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零度创新
内容
编辑推荐

2009年起,以“影响中国管理实践”为使命的《经理人》杂志,为解决这一困扰中国CEO阶层的棘手问题,先后追踪和采访了上百家中国企业,逐一研究它们在经济危机时期的创新实践,分析它们在危机前后的业绩表现,试图找到中国企业未来持续成长的“金钥匙”——那些值得推崇和借鉴的创新性管理思想及解决方案。它既包含自发自我的独立创造,也包括从先行者和行业领袖学习和模仿借力,在这种创新哲学所缔造的企业文化推动下,企业组织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新活力。

《经理人》将这些管理思想和解决方案升华为一种理论——“零度创新”。

内容推荐

“零度”意喻着一种生存状态。法国后结构主义领袖人物罗兰·巴特有篇著作,叫《写作的零度》,这个状态能保持最理想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创新的零度哲学,亦是如此,既要独立的自主创造,又要自由地将各种外部精华为我所用,学习模仿借力。

自2009年开始,《经理人》追踪和采访了万科、海尔、中粮、华为、比亚迪、腾讯、开心网、科兴等上百家分布在各个领域、规模不等的中国企业,逐一研究它们在经济发展周期间的创新实践,分析它们在危机前后的业绩表现,最终发现:小型公司因零度创新而获得其他企业由衷的尊敬,迅速做大规模;大公司因为零度创新获得了持久的竞争力,并且建立了新的行业标尺。

因此我们骄傲地说,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创新哲学与创新方法,零度创新是《经理人》杂志影响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一个重磅发现,是中国企业未来持续成长的“金钥匙”!

