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看就懂的中国历史/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看就懂的中国历史》由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编写组编,本书着眼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朋友的人文知识普及,语文文字生动、通俗,采用图文并茂形式,配有500-600幅相关图片,四色彩图版,使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中国历史知识,从而达到人文素养提升的目的。

内容推荐

《一看就懂的中国历史》由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编写组编,全书从农民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出发编写,图文并茂,利于农民朋友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吸收;书中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生僻字、生僻词,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书中所选的内容,既重视全面又达到重点突出,让农民朋友可以通过本书,全面地、有重点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一看就懂的中国历史》编写过程中丢掉了有色眼镜,客观地叙述、讲解历史,有助于农民读者在阅读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是非判断。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人猿相别 才几个石头磨过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章 白璧有瑕 禅让易为家天下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周的兴起

 春秋霸业的产生

 战国七雄的故事

 春秋战国的科学与文学

 第三章 焚书坑儒 刘项原来不读书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统天下的秦朝

 强盛的西汉

 东汉的兴衰

 西汉与东汉的外交

 秦汉思想、史学和艺术

 秦汉科技

 第四章 丞相壮志 出师未捷身先死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两晋和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

 第五章 丰功伟业 今人犹行唐人街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朝的统一

 繁盛的唐朝

 唐朝经济的繁荣

 唐朝的对外交往

 唐朝的文化

 唐朝的科技

 第六章 山河一统 一代天骄展雄风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两宋时期的经济

 元朝的大一统

 宋元时期的科技

 第七章 明月清风 史为镜借鉴古今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清朝前期的统治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文化

 第八章 四大发明 科学技术博而远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青铜时代

 数学成就

 医学成就

 科学技术的发展

 水利建筑

 四大发明”

 第九章 一脉相承 中华文明最灿烂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汉字的演变

 百家争鸣

 宗教的发展

 古代文学

 灿烂的史学文化

 辉煌的艺术成就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 魑魅魍魉 西地群国恶如狼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收复新疆和甲午海战

 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之役

 第二章 当头棒喝 还须睁眼看世界

 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兴起

 革命道路曲折

 第三章 共产初成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的发展

 第四章 卧薪尝胆万众一心逐东洋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日本武装侵华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章 民主胜昔 分久必合归统一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开始

 解放战争胜利

 第六章 兼收并蓄 资本萌芽在形成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七章 情何以堪 文章在人不在天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近代科技成果

 哲学思想的发展

 艺术的发展

 文学的发展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一章 众志成城 万众归心天安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解放

 巩固新政权

 第二章 百阻不舍 路漫漫上下求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建设的困难时期

 第三章 植桐招凤 求改革引领先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章 早归中华 大陆港澳是一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五章 和平共处 猎枪香槟须齐备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国防建设

 外交成就

 第六章 刻苦钻研 齐努力竞相发展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技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化体育事业

 第七章 奋发图强 中外月亮一般圆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试读章节

长城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拼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也被抓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孟姜女万里寻夫送棉衣,经过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脚下,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恸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段段地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人们为纪念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秦王暴政秦统一后,虽然采取了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但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的无限制的搜刮徭役,则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使被压迫阶级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秦始皇在位期间,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是非常残酷的。田租、口赋、徭役和兵役是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

秦始皇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人民的力役比以往多20倍。大量劳力脱离生产,人民负担又如此沉重,这就加速了农民的破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当时,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这便使全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监狱。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秋,秦始皇巡行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县东北)途中病死。宦官赵高拉拢李斯,伪造诏书,废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其残暴程度超过秦始皇。他在埋葬秦始皇时,竟下令把后宫无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又怕泄露陵墓内的秘密,把修陵的工匠也活埋了。秦二世豢养了大量的狗马禽兽,供其游猎之用。咸阳粮草不够用,便令各郡县官吏逼迫人民征送。运输粮草的人,要自带干粮,不许吃咸阳300里以内的粮食,将农民推入了死亡的绝境。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让淮河地区的900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去守卫,当时正是七月,雨量非常大,他们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无法继续走路,这样就不能准时赶到了,按照当时法律是要处死的。无法生存的人们在陈胜和吴广的率领下杀死押送他们的军官,揭竿而起。

大泽乡起义不到一个月,起义军就壮大到了几万人。起义军分兵出击,主力向关中进发,一直打到咸阳附近。由于各路起义军配合不力,在秦军反扑下,起义最终失败,陈胜、吴广也相继遇害。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前后只有6个月时间,但是他们所领导的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秦朝的灭亡陈胜、吴广牺牲后,反对秦朝统治的斗争暂时受到挫折,但是新的斗争高潮很快兴起。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的是项羽和刘邦。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率秦军主力围攻巨鹿。项羽率起义军前去救援。项羽军队在9天之内获9次胜仗,使巨鹿解围并迫使章邯投降。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起义军的胜利,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赵高惧怕秦二世追究军事失败的罪责,杀掉了秦二世,立秦二世的侄子子婴为王,去帝号,称秦王。

公元前207年1月,刘邦率起义军直逼咸阳。仅仅当了46天秦王的子婴杀了赵高,向起义军投降,盛极一时的秦王朝灭亡。P26-27

序言

目前,建设新农村已成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了给农民群众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优秀出版物,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编写了这套“新农村人文读本”丛书,旨在培养有文化、有修养、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农民,以实际行动从根本上支持新农村建设。

通古博今是长期以来对文人的高度评价,我国古代圣贤就尤其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今天,熟知历史知识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了解祖国历史对农民朋友来说,意义比较重大。通过学习历史,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农民读者对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对社会发展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我国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数十万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就有了远古人类活动的足迹,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我们的前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他们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有更珍贵的精神宝藏。

在距今大约4000年前,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开创了奴隶制社会的新纪元。此后大约1500年,奴隶制社会从开始、发展到结束,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文化、生产力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重要依据。当时的青铜铸造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流的。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铁器开始运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大大提高。为了争夺霸权,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比较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和儒家学说都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展,为我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了其他诸侯国,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秦始皇下令在全国统一文字、钱币和度量衡等,对经济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在当时对抵御匈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成为了人类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秦朝设立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使用县这一行政单位。秦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实现了全国统一,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秦朝统治者非常暴虐,激起人,民起义,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秦灭亡以后,我国又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有时处于分裂战争中,有时建立了统一的王朝,主要经过了东汉、西汉、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南宋、北宋、元、明、清等时期和朝代。总的来说,国家统一时,整体实力就比较强大;在分裂战乱时期,国力就衰退,广大人民也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两汉和唐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在国土面积、经济、军事实力上都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从三国到隋朝,五代十国到北宋,国家也有统一的时期,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受到了影响,但总的来说,历史的车轮还是在前进的。

到了元、明、清时期,我国处于统一状态,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商业、工农业等都得到了超前的发展,封建社会走向了成熟。这一时期,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封建主义势力比较强大,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形成规模,在西方各国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时候,我们依然处在封建社会的禁锢之中。

到了近代,西方列强靠着轮船、大炮入侵我国。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无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在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此后,党又领导全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党顺应历史的大潮流,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了改革开放、振兴腾飞的伟大征程。二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举世嘱目的巨大变化,中华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为了让农民朋友能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过去,科学地展望祖国的未来,肩负起新农民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我们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了此书。为了适应农民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增强读者的学习兴趣,本书在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叙述的同时,配套插入了大量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希望农民朋友能够喜爱,并从中了解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科学创造以及辉煌文明,记住中华民族的血泪历史,培养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树立远大的志向,做一个不辜负时代要求的新农民。

编者

2007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看就懂的中国历史/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850829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9
出版地 北京
259
18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201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