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症求生--我与癌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位每天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医生,自己突然得了癌症……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讲述了一位治癌医生与自身癌症抗争的故事。有感受和体验,也有他寻求治疗的经历。

阅读本书,对癌症患者及其关注者有不少裨益。

内容推荐

一位每天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医生,自己突然得了癌症。本书以纪实的形式,记录下他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他寻求治疗的经过。这些记叙,对于得了癌的人、怕得癌的人和关心癌症的人,都会有些益处。

目录

一、晴天霹雳

二、难眠之夜

三、防不胜防

四、不容失误

五、审慎抉择

六、浴火求生

七、隐忧阵阵

八、寻师问药

九、战友路明

十、层层设防

十一、重新上班

十二、决不放弃

十三、海哥远行

十四、年复一年

十五、痛定思痛

后记

试读章节

晨练是一种自由活动,不要有约束,不能带勉强,要身心放松,自由自在,随意而动。我不参加任何群体运动,不愿受别人牵制,也不想影响别人。见到广场上、公园里,人们成群结队,一起练拳舞剑,便远远走开。身心锻炼,还是独善其身好,自行其是,随心所欲。

我的晨练安排是:中速步行三十分钟,自编体操二十分钟。有一本讨论步行的书,读过以后,只记得一句话:步行可以健身。关于步行的理论和技巧,一句也不记得,实践起来,还是照自己的想法做。所谓中速,并非限定一分钟走多少米,中速的意思,就是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不要像救火似的,急吼吼往前冲,也不要像京戏里的老生,迈着方步,一步一步往前挪。步行的姿势,要求两眼直视,视线微微上抬;昂首挺胸,躯干笔直;两肩稳定,双手前后摆动,摆幅二三十度;脚尖向前,跨距为脚掌长度的一至一倍半。手的摆幅与脚的跨度不能过大,否则,像是正步走,成了军事操练,太庄重,累人。当然,也不要走八字步,更不能走成猫步,像一条水蛇那样,扭来扭去,不成样子。

我有一条固定的步行路线,正好包绕首义广场。这条环形广场步行圈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街道,第二段是广场,第三段是黄鹤楼与蛇山。走出我居住的小区,便是街道。这条街东西走向,长不过四百米,以辛亥革命三位烈士的姓氏命名,叫作彭刘杨路。街对面,三栋十层上下的白色大楼,品字形排列,拥挤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这便是我工作的同仁医院。这里原是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只有一栋三层的病房大楼,刚刚容得下一百来张病床,大楼后面散落着几栋别墅式的小楼,作为医生、护士和洋人们的住所。这些房屋,一律土红色,呈西洋建筑风格。后来,这些楼房一栋一栋被拆除,白色大楼一栋一栋竖起来。现在,我从医院门前走过,眼里心里,不再留有一星一点土红色的印记,好像同仁医院从来就是眼前这副模样。

从医院向东,步行约两百米,走过三烈士塑像,便跨进首义广场。这个广场,不是空旷的场地,而是大片园林。这园林,又不是传统的中国式园林,没有小桥流水,不是曲径通幽,而是大片的草坪,开阔清新。草坪四周是纵横的小径,相互串通;每条小径笔笔直直,用水泥地砖铺得平平整整。小径两侧,是密密的柏树,四季常青。广场周围的旧式民房,清朝留下的小街小巷,什么东厂口、西厂口、罗祖殿、辎重营等等,都已拆除干净,剩下的老建筑,只有广场东北角那栋红楼,那是武昌首义成功后,诞生第一个民国政府的地方,将会永久保存。在树丛中,沿小径北行,走出广场,便是蛇山南麓。

由南坡攀爬蛇山,花不了多少力气,便登上山顶,来到黄鹤楼前,长江汉水,武汉三镇,尽收眼底。

黄鹤楼四周,老人们正在运动。这些人,我不认识,也不知道姓名,但面孔都很熟悉。他们无人领导,没有规定,不要预约,也没有人指挥,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准点来到这里,无论冷热四季,刮风下雪,可以说从不间断。他们并不是仰慕名山名楼,来这里探古寻幽;也不是追求财富,来这里探寻什么宝藏。老人们追求的是健康与长寿,他们需要的,是这里宁静的氛围,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晨风和浓郁的树荫。每天,我来这里享受这份大餐,心境平和而敞亮。

从黄鹤楼向东,在蛇山背脊上步行,两旁的草草木木,都无比熟悉,四季变幻,也习以为常。红花开了,白花谢了,紫花来了,黄花去了;树枝发芽了,叶片长大了,叶儿绿了、红了、黄了、枯了、落了。一切都平平常常,日子像一条平和的小溪,无声无息向前流淌。

步行到“蛇”的腰部,在树木花丛之间,找一个无人的处所,进行二十分钟体操运动。我打过太极拳,那摸摸划划的动作,节奏太慢,打了几个月,实在受不了,不打了。后来练八段锦,要用力从鼻孔往外喷气,这个动作不符合生理要求,也不练了。再后来还练鹤翔桩、瑜伽功,觉得都不适合自己,索性什么功都不练,自己编一套操法,自行其是,感觉舒服就行。有些动作是不舒服的,比如倒立、拳击树干;有的动作很舒服,比如搓热掌心按摩眼球,久坐后伸伸懒腰。把一些令人舒适的动作编成一套操法,让身体所有能动的部位,包括眼球、面颊、肢体、内脏,都活动活动,浑身会轻松畅快许多。做完体操,我已微微出汗,沿着山脊东行,到威武高大的岳飞雕像旁,顺着台阶下到山脚,便见红楼。从红楼旁,回到首义广场,向西步行,回到家里,围着我的步行圈,又走了一回,完成了我每天生活的第一项功课。晨练让我整天精力充沛。

P2-5

后记

本书写完以后,觉得还有些话插不进去。下面,再作几点说明。

一、文章中,除了吴熙瑞、刘子江和林贵之外,所有癌症患者,全部用的化名。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多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不愿意戴上“癌症”这顶帽子,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吴、刘、林三位的病情,早已见于报刊,都用的真实姓名,本文也照用了。

二、为了行文不过于杂乱,周石和文老师这两个人,都是用两个病人的事情,集中合并而成。其他人物,都是按照事情的原样,如实记录。

三、我这次生病、治疗过程中,得到医院陈杰院长、乔子虹书记的多方关照,也得到许多同事和朋友的关心和照顾,无法一一致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四、这不是一篇学术论文,对某些问题的表述,可能不很精确。有些数字,可能前后有点差别。比如癌症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不同的文章,统计数字略有差异,本书尽量做到统一。类似之处,还有不少,如有不妥,欢迎指教。

王应才

2010年8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症求生--我与癌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应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66198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5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