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新赢天下(九大商界领袖谈创新)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三个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V·△P≥a。我把它映射到管理里面,就是说企业发展有几种不同模式,如果你要发展速度和创新速度,那么你的风险就比较高;如果你需要有很强的可预测性,那你定位就要相对比较准确,总之不可能发展又快又没任何风险。在微软,我们更多鼓励的是一种创新文化,是激励创新,包容失败。

第四个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说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让时问趋于无穷大,它的熵就趋于无穷大,一个封闭的系统就最终会死掉。那么对于企业,对于个人,就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环境,要有信息的、能量的、物质的不断交流。

最后一个是关于合作的公式,1+1>3,这是说无论学术界,还是产业、公司都要注重合作,而且如果方向正确、定位准确,合作会产生非线性的放大结果。

我还想谈谈在经济情况低迷时的管理之道——毋庸讳言,与顺境相比,逆境更考验决策者的领导力。企业领袖需要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业务前景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制订战略规划;还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并将这种信心有效地传达给企业员工、投资人、合作伙伴乃至最终用户。

肩负起重振经济、共克时艰的使命,以非凡的韧性和乐观、清醒冷静的头脑以及务实的态度,引领企业向前发展。我认为,这也是逆境中领导力的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卓越领袖要有使命感,有更长远的眼光和责任,对未来进行投资。只有着眼长远的根本性变革,才能引领我们真正走出危机。

历史的经验表明,大的困境总是伴生着一轮新的繁荣,对于那些有资金、有想法的企业,经济衰退可以为它们提供巨大的战略机会。我们要在危机时刻做好准备,以抓住难得的机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率先崛起。我想,这也正是微软即使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每年仍投人超过90亿美元专

熊彼特曾经强调过经济衰退的正面影响:业绩不佳的企业会被淘汰;资金从衰败的行业撤出,转而投向新兴行业;高素质的熟练工人也会向更有实力的雇主流动。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才会从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工程转向生物基因工程、软件和清洁能源领域,实现人才结构的转型。因此,未来几年很可能成为创新成果丰硕的时期。

第二,乐观和坚韧是领导者扭转败局、走向成功的关键。“韧”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要有持久坚持的毅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耐心,一个是信心。

美国学者Paul G.Stohz曾经提出“逆商”(Adversity Quotients,AQ)这个概念,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应对方式,是衡量一个人在挫折面前解决麻烦、克服困难的能力的一个标准。逆商高的人往往拥有远比一般人强的韧力和乐观精神。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战略的调整。作为企业领袖,对产业的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根据变化做出应对。辉煌时不浮躁,遭遇逆境时保持信心。

企业的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的积累、企业管理的完善、企业文化的塑造、市场环境的改善、品牌的声望都需要在时间中积淀。没有经过冬天考验的企业不会是一个成熟的企业。正如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寒暑的考验,才有生命力,才能够适应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才能健康地生存。

第三,伟大的领导者还要抱有务实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这是不容易的。乐观易使人盲目,而困境又使人容易沮丧,能够将乐观、坚韧和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是逆境中领导力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我们敬仰的邓小平正是兼具这些特质的杰出领袖的典范。他一生中曾三落三起,却始终保持坚韧和乐观,成为人们眼中“永远打不倒的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国两制”、“韬光养晦”等一系列切实的原则,让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上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P017-018

目录

第一讲 创新赢天下

 张亚勤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第二讲 阿里巴巴的生存之道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第三讲 创新商业模式:为什么是搜索引擎?

 李彦宏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第四讲 新媒体产业的未来看中国

 季卫东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第五讲 移动通信:价值链和企业创新

 王建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

第六讲 风险投资: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微软”

 田溯宁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主席

第七讲 中国:大萧条后的创业新天堂

 熊晓鸽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

第八讲 科技企业与自主创新

 张景安 科技日报社社长

第九讲 构建全球化的创新体系

 贺志强 联想研究院院长

序言

创新时代的管理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人称之为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还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其实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创新时代。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持续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这一充满变化的时代,要使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企业基业长青,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把握创新本质,不断超越自己。

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创新不仅是技术人员的职责,而且更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并且创新本身也必须是能落在实处、具有商业价值的行动,而非虚无缥缈、囿于想象的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微软大家都知道,那是走在创新最前沿的一个企业。而事实上微软最成功的创新,并不仅仅在于技术,许多最成功的技术并不是微软第一个发明的。微软之所以成功的真谛,在于比尔·盖茨在大一开始做企业的时候,就创立了一个产业——软件产业。在微软之前,这个世界没有软件产业,是比尔·盖茨把软件和硬件分离开来,创立了软件这个全新的产业。显然,这一产业创新的核心是全新商业模式的创立,而非仅仅技术创新使然。