目录

引 言 零度创新——引领中国企业创新思路的重磅发现

 1.凡墙都是门——认识零度创新/001

 2.从根源上去突破——零度创新的本质/002

 3.打破创新“怪圈”——让自己的产品叫好又叫座/003

 4.寻找企业的未来——零度创新趋势/005

第一章 零度战略创新——谋划企业未来发展新蓝图

 1.缓称王——“做局者”‘幔慢掌握话语权/011

 2.温柔地切削大象/014

 3.奉行“老二”战略/实现轻盈多元化/017

 4.撬动战略的支点/020

 5.用外部增长刺激企业战略/打造“1+1>2”的效果/023

 6.创新不是单个企业的事/026

 7.“两条腿”走路/方能越走越稳/028

 8.企业要发展/做好加减乘除法/032

 9.当OEM走到尽头的时候/034

 10.把决策力转化为执行力/037

第二章 零度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

 1.组织创新需相机而动/042

 2.打破组织边界/使组织内部畅通无阻/044

 3.组织结构创新:“正三角”还是“倒三角”/046

 4.“双线制”组织管理模式更具活力/049

 5.在企业内部产生“合纵连横”效应/053

 6.让组织创新改写生存法则/055

 7.颠覆“科层制”/释放人性力量/059

 8.集权与分权的博弈/062

第三章 零度管理思想创新——保证企业走在市场的前沿

 1.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065

 2.CEO就该管创新/068

 3.能更好地服务于战略的管理思想才是有用的/072

 4.在金融危机中学会“冬泳”/075

 5.管理思想创新/不走寻常路/078

 6.让流程而非领导管理企业/080

 7.最好的管理就是“少管理”/083

 8.科学地“拧毛巾”/085

第四章 零度管理模式创新一助力企业超速发展

 1.“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凸显竞争魅力/089

 2.删繁就简/管理层级高效化/092

 3.化重为轻——从重模式到轻模式/095

 4.“游戏”人间/098

 5.塑造信息化的全新管理模式/100

 6.创新管理模式/提升集团管理价值/103

第五章 零度营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1.营销“无边界”/107

 2.与客户零距离/从创造顾客粘度开始/110

 3.立体营销/创造极致客户体验/113

 4.“老乡战略”促营销/116

 5.人都顺水行舟/我偏逆向营销/119

 6.新媒体营销创意十足/121

 7.“大篷车”带来的营销创新/124

 8.让更多的女人在网上逛街/127

 9.“水果营销”——像卖水果一样卖鞋/130

 10.不卖产品卖方案/132

第六章 零度品牌形象创新——塑造捍卫企业的守护神

 1.慢公司要做快品牌/135

 2.先品牌后市场/138

 3.突破品牌升级转型中的创新困境/141

 4.用第一搭载品牌/145

 5.树立自主品牌/方向比距离更重要/150

 6.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152

第七章 零度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前进的价值指引

 1.做最具幸福感的公司/157

 2.不打“出头鸟”/159

 3.做清晰企业/胜在明明白白/162

 4.有灵魂的公司才会有光明的未来/165

 5.想创新/就要能够容忍失败/167

第八章 零度发展模式创新一为企业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1.不破不立/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170

 2.没有技术/成功转型就是句空话/173

 3.“精益模式”永不会过时/176

 4.标准化的成功可以复制/179

 5.讲扩张/高速是目标/稳健是前提/183

 6.变小碎步为加速跑/构建全新利润池/186

 7.不断推陈出新/引领行业潮流/189

 8.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192

 9.创新也要有所节制/194

第九章 零度竞争机制创新一与竞争对手PK的利器

 1.健全产业链/打造“一条龙”式竞争机制/199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l

 3.主动寻求被兼并/205

 4.用支付创造交易/208

 5.用创新打造企业绿色竞争力/212

 6.招安盗版——零度竞争创新之怪招/214

 7.竞争不是“践踏”对手/创新才是王道/217

第十章 零度用人创新一激活企业人才机制

 1.“笨”办法亦能招高人/222

 2.选择最合适的人/224

 3.自己动手/亮出你的人才“刀锋”/226

 4.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关键/229

 5.在每一个职位上创造英雄/232

 6.给有能力的人让出位置/234

试读章节

飞利浦:温柔闪电的瘦身计划

从飞利浦开始扭亏为盈的时候起,业内那些挑剔的评论家开始用“强势”、“铁腕”、“强硬派”等词汇来赞美柯慈雷。柯慈雷并不完全认同外界对他的评价,他说:“我有非常果断的一面,也有非常温柔的一面。”他的中文名字由此而来——温柔的雷电。

领导者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企业转型战略执行的风格。2006年飞利浦将半导体部门剥离,由于柯慈雷的父亲曾是该部门的员工,媒体常常将之渲染为他放弃个人情感与保守势力做斗争的典范。时隔多年,柯慈雷谈到了这个故事背后真实的隐情:当时计划将半导体部门出售给美国私募基金KKR,为了确保平稳过渡中员工的利益得到保护,飞利浦依然保留20%的股份。事实上,2001年柯慈雷上任之初,就有剥离半导体部门的想法,当时半导体已亏损,此后经过一系列的扭亏调整,增加资本价值,最终以83亿欧元成交。情感、员工利益和出售时机的选择,使得这个决定几乎酝酿了整整5年。

你不能指望一个拥有复杂架构的百年欧洲企业能和惠普、IBM这样年轻的企业一样,快刀斩乱麻式的施行“破坏式重建”转型法则,“执行清晰的策略很容易,但最困难的是那些软性的与人相关的部分。”柯慈雷说。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飞利浦是如何做“瘦身”的。以芯片为例,2003年上半年开始收缩此项业务,关闭了在欧洲的两家工厂,将产业转移至亚洲,但直到2007~2008年分两次全部出售所持有的台积电股票,才宣告正式退出芯片业务。等离子、与LG合作的LCD也遵循类似的路径逐渐退出。2003~2008年,北美市场上飞利浦的股票价格一路平稳上扬,几乎没有超过10%的大幅波动,投资者显然对飞利浦平稳过渡的手法投了信任票。

