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爱情这件小事
爱情绝不只有甜蜜,至少是甜苦参半的。爱情会让你很甜蜜,前提是你要处于恋爱中;爱情也会让你感到痛苦,当你找不到恋爱对象,或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时,这种痛苦会更加明显。其实,无论你对爱情的期待是什么,都不要忘了自己想要从爱情中得到什么。
爱情总被人们理想化。很多人都认为爱与恨互相对立,只要有爱情,任何事情都能解决。因此,人们将找到一份完美的爱情当做毕生的奋斗目标。
实际上,爱恨之间区别不大。它们都能唤起某种强烈的感情,而这些感情可能会引发诸多烦恼,远比它们能解决的问题还多。
爱情可能会让你非常幸福,但前提是你要处于爱恋当中,或者你的爱得到了回应,抑或是你足够幸运能同时享受爱和性的欢愉。一旦爱情经历坎坷,你会面临新的烦恼,比如无尽的欲望、不幸和愤怒。
爱情也可能会让你变得非常不幸,你会因此变成胆小鬼或者笨蛋。除此之外,爱情还会让你忘记自己的价值观,忽视自身的缺点(比如性格缺陷、坏习惯以及无法控制的情绪)。这就是爱情可能让你无法成为一个好人并找到归宿的重大原因。
很多时候你都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爱他,他却不爱你,或者你无法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失败的爱情总会让人感觉自己很无能。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好人却没有遇到爱情,或者无法撒娇卖萌找到心仪的伴侣,就很可能会寄希望于一份杂志、一位占星师甚至是心理医生,试图通过他人发现自己的不足。
事实上,你没有遇到爱情并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生活本就不公平,虽然世界会激起你各种强烈的需求,但却很少满足它们。如果你对爱和被爱太过苛刻,最后很可能会发现自己要孤独终老。
如果你能意识到爱与痛并生,并能够承受沮丧,接受血泪教训,那你就可以幸存下来。你无须为自己受过的伤害而感到羞愧,因为这些伤害常常会帮你找到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的爱情。
你要记住:爱的对面不是恨,而是陌生。想要收获真正的爱情,你就应该去找那个适合你的人,而不只是一个让你感觉良好的人。
找对的人,谈靠谱的恋爱
大多数生物选择伴侣时主要考量两个因素:生育力和生命力。但是人类的情况要更复杂些,我们常常会因为过于注重外貌和求婚方式而把事情搞砸。
事实上,如果在寻找理想伴侣的时候过分看重魅力,你会发现大把的约会对象。而如果你同时又不太擅长抵制美貌的诱惑,必然会因此浪费很多时间。当然,你会经历热情的邂逅、难忘的春宵,却无法找到真正的优质伴侣。
被荷尔蒙驱使的情侣都会忽略一个事实:他们的感情缺少必要的品质基础,因此会引发大量的越界行为,无法发展成为终身伴侣。所以,魅力和荷尔蒙可能有助于催生风流韵事,但也可能导致婚后感情迅速降温,离婚率飙升。
P3-5
这本书简直是对心理自助类图书竖起了中指……让人耳目一新。
——《时尚芭莎》
这本书是对心理自助类书籍发起的冰桶挑战……充满了中肯的建议。
——《纽约邮报》
对“生活中不可能的问题”这一观点,本书提供了一个个严肃而又玩世不恭的看法。
——《大西洋月刊》
怎么着,来咬我啊
——贝内特医生
最后我要说的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方法能确保你找到既专业又善于倾听的医生。就我个人而言,我在找心理医生时主要评判他是否具备这两种品质:一是幽默感,考虑到我前面行文的语气,要求医生有幽默感似乎难以置信;二是谦逊。
如果你能接受人生的苦难不可控制,那么你的医生肯定也可以。但是,有些医生可能会表现得很狂妄,以至于根本就无法理解有时候我们只不过是一颗被命运摆弄的棋子。
尽管我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双学位,生活在很有爱的家庭,对工作也很满意,但我的生活也有很多不如意。我承认,在大学里我经常都要非常努力才能赶得上同学,而在我刚满四十岁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从我高中时代开始,他就得了老年痴呆。多年来,父亲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聪明而冷静,但是他的痴呆症,加上一次意外受伤,毁掉了母亲的音乐生涯,而且将他们原本非常理想的婚姻变成了悲剧。
现在我知道了,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因为很多人都已经试过了,当然包括姐姐和我(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通常都想当心理医生)。很多年来,我一直在苦苦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能缓解他们的痛苦。最终,当我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时,我开始对他们真正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
在以往发生的冲突中,我父亲从来没有发过脾气,而母亲也没有抛弃过她的家人,尽管她经常觉得沮丧且愤怒,不幸从来没让他们忘记最重要的事。我很敬仰他们,也充分意识到生活是多么的不公平。
本书其实并不算完整,除非让你们知道,这事我已经跟父母讲清楚了——我跟你们一样,也很容易陷入愚蠢的痴心妄想中,也经常因为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行为障碍而感到羞愧。当跟你们说话时,我喜欢用一种严厉、居高临下的口吻,因为我非常享受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跟所有人一样,我也被生活嘲弄,但我非常自豪。
所以不管你的计划是什么,不管你想看哪个心理医生,也不管你是否打算去看医生,你都要记住,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情绪都很愚蠢,生活本来就很艰辛……哪怕你不开心,你还是没什么大碍,因为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为实现那些目标所做的努力会让你引以为傲。当生活再次对你不公时,你就可以对它嗤之以鼻了。每个人都会被生活嘲弄,哪怕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
现实和幻想的区别:就是你到底需要一个心理医生,还是一盏阿拉丁神灯。
近年来求助于心理医生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自称心理治疗大师的名嘴作家开始活跃,误人不浅。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医生,贝内特医生治疗了成千上万名患者,他们要么恶习缠身,要么感情不顺。在剖析、总结大量真实而多元的案例后,贝内特强调:很多人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实际上是无法管理自己的期望。
迈克尔·I.贝内特、萨拉·贝内特著的《哎呀我去(看情绪干的好事下)》中涉及从工作到爱情、从抑郁症到焦虑症、从上瘾到霸凌等难题,针对每个话题,贝内特医生都给出了快速诊断和解决方法。似乎所有的方法都暗含着同一个主题——摆脱幻想,专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而喜剧作家女儿的加盟,让每个话题都多了一份犀利和冷幽默。
哈佛医学院高材生+40多年从业经历=140个典型案例分析
哪一个会让你看见曾经的自己?哪一个又会改变现在的你?
欢迎对号入座!
心理医生迈克尔·I.贝内特与喜剧作家女儿萨拉·贝内特携手打造“颠覆三观”、毁掉小清新的心理自助书!
探讨现代人最难解、最关心的十大生活问题:抑郁症、焦虑症、爱情、亲情、友情、自我成长、公平……
原来矫情、自大、叛逆都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修养,原来每个人都会被生活狠狠地嘲弄,哪怕你是……
有这本《哎呀我去(看情绪干的好事下)》,你真的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