厌机器,受雇后不久就辞去工作,又开始在家做手工纺织。

有一次,雇主发现卡内基在记载一笔开支账。

“嗯,挺好的,愿不愿帮我记账?”

雇主停顿了一会儿,又补充道:“管账的人辞职了,我又不擅长记账。”

卡内基一时兴奋得很,能逃离以前那繁重的体力劳动,真是一大乐事。雇主对卡内基所记的账,打心眼里感到满意。

一次,他的一个叫约翰·斐浦斯的挺聪明的朋友,告诉卡内基:“你现在做的账,只是简单的收支的单式簿记。当然,小商店有这种就足够了,可是匹兹堡的公司,现在都是采用借贷与损益可一目了然的复式簿记。”

夜里,大伙儿在斐浦斯家里聊了起来。斐浦斯说:“我认识一位教复式会计的教师,我们可以利用晚上去上课,学费还挺便宜。”

就这样,约翰·斐浦斯、汤姆·米勒及另一位朋友威廉·泰莱,加上卡内基4人,晚上开始学习复式记账,每周上3次课。

这群孜孜不倦的孩子,在未来建立卡内基钢铁王国上,展开某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复式记账,不仅是卡内基,同时也是这几个十三、四岁孩子们一生的转折点。

不久,舅舅告诉卡内基,他朋友大卫·布鲁克斯先生的电报公司,需要一位送电报的信差。

第二天一大早,卡内基穿着崭新的衣服及皮鞋,前往匹兹堡应试。大卫先生问他对匹兹堡熟悉与否。卡内基坚定地说:“不熟,但一个星期内,我可以记熟,我会使劲强记。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你相信。”

大卫的电报公司只能接收从东部拍来的电报,与之竞争的另一家公司,可接收从东部及西部拍来的电报。

匹兹堡当时就这两家电报公司。大卫叮嘱他要加点油,以后也要收西部接来的电报,周薪是2.5元。那年,卡内基14岁。  在一星期内,卡内基实现了自己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后,卡内基连郊区也了如指掌了。

“这苏格兰小个子挺勤快的嘛!”

卡内基体格虽小,但跑得很勤,在公司里颇获好评。

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卡内基开始推荐他那一伙朋友。罗伯·皮卡恩是卡内基在电报公司第一年推荐的朋友,后来成了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副董事长。

大卫·麦考尔后来成为阿勒格尼河谷铁路公司董事长,这时也受卡内基推荐。后来出任明尼苏达铁矿矿山公司董事长的福特·奥立利,及后来任匹兹堡市法院首席检察官的威尔·摩兰均受到推荐。

在进入电报公司一年之后,卡内基已成为管理信差的监督者,意思是教会的司祭长或大学的院长,这意味着卡内基在信差中的突出地位。若投递到责任区,可索取1角钱的小费,电报童常为这1角钱外快,争相抢这份差事,引起冲突。从卡内基当监督起,纠纷就消失了,因为卡内基规定:“小费全部放在箱内,到月底大家再平分。”

每天早晨,卡内基都提前1个钟头到达公司打扫。打扫完之后,他悄悄地跑到电报房操作电报机,这个稍纵即逝的秘密学习机会成了卡内基极其珍惜的快事。对此,他不以为苦,有的只是无比的兴奋。

市中心古老的匹兹堡戏院内,一到晚上,就公演莎士比亚的戏剧。电报童均享有戏院给予的免费看戏的特权。

自此,莎士比亚强烈地吸引着卡内基,他极想看书,只是没钱买。舅舅告诉他上校詹姆士·安德森的私人图书馆有很多书。于是,卡内基立刻前往上校的家。

上校家有1800册藏书,在当时而言是相当丰富了。退役的上校亲切告诉好学的卡内基:“借给你看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拿回来时,若没有弄脏,可再换借一本。”

不久,好学的少年纷纷前去上校那儿借书。

上校眼看借书的人日渐增多,决计办个图书馆,他到纽约添购了各种书籍,购足后,又扩大自己的书斋,成立了一个真正的图书馆——机械·初学者图书馆。

后来他又向政府商议借一间房子,将图书馆搬到那间房子里去。

“本馆仅供初学者免费借阅,其余须缴年费2元。”

借用市政府房子的事一经提出,官方势力跟着介入,于是颁布了这条新规则。

“我是电报信差,但还在学习,那也要缴年费?”

卡内基前往图书馆抗议。

P29-34

序言

人生如虹,世事似锦。

虹的出现,需要符合光学原理,属于自然现象;锦的存在,则既有自然状态下的七色华丽,也有人文精神的光芒普照。二者虚实同根,交相辉映。

人才的成长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犹如彩虹的形成,只有具备了在空中积聚起小水珠的条件,才能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拱起那绚丽的英姿;世事是由人类的活动构成的。自人类存在以来,不分种族肤色,世世代代都以勤劳的智慧、英勇无畏的本色,推动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创造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由此构筑了人类五彩缤纷的文化广宇。

在人类曲折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等耀目如虹的群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杰出作为和不朽的贡献,人类社会才异彩纷呈、锦绣绵延。

翻开人类的历史,战争与和平交替而进,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不断生发与共享。一代又一代后人,无不吸吮着前辈的智慧而获得更高的生存本领,并在传承创新中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

追根溯源,人类的发展壮大须臾离不开学习和创造。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学习实践,都离不开前人的智慧结晶,离不开前人为后人留下的人生足迹。从励志的角度上讲,前人所获得的任何一项成就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部精工毕至的教科书,对于立志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们来讲,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部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年轻的基层官兵是国家人才库的强大后备力量。为了帮助基层官兵扩大阅读范围,并在阅读中不断增进学习兴趣,为人才成长助一臂之力,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汇集了古今中外各方杰出人才的故事书。希望大家在阅读中心有所悟、学会所得、用有所成。

最后,特别提醒读者朋友,书中所用插图大部分与书中文字内容并无关联,目的只是为了调节大家的阅读情绪,在此特作说明。

编者

2011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企业家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04393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