“对我个人来说,执掌转型的过程就好像同时下很多盘棋。总是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有许多意见要听取,有许多决定要果断做出。”柯慈雷说,同时必须要考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相对于瘦身,如何将照明、医疗保健和优质生活3个核心业务重整为强劲的利润发动机,才是柯慈雷面临的真正挑战。出任CEO后不久,很多人开始询问柯慈雷何时卖掉医疗业务,“但是,我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打算。”柯慈雷说。当时照明、医疗和小家电尽管表现稳健,但业务量很不起眼,例如,医疗收入仅占总收入的8%左右。这是冒险的一跃吗?柯慈雷的观点是“制定公司战略,我们不是看近期的行业趋势,而是看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

接下来,飞利浦又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行动。2000年到2008年之间,飞利浦花掉了几百亿欧元,并购了30多家公司,充实到照明、医疗和优质生活三大产业链上。

一系列的战略创新使得金融危机后飞利浦的财务状况迅速从短暂的下滑中恢复元气,2009年第四季度调整后的利润率达到了12.3%,甚至超越了全球经济鼎盛时期2007年第四季度的水平。2010年第一季度,飞利浦照明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8%,而来自医疗业务的订单增长则超过20%,刨去成本控制,飞利浦实际业务增长贡献的收入增长率达到了12%。

深度点评创新

技术驱动导向的飞利浦渐渐远离真正的终端市场,像电子元件、半导体这样的业务板块位于产业链的上游,IT科技泡沫的破裂愈加暴露了其劣势——资金密集,利润低,几乎无力抵抗周期性的波动风险。面对消费电子市场竞争对手如狼似虎的蚕食,飞利浦的亏损不断地创造新的纪录,如何在稳定合理成本的基础上,使企业内部运作提高效率,成为飞利浦的当务之急。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创新是不行的,

于是“温柔闪电”柯慈雷开始拿自己开刀,推行他的“瘦身”计划。飞利浦就像是一头生病的大象,而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就是手术刀,它一步步温柔的剥掉大象身上的腐烂的组织、割掉沉重的负担,让自身变得轻松起来;同时又让自己聚集起新的生长点,获得重生。

P15-17

序言

新发现:零度创新

创新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法宝;不创新就可赚取丰厚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中国CEO们的普遍共识。

如何让创新卓有成效?怎样才能低成本创新?如何让创新成为企业组织的DNA,成为员工主动、积极的自发行为?

在金融危机中走过“成人礼”的中国企业,CEO们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总结……

2009年起,以“影响中国管理实践”为使命的《经理人》杂志,为解决这一困扰中国CEO阶层的棘手问题,先后追踪和采访了上百家中国企业,逐一研究它们在经济危机时期的创新实践,分析它们在危机前后的业绩表现,试图找到中国企业未来持续成长的“金钥匙”——那些值得推崇和借鉴的创新性管理思想及解决方案。它既包含自发自我的独立创造,也包括从先行者和行业领袖学习和模仿借力,在这种创新哲学所缔造的企业文化推动下,企业组织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新活力。

《经理人》将这些管理思想和解决方案升华为一种理论——“零度创新”。

《经理人》发现,凡应用“零度创新”的标杆型企业,譬如万科、海尔、中粮、华为、比亚迪、腾讯、开心网、科兴……,虽然它们领域不同,规模不等,但小型公司因零度创新,获得了其他企业由衷的尊敬,迅速做大规模;大公司因为零度创新,获得了持久的竞争力,建立了新的行业标尺。

《经理人》发现,零度创新的标杆公司拥有几个共同的特征:其一,在金融危机中业绩表现尤为出色,主要财务指标明显高于行业水平;其二,创新行动能够带来明显的收入增加,转化为企业利润。

“零度创新”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中国企业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企业家认为,它源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是一套适应中国企业发展新阶段,并且可持续的创新哲学和创新方法,是《经理人》杂志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的又一重磅发现。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深人领会“零度创新”理念和理论体系,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能够从“零度创新”中得到启迪,《经理人》与天健图书公司合作,将杂志的相关文章集结,并补充中国企业关于创新实践的相关内容,最终编成这本书。

《经理人》希望,创新驱动,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迅速壮大;使那些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正在寻求升级转型的企业找到全新突破点,活力十足地引领未来潮流;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将创新不断转化为利润和收益,真正把握基业常青的金钥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零度创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经理人杂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25094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8: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