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通往天堂的阶梯(地球编年史第2部)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的国际畅销书作家和上古文化研究者撒迦利亚·西琴从1976年起,陆续出版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影起巨大反响的系列作品《地球编年史》。

在书中,作者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东方学与《圣经》学的最新科学发现,重新编织并复述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尤其是史前人类史和地球史。他提供的证据表明,上古神话并不仅仅是传说或幻觉,而是被我们日渐遗忘的遥远的史实。

《通往天国的阶梯》是继《第十二个天体》后又一部启示性的读物!对最敏感而且最重大问题给出的超级答案,关于生命……和来世!

内容推荐

从最早的时候起,人类就思考着宇宙、生命……和来世的不解之谜。一些幸运的凡人是在何时何地加入到诸神行列的?位于吉萨的巨大而复杂的建筑物是埃及法老们通往永生的大门,还是星际旅行者为了登陆地球而修建的脉冲信号站?

在具有开创性的《地球编年史》丛书的第二部中,撒迦利亚·西琴揭开了金字塔的神秘面纱,他通过来自古代的隐秘线索,向人们展示现存的埃及考古学是建立在一个伟大的赝品之上的,并带领读者去往远古诸神阿努纳奇在地球上的太空站和着陆区。而阿努纳奇——“谜之行星”尼比鲁上的天神,人类的创造者,只有他们才握掌着永生的权柄。

那么,人类,地球上的凡人,是否过去曾经或未来可能得到永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寻找天堂

第二章 永生的祖先

第三章 法老的来生之旅

第四章 通往天堂的阶梯

第五章 众神来到地球

第六章 大洪水泛滥之前的时日

第七章 吉尔伽美什:拒绝死亡的国王

第八章 云骑士

第九章 着陆区

第十章 提尔蒙:火箭船区域

第十一章 难以捉摸的山

第十二章 众神和国王们的金字塔

第十三章 假托法老之名

第十四章 狮身人面像的凝视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寻找天堂

《圣经》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个时期,“永生”在人类的掌控之中。

在那个被称为“黄金时期”的遥远年代,人和他的创造者都居住在伊甸园中,人照顾他漂亮的花园,而上帝则在午后的微风中读着经卷。“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园子中又有生命之树和辨别善恶的树。有一条河流从伊甸流出浇灌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叫比逊河,第二道叫基训河,第三道叫底格里斯河,第四道叫幼发拉底河。”

园中除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以外,其他树上的果子他们都可以吃。但他们若是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上帝就会让他们失去永生。

上帝耶和华说:

“看,亚当已经变得和我们一样,

能辨别善恶了;

难道他就不会再去吃生命树上的果子,

而得到永生吗?”

上帝耶和华把亚当,

逐出了伊甸园,

在伊甸园的东边,

设置了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

要他把守住通往生命之树的路口。

人就这样被驱逐出了可以掌控永生的地方。虽然被夺去了永生,但他却从来也没有忘记过它。不仅如此,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渴望着重新得到它。

自从亚当被逐出天堂后,英雄们就去大地的尽头寻找永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能看到一眼,也有些普通人称自己偶然发现了永生。

纵观历史,对天堂的追寻一直是许多人的终极目标。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千年纪元的早期,这种追寻又被欧洲大陆上那些强大的王国所发起。

新世界被发现了,我们似乎应该相信,它是探索者们在寻找海上路线去印度获取财富时偶然发现的。对,但也不全对。因为斐迪南(Ferdinand)国王、伊莎贝拉(Isabel)王后和西班牙王室最渴望找到的是长生不老的源泉:它能让老人重新回复年轻时的活力并使他们永远年轻,据说它是从天堂的一口井中喷涌出来的。

在哥伦布(Columbus)和他的船员们刚抵达他们所认为的“印度”(其实是美洲)时,他们就把对新世界的探索和寻找长生不老源泉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西班牙人讯问并折磨被俘的“印度人”,希望能从他们口中挖出长生不老源泉的秘址。

旁氏·德·里昂(Ponce De Leon)是一个在这方面颇有研究的行家,也是个职业军人出身的探险家。他一路高升,做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mspaniola,又名海地[Haiti],位于西印度群岛中部)和波多黎各(Puerto Rico,位于西印度群岛东部,如今是美国属地)的总督。在1511年,他目睹了对一些被俘的“印度人”的审问。最后的结果是,这些“印度人”介绍了自己的岛屿和岛上的珍珠及其他财宝,还赞颂了他们水域的水的神奇功效;说岛上有一股泉水,有一个“受年老病痛严重折磨”的原住民喝了一口后便“找回了年轻时的力气,并做了年轻时才能做的事情,他还找了一个老婆又生了许多孩子。”

年老的旁氏·德·里昂越听越兴奋,他坚信这些“印度人”所描述的就是长生不老源泉。他们对那个老人在喝了长生不老泉水后重返青春并结婚生子的补充,成为了这个故事最有决定性的一页——在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的法庭中,总会挂有许多名家的画作,当这些名家们描绘爱慕或是性爱情景时,都会将一个水池放进画面里。也许对于这一点最有说服力的便是提香(Titian)大约在西班牙人占领西印度群岛时创作的名画:《神圣与世俗之爱》(Sacred and Profane Love,1514,118×279cm,Borghese Gallery, Rome)。

