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当然应该说是西方的,但其藉以成学的研究方法,却没有时空的囿限。尤其是这一学科自身历史的特性,对理解、透入宗教的神圣性与隐密性具有独特的效果。本书讨论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禅、净、密等各宗派;地域上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等历史上佛教盛行的各个国家。作者大多为西方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内中的论文,不仅有十分谨严、细腻的理论诠解,又有相当充分的文献征引,读后给人有莫大的启发。
图书 | 佛教解释学/觉群佛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当然应该说是西方的,但其藉以成学的研究方法,却没有时空的囿限。尤其是这一学科自身历史的特性,对理解、透入宗教的神圣性与隐密性具有独特的效果。本书讨论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禅、净、密等各宗派;地域上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等历史上佛教盛行的各个国家。作者大多为西方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内中的论文,不仅有十分谨严、细腻的理论诠解,又有相当充分的文献征引,读后给人有莫大的启发。 内容推荐 《佛教解释学》是一部关于佛教解释学的论文集。它以1984年5月31日至6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玄田学院召开的以佛教解释学为主题的会议论文为基础,择取了十篇经过作者进一步修改的论文,又将已故著名佛教研究者拉莫特的《对佛教文本解释的评价》置于首篇。 本书收录的十篇会议论文从一种宽泛意义上的解释学框架内,对不同形态的佛教及其经典的解释传统予以探讨。从佛教自身的发展阶段上来看,本书对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及密乘佛教均有所涉及,且涵盖了印度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等不同语系的佛教,包括印度、锡兰、中国、日本、朝鲜等多个国家。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前言 导论 对佛教文本解释的评价 渐悟:领悟佛法的一条解释学进路 对大乘经的解释 杀戮、诳语、偷盗与淫乱:关于怛特罗解释中的一个问题 金刚解释学 密彭的解释理论 中国佛教的解释阶段 “圆教”到哪里去了 朝鲜视角下的禅宗解释学 真言:空海解释学理论的基础 亲鸾真宗的证据 作者简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教解释学/觉群佛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唐纳德·罗佩兹 |
译者 | 周广荣//常蕾//李建欣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5055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7 |
宽 | 155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