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荣格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人类心灵大师——荣格,在心理分析学的主要代表作,他以人文关怀的广度与深度,从心灵治疗应该掌握的原则;期望达到的目标为始,配合多篇梦的诠释主要观点,尝试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由於荣格的文笔优美、幽默机智,加以条理分明,相信不仅能获得对心理分析有兴趣的读者之激赏,对於从事心理治疗专业的的工作者,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力作。

内容推荐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创“分析心理学”的荣格,具有人文关怀的广度与深度,笔下处处可见同情与了解,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一位与我们分享他长年研究心得,以及从实务观察整理出来的见解之仁者。学者著述往往不免陷入玄奥理论,读者因而掷书三叹之虞,一如杰出的戏剧教授未必编得出精彩的剧码。荣格却不同,他以心理治疗师起家,兴趣所致,涉足及神秘主义、宗教、美学与东方哲学等。抒发为文,东方与西方的歧异几乎不存,所论无非是人的心理和心灵,人人都是他探讨的对象。

目录

译序

一、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

二、心理治疗的目的

三、心理治疗与世界观

四、当今的心理治疗

五、心理治疗的基本问题

六、宣泄的心理治疗价值

七、解析梦的实用性

八、心理学中有关梦的普遍观点

九、梦的本质

一○、关于情结的一般理论

一一、关于类型的一般描写

一二、精神分裂

德汉名词对照表

试读章节

心理治疗是过去50年间才发展出来,并且是一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治疗艺术,这个领域的观点变化多端且各有异同,所累积的大量经验促使我们从事不同的论述。撰写本书的主要理由在于,心理治疗并非某些人所了解的,是一个简单又清楚的方法,而是被逐渐证实出来,可以说是一种辩证的方法,也就是两人的对话或两个人之间的分析。辩证原来是古代哲学家的交谈艺术,由于是很早就被用来说明产生崭新综合知识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系统,这个系统影响了另外一个人,于是与另一个心理系统相互发生作用。如此形容心理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心理治疗的情形也许很新颖,但显然与人们一开始以为心理治疗是一种公式化要某个人达到某种效果——的方法相去甚远。这出乎意料,我甚至可以说不受欢迎的扩大所造成的需求并非凭空臆测,而是铁打的事实,首先这似乎是个事实:人们必须了解经验材料诠释之可能性。不同的学派发展出对立相反的观点;就我记忆所及,只略述一些著名的方法如下:法国的奥格斯特·利贝尔特(Auguste Liebeault)、伯伦汉(Bernheim)的暗示治疗和“意志”的再教育;巴宾斯基(Joseph Francois Felix Babinski)的信念治疗;杜波伊斯(Dubois)的“理性心理矫治”,弗洛伊德强调性,以及潜意识的“精神分析”;阿德勒(Alfred Adler)着重于权力倾向,以及意识虚构的“教育方法”;舒尔茨(Schultz)的“肌肉松弛训练”。每个方法都奠基于特殊心理学的先决条件上,产生了特殊的心理学的结论,很难相互比较,有时根本无法比较。因此代表人物只能采取几种态势,视他人的意见为错谬,以便把事情简单化。但客观的评估这些事实发现,每种方法及理论都有其道理,因为那不仅只是某些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每一个先决条件是可以扩大证明心理学上的事实。我们从事心理治疗时,要面对一种与现代物理学十分类似的情形,例如,指出了两种矛盾对立的光学理论,如同物理学并非无法消弭这个矛盾一样,众多存在的心理学可能性观点,并无意接纳那些无法化解的矛盾,以及全然主观的看法,因为彼此不相容。学术领域上出现的矛盾,只能证明科学对象显示出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我们目前只能了解为自相矛盾,就像使用波和微粒来探讨光的性质一样。但是心理学较诸光线性质复杂万分,故它当然需要繁多的面向,才足以描绘心理的本质。有一句话颇能显现这种基本面向:“心理取决于身体,身体却又依赖着心理。”已有证据可以清楚地解释这个面向的两极,因之一个客观的判断,可以同意正命题凌跨于反命题之上。已经存在的面向显示,研究的对象将特殊的困难反抗着研究的理解,因此至少暂时只能提出相对有效的命题而已。这些命题只有在研究对象与何者心理系统有关被表达出来时,才能算是有效,所以我们整理出一个辩证的表达,希望借此说明心理作用只不过是两种心理系统的相互影响罢了。系统的个别性饶富变化,因而从中产生的相对有效命题也就繁复多变,如果这个个别性独一无二,也就是如果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完全不同,心理学就不能成为一门科学,换言之,心理学将成为由主观意见组成的不可解的混乱。但是,因为这个个别性只是相对的,也就是在同中有异,或者人皆相似,所以一般的有效命题见解,亦即科学论证就都有可能。与此相呼应,这些只有指涉心理系统的,也就是说那些部分为一致可以相互比较,因此在统计上可以被理解时才会一致,但不能指涉到个别的,只有发生一次的状况时。心理学的第二个重要原则是:个别的在面对普遍的时候,并不表示什么;而且普遍的面对个别的,同样也没有任何意义。众所皆知,没有“普遍的”大象,只有“个别的”大象,但如果没有普遍性,只有存在许多大象的话,那么超乎一般大象的、独特的而个别的大象就不可能存在。

P1-2

序言

《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Grundfragen zur Praxis)这本书的涵括范围非常广泛,以心理治疗应该掌握的原则、期望达到什么目标为始,深入剖析世界观与心理治疗的关系,综观作者荣格(C.G.Jung.)所处时代心理治疗领域的种种面相,并且探讨宣泄的意义。梦是研究精神病患学和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要角,所以,关于梦的话题在本书所占的比重自然较多,包括解析梦的实用性,在梦中大行其道的潜意识(Unbewuβten),以及梦的本质,都有详尽的阐述。另一方面,情结理论历久不衰,但我们是否真的能知己知彼呢?我们习惯说某人外向或内向,荣格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但缜密,而且饶富趣味,有兴趣一探自己兼了解他人的读者,这两章属必修科。最后一章讨论精神分裂,与当今心理痼疾蔚为世纪流行病的现象接轨。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创“分析心理学”的荣格,具有人文关怀的广度与深度,笔下处处可见同情与了解,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一位与我们分享他长年研究心得,以及从实务观察整理出来的见解之仁者。学者著述往往不免陷入玄奥理论,读者因而掷书三叹之虞,一如杰出的戏剧教授未必编得出精彩的剧码。荣格却不同,他以心理治疗师起家,兴趣所致,涉足及神秘主义、宗教、美学与东方哲学等。抒发为文,东方与西方的歧异几乎不存,所论无非是人的心理和心灵,人人都是他探讨的对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荣格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荣格
译者 杨梦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31558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4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