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学术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本书在具体评述时将划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叙述特定的文学规范如何取得绝对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形态的基本特征;下编则揭示在变化了的历史语境中,这种规范及其支配地位的逐渐削弱、涣散,文学格局出现的分化、重组的过程。

目录

自序

修订版序

前言

 上编 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一 40年代的文学界

 二 左翼文学界的“选择”

 三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四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二章 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

 一 “遗产”的审定和重评

 二 刊物和文学团体

 三 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

 四 作家的整体性更迭

 五 “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

 一 频繁的批判运动

 二 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延续

 三 对规范的质疑

 四 分歧的性质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一 诗歌道路的选择

 二 普遍的艺术困境

 三 穆旦等诗人的命运

 四 “七月派”诗人的遭遇

 

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一 “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二 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

 三 50年代的诗歌事件

 四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一 “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二 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三 当代的小说样式

 四 类型单一化趋向

 

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

 一 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二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

 三 赵树理的“评价史”

 四 柳青的《创业史》

 

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

 一 革命历史小说

 二 “史诗性”的追求

 三 《红岩》的写作方式

 四 革命的“另类”记忆

 五 《青春之歌》及其讨论

 

第九章 当代的“通俗小说”

 一 被压抑的小说

 二 寻求新的替代

 三 “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

 四 《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一 “非主流文学”

 二 最初的“异端”

 三 “百花文学”

 四 象征性的叙述

 五 位置的置换

 

第十一章 散文

 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二 散文的“复兴”

 三 主要散文作家

 四 杂文的命运

 五 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剧

 一 话剧创作概况

 二 老舍的《茶馆》

 三 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

 四 话剧的“高潮”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学”

 一 1958年的文学运动

 二 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

 三 文学的存在方式

 四 “文革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

 一 创造“样板”的实验

 二 “革命样板戏”

 三 小说“样板”的难题

 四 “经典”重构的宿命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

 一 公开的诗界

 二 小说创作情况

 三 “地下”的文学创作

 四 “天安门诗歌”

 

 下编80—90年代的文学

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一 “转折”与文学“新时期”

 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

 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

 一 80年代文学过程

 二 “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资源

 三 文学历史的“重写”

 四 文学诸样式概况

 

第十八章 “归来者”的诗

 一 “文革”后的诗歌变革

 二 “归来者”的诗

 三 诗歌流派的确认

 

第十九章 新诗潮

 一 《今天》与朦胧诗

 二 新生代或“第三代诗”

 三 新诗潮主要诗人(一)

 四 新诗潮主要诗人(二)

 

第二十章 历史创伤的记忆

 一 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

 二 三部中篇小说

 三 “复出”作家的历史叙述

 四 “知青小说”的演变

 五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一)

 一 文学的“寻根”

 二 “寻根”与小说艺术形态

 三 风俗乡土小说

 四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

 一 文学创新与“现代派文学”

 二“先锋小说”的实验

 三 面向世俗的“新写实”

 四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说

 一 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二 女作家的小说(一)

 三 女作家的小说(二)

第二十四章 散文

 一 八九十年代的散文

 二 老作家的散文

 三 抒情、艺术散文

 四 学者的散文随笔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一 90年代的文学环境

 二 文学界的分化

 三 文学的总体状况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诗

 一 90年代诗歌概况

 二 诗歌事件与“活跃诗人”

 三 几位诗人的创作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说

 一 长篇小说的兴盛

 二 小说创作与文化事件

 三 90年代的小说家

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2000)

初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学术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子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53734
开本 16开
页数 5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7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7
丛书名
印张 3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