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促进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为主线,以人性与欲望追求为切入点,探讨哪些个人与集体有组织的行为,符合人性,有利于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哪些个人与集体有组织的行为,不符合人性,不利于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些探索可能对寻找心理不和谐的根源与治本的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文科学者和精神医学专家合作的成果。全书以独特视角论述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社会和谐以心理和谐为基础。心理和谐是个体心理协调,个性健康,适应环境,贡献社会的良好状态,只有心理和谐,才会有人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社稷平安、邦交和睦;心理不和谐表现为心理冲突、痛苦、偏异,心态消极,与社会的关系失调,破坏社会和谐。促进心理和谐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尊重、理解、接纳、调节与提升人性。

本书读者对象为社会各界关注提高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者。

目录

前言

1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

 1.1 老庄的人性本朴论

 1.2 孔孟的人性本善论

 1.3 告子的人性无善无不善论

 1.4 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

 1.5 荀子的人性本恶论

 1.6 韩非子的人性自利论

2 人性的自然形成与社会塑造

 2.1 人的低级追求与人性弱点

 2.2 人性常见弱点分类

 2.3 欲求与价值取向

 2.4 人的高级(社会性)追求与人性的优点

 2.5 人性的社会教化

 2.6 社会控制与行为矫正

3 欲望的满足与控制

 3.1 欲望产生的根源

 3.2 欲望满足的价值取向

 3.3 欲望的社会控制

4 社会越轨行为

 4.1 攻击与暴力行为

 4.2 邪教与精神控制行为

 4.3 成瘾行为

5 性行为及其相关问题

 5.1 性行为

 5.2 性的禁锢

 5.3 性的放纵

 5.4 性心理障碍

6 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失衡及其调适

 6.1 引子:巨变中的中国人

 6.2 社会变迁中的心理改变

 6.3 对不和谐“文明病”的心理分析

 6.4 影响健康的心理不和谐现象

 6.5 实证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心理和谐

7 个性与心理和谐

 7.1 个性特征

 7.2 个性类型

 7.3 特殊人格心理诊断的建立

 7.4 人格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与三分法的探索

 7.5 个性与心理和谐

8 从乌托邦到和谐社会——人类理想社会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1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和谐

 8.2 古代乌托邦理想社会

 8.3 近代空想理想社会

 8.4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

9 人性教化的核心工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

 9.1 人性教化与心理和谐及社会和谐

 9.2 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是人性教化的核心

 9.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

 9.4 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主要途径

 9.5 教育方式的选择与教育效果的评估

10 个体层面的心理疏导方法——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10.1 什么是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10.2 心理治疗从何而来

 10.3 心理治疗有何用处?

 10.4 心理治疗的种类

 10.5 心理治疗的主要技术

 10.6 成长中的心理疏导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和谐——迈向均衡和合之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德森//赵旭东//肖水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840260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