其次,创新时代对企业家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到底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创新这一课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如比尔·盖茨那样精通技术,但是却一定需要具备能够穿透层层云雾看清未来的能力,必须能够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前景以及应用范围。一个人预见未来的能力越强,他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作为企业家,他成功的几率也更高。显见的例子还是比尔·盖茨,当计算机大得还需要一个屋子才能装得下的时候,他已经预见到了每个桌子上都要装一台电脑的未来。正是比尔·盖茨这一高瞻远瞩创造了微软的辉煌。

创造性的破坏,也许是创新中最难令人接受的。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是创新之父,许多与企业创新有关的思想都来自于他。熊彼特曾说过“创新是创造性的破坏”,也就是说创新意味着你要毁灭自己的过去,创新意味着你要毁灭这个产业里成功企业的过去。我们知道现代的好多技术都毁灭了过去,如walkman否定了原来的唱机,DVD否定了原来的录像机,直到这个产业的毁灭……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些否定过去的创新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有些公司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完全有能力在便携音频行业继续领先的索尼公司,因为无法否定过去成功的walkman,导致无法在MP3、MP4这些方面取得创新。微软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时候,曾不看好互联网,也是因为对Pc情有独钟。所幸的是,微软有勇气及时否定了自己对产业的错误判断。

关于对创新的认识,我认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应该是一个公司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我们不要认为创新只是某些聪明脑袋灵感的泄露,创新实质上应该有一个正规化的、常规化的操作程序。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它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也是来自整个制度的设计。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企业相对来说做得还是比较差。在中国,创新大多仍属于个人行为,我国将近三分之二的专利是个人发明,而不是公司专利,这个比例在美国恰恰倒过来。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中国的好多企业在创新上舍不得花钱,而舍不得花钱的原因是中国公司对创新缺乏深刻的认识。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着重强调——创新是一个持续的、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要实现创新,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长远的目光——没有任何一个创新能够即刻实现,任何一个创新也不会对企业发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宝洁公司在60年代开发出的婴儿一次性尿布,从开始研发到真正投入市场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不是由于技术问题,而是尿布的价格降低到市场可接受的程度整整耗费了十年光阴。  好多的创新可能在眼前看不出成果,但是它为企业未来的大发展提供了基础,因此我们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心态来做这件事儿就变得特别重要。而本书的作者们利用他们丰富的创新经验和创业经历,向大家讲述了创新过程中遇见的一系列问题,并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艰辛创业后的成功和坚持创新后的快乐。同时告诫大家在创新中一定要有长远的目光和坚持的恒心,切忌着急和浮躁——不要企图用最短的时间通过创新出一个技术、产品,就能够很快占领全部的市场,或者很大的市场。

创新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尤其重大。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给我们的企业提供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入场券”,但是能否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还要看我们的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商务等创新打造出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并不仅仅靠几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能实现,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套用一句现成的话就是“推进创新,人人有责”。

而这也是本书出版的初衷之一。我们的社会要想成为一个创新的社会,首先必须要有自由的思维方式,而这又取决于我们基础教育方式的改变;其次还要形成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念,如创新风险、知识产权保护、自由竞争,等等。本书的作者们就是就这诸多问题,和大家分享经验、交流思想、阐述理论,同时更希望通过本书引导大家进行深入的思索,以让我们的社会早日形成一个真正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我们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

2009年11月

内容推荐

本书由全球知名商业领袖在MBA“科技创新时代的管理”课程上的演讲稿件编辑而成,课程由微软中国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推出。本书内容贯穿创新理念与理论、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投资、创新技术与管理,以及企业创新管理过程与中国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历程,全书结构完备、严谨,案例生动、鲜活,互动问答睿智、深刻,是MBA课程以及有志于创新、管理等人士的案头必备。

编辑推荐

创新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尤其重大。

而这也是本书出版的初衷之一。我们的社会要想成为一个创新的社会,首先必须要有自由的思维方式,而这又取决于我们基础教育方式的改变;其次还要形成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念,如创新风险、知识产权保护、自由竞争,等等。本书的作者们就是就这诸多问题,和大家分享经验、交流思想、阐述理论,同时更希望通过本书引导大家进行深入的思索,以让我们的社会早日形成一个真正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我们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新赢天下(九大商界领袖谈创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亚勤//张维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63979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3.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