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反思性研究已经为当下的思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史学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对“现代性”的判定上还没有跳出“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其缺憾在于将中国的现代美术等同于西方现代美术在中国的推演,而将中国20世纪美术的主题部分:传统演进、中西融合和大众美术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形态排除在“现代性”之外,使20世纪中国美术无法在世界美术史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定位。

目录

什么是中国的现代美术?(代前言)

正名的艰难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概述

第一辑中国美术现代转型刍议

潘公凯

“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邵大箴

恒定性与变化性——关于艺术现代性的思考

水天中

“通变”——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

范景中

Modern:一个带着面具的观念

李树声

影晌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演变的两个主要因素

刘曦林

变数与守恒(续说)——20世纪中国美术辩证思考之一

洪惠镇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刍议

徐虹

双重选择: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邹跃进

现代性的起源、性质及其混杂性

——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谈起

邵琦

转型:现代性向自我性

顾丞峰

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转型

吕 澎

20世纪中国艺术的历史线索

第二辑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经验

朱锦鸾

中国现代美术改革前传——李铁夫与西方写实主义

王宏建

中国油画的现代转型——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认同、流变与转型

陈瑞林

城市文化与大众美术——1840—1937年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高天民

艺术理想与社会理想——关于20世纪中国的“大众主义”美术

王明贤

从文革美术到当代艺术

易英

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

黄专

江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生态描述

林木

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当代中国的艺术——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

孔令伟

西方人体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转换——视觉艺术的视角

李超

孤岛美术的融合之路

曹庆晖

“学到手再变”——“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罗工柳油画研究班教学研究

孙振华

走向现代与寻找中国——中国雕塑现代性问题论纲

李公明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的政治叙事与地域文化——以广东美术为中心

第兰辑现代中国画的动力

沈揆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转型和国画的建立

潘耀昌

尴尬的选择——彩墨画作为新国画的形象代表

丁羲元

中国画在近现代的发展、去向

舒士俊

当代中国画的历史抉择

汤哲明

现代中国画和现代绘画

惠蓝

现代性中的传统:20世纪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传统主义”

皮道坚

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水墨艺术

附录

附录一 潘公凯教授谈话录

附录二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上海研讨会之“自由论坛”录音整理

附录三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上海研讨会之“问题讨论”录音整理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公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88884
开本 16开
页数 5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4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20.97-53
丛书名
印张 3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0
192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