众所周知,画中的水池暗示了人在黄金年龄时的性爱。因为水池中的水代表着永葆青春的长生不老之源泉,从而拥有“所有年轻力壮的能力。”

官方历史学者皮特·马特尔·德·安哥拉利亚(Peter Martyr De Angeleria)对旁氏给斐迪南国王的报告做了记录。他在《新世界简史》(Decades of the New World)一书中写到,从卢克雅思(Lucayos)和巴哈马群岛(Bahamas)来的“印度人”声称,“那儿有一个岛……岛上有一处具有神力的泉眼……只要喝了那里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使老人重新变得年轻。”

许多研究——比如旁氏的《年轻之源:里尔那都·奥斯基的一段关于地理谜团的历史》(Fountain of Youth: History of a 6eographical Myth by Leonardo Olschki)——都表明,找到“年轻之源是当时最盛行、最具有特色的对新世界的征服者们的绝大期望”。毫无疑问,斐迪南国王就是其中一位很受鼓舞的人,他对所有关于“年轻之源”的消息都非常感兴趣并充满热切的期盼。

因此,当有消息说旁氏在寻找“年轻之源”的途中遇到困难时,斐迪南国王便马上给旁氏授以专权(1512年2月23日),并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北部给他调来一支探险队。海军也接到命令去协助他,给他最快的船和最好的水手,以便他能顺利找到贝尼尼岛(Beininy)而不被耽误。但国王明确指出一点:“在你到达那个岛以后,你要给我发一份关于岛上情况的报告。”

在1512年3月,旁氏从北部出发去寻找贝尼尼岛。这次远征打着寻找“黄金和其他贵重金属”的旗号,而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找到长生不老的源泉。水手们不久就发现他们不是要到一个岛上去,而是要登临巴哈马群岛(Bahamas)的上百个岛屿,在一个接一个的岛边抛锚停靠,然后又离开。着陆的队员按指示去寻找不寻常的泉水而不是黄金。溪流中的水都被他们尝过了——对一个年老的人伊斯特·尚德(Easter suriday)来说没有什么效果。接着,一条长长的海岸线映入他们的眼帘,旁氏把这个“岛”称做佛罗里达岛(Florida Island)。他们沿着海岸线一直前行并且不断登陆,而后又继续前行。再后来,旁氏和他的水手们进入了热带雨林,遍尝了那里无数的泉水,但没有一眼泉水具有他们所期盼的神奇效果。

这次任务的失败似乎丝毫也没有撼动他们对长生不老源泉存在的信念:它只是有待被发现。更多的“印度人”被讯问,有些人看起来比他们自己表述的年龄的确要年轻得多;其他人则重复讲述着“年轻之源”的传奇并明确认定它的存在。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一就像J.科廷(J.Curtin)在他的《早期美洲的创造之谜》(Creation Myths of Primitive America)一书中所讲述的一样——叙述道:当欧勒尔毕斯(Olelbis,意为“他在上面”)——美洲西南部的印第安部落温顿(Wintun)的首席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他派了两个秘使到地球上建造了一个连接地球和天堂的梯子,在梯子的中间建了一个休息区,在那里有一池供饮用的纯净水。又在梯子顶部引出了两股清泉,一股用来沐浴,一股用来饮用。欧勒尔毕斯说,当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变老时,让他或她爬到梯子顶上去,饮用那里的水并在那里沐浴,他或她就可以重获青春而不老。

P1-3

序言

很公正地,《通往天国的阶梯》被认为是一项有关人类对永生无休止追逐的研究。然而,与该课题其他研究不同的是,它并没有将这样的追逐当做寓言故事、乌托邦理想或纯幻想,而是把它们看成是发生在真实地球上的真实旅途。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乌鲁克——《圣经》中叫做以力——的苏美尔国王吉尔伽美什追求永生的故事;而在这本书里,将会显示他的确去过两个空间连接点(而非一个),它们的存在将被证明,它们的地点也将被显露出来。我们将要做的,就是跟随那些迦南国王的脚步:他们认为,他们因去过诸神的燃烧石(Gods' Fiery stones)之地而获得永生;同时还会显示出他们去过哪些地方、那里是什么、为什么那些空间连接点会遗留下过去的诸多事件,以及何以在当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也不乏混乱。

之前的那本书,《第十二个天体》,主要是基于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据的,这一本则加入了埃及部分,并讲述了当埃及的法老们准备旅行到百万年之星(Planet of Millions of Years)获得永生的时候,他们将会切实地去一个地方——一个真实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装备成在今天看来是宇航员的样子,被升起,去往众神的行星。

为什么吉萨(Giza)金字塔被他们称做“通往天国的阶梯”?是谁,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目的修建了它?这些令人震惊的答案,包括了一个通过许多证据碎片组成的、极为周密的分析。这些章节显露出大金字塔中令人羞耻的一个赝品,而它曾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并且,相关的这些发掘还在不断进行中。

本书重新诠释了《圣经》中前大洪水时代的伊诺克、后大洪水时代被带去天国成为神的先知以利亚,以及他们的苏美尔先驱者阿达帕、伊塔那和恩麦杜兰基(Enmeduranki)的故事;通过这些,它将人类对永生的追逐变为了可以实现的梦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通往天堂的阶梯(地球编年史第2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撒迦利亚·西琴
译者 李良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11659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2-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