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附光盘孙云晓家庭教育16讲)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真正童年生活的人,不可能有成功的未来。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自由的,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张力;孩子的童年如果过于沉重、过于劳累,在以后的发展中他就可能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最终他有可能会变得自我封闭而没有开放性,从而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允许孩子的童年有一段呆呆的、梦幻般的、爱玩的、甚至是胡说八道的时光,这是因为童年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

爱孩子,就来捍卫孩子的童年吧。让我们一起努力,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内容推荐

孙云晓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专家之一。他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对我国的家庭教育产生了积极、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本书融入他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近40年的经验和体会,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中国当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诸种问题。作者运用先进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寓理论于生动的案例之中,从16个大的方面娓娓道来,使读者在受到思想启迪的同时,获得具体、有效的教育建议和教育行为指导。

目录

第一讲 今日父母面临的四大挑战

 挑战之一:信息化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

 挑战之二: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学生的主体

 挑战之三:孩子性发育提前但性教育滞后

 挑战之四:应试教育让学生不堪重负

 相关链接:学生学生就是要“学会生”

第二讲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

 孩子的生理状况千差万别

 最大限度地减轻孩子的压力

 餐桌训子害处多

 相关链接:儿童有说话的权利吗?

第三讲 帮助孩子释放压力

 两个孩子的悲惨故事

 为什么会有童年恐慌

 端正孩子的学习动机

 当好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

 女儿的高考成功说明了什么

 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相关链接:尊重生命,必须体现在对儿童心灵的关怀上

第四讲 表扬与批评都要把握尺度

 人是靠优点活着的

 孩子受表扬就像被活佛摸了顶

 缺失抗挫折能力酿恶果

 惩戒教育让孩子敢于承担责任

 让孩子从挫折中获取经验

 相关链接:经常受表扬大脑变灵活

第五讲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好的亲子关系从何而来

 营造好的关系是父母和教师的责任

 两个案例的启示

 父爱+母爱=好的亲子关系

 相关链接之一:冰心与我谈母爱

 相关链接之二:奥巴马:父爱缺失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一个空洞

第六讲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交往能力的缺乏使高材生沦为阶下囚

 不容忽视的群体社会化现象

 星星河快乐家园

 独生子女一日营

 借个孩子去旅行

 父母要走出对孩子交往认识上的误区

第七讲 当好孩子的性启蒙老师

 性教育首先是一种态度

 两个怀孕少女的命运为何有天壤之别

 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孩子

 父母要为子女提供好的示范

 相关链接:孩子需要科学的性教育

第八讲 引导孩子远离网络伤害

 网络伤害令父母束手无策

 单一评价体系是青少年患网瘾的重要成因

 祛除网瘾法之一:预防法

 祛除网瘾法之二:递减法

 防治网瘾不可因噎废食

 相关链接之一: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对电子游戏魂牵梦萦

 相关链接之二:我国对小学生上网情况的首次调查显示:中国10岁以下的小网民已达300万

 相关链接之三: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

第九讲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训子千遍可能适得其反

 习惯是决定人一生命运的大事

 一个可信可学的经验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的五个步骤

 相关链接: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第十讲 培养孩子的爱心

 从孩子过生日说起

 缺乏爱心导致高材生变杀人犯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爱心要从分享起步

 让孩子学会分享

 相关链接: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无法适应未来

第十一讲 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中小学是读书的黄金阶段

 读书习惯让人终生受益

 读书不能功利化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如何培养读书习惯

 读书要体现地方特色

 相关链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终生受益

第十二讲 运动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

 儿童教育应从运动开始

 运动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人终生受益

 坚持锻炼90天养成运动好习惯

 父亲应成为孩子运动的最好教练

 菲尔普斯的成功秘诀

 相关链接之一:玩是儿童的权利

 相关链接之二: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

第十三讲 保护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应试教育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缘何如此之少

 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成年人要有包容精神

 引导孩子敢于质疑

 相关链接: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

第十四讲 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孩子从小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非常重要

 哈佛大学的经典案例

 血的教训不可忘记

 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从整理书包做起

 细节决定成败

 相关链接:日本人怎样办夏令营

第十五讲 为孩子成长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离异家庭影响孩子成长

 蓝极速网吧事件——父母离异带来的悲剧

 夫妻相爱是父母给子女的最好的礼物

 《克莱默夫妇》:感人的故事

 从小灌输爱的意识

 相关链接:就父爱话题与记者的对话

第十六讲 学会与孩子一起成长

 以客观与理性的态度看待年青一代

 多看年青一代的优点

 理性与自主:年青一代的明显特质

 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睿智的体现

 相关链接: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试读章节

挑战之四:应试教育让学生不堪重负

大家知道,现在孩子的考试很多,作业很多,让他们很劳累。我虽然在北京工作,但因为有自己的博客和网站,所以经常能收到网友们给我发的帖子。有的网友说,如今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育,怎么那么不爱学习;也有的网友说,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劳累,学习是多么的辛苦,父母跟学校的矛盾是多么的尖锐,等等。

这些问题在北京也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很多人想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初中,将来上重点高中。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初中,很多父母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上重点初中谈何容易!尽管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但要想上好的初中,难度就很大了,因为好学校太少,想进入好学校的学生太多。

如此一来,北京市的重点初中在招生时就出现了很多潜规则。既然好学校少,想来的人又特别多,那就采用选拔的方法吧。有人说,我拿钱总行吧?现在拿钱也不管用了,因为有钱的人太多了。父母有钱,但孩子学习不好,学校敢要吗?所以,你必须拿出在小学期间的各种成绩单。有一段时间,北京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好的中学招收学生需要看公共外语成绩,孩子公共外语成绩好,重点学校就愿意收。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呢?一般要求孩子公共外语考试达到二级或三级的水平,这样才有希望进入重点中学。

公共外语考试本来跟小学生没有关系,它的一级是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英语水平,二级是高中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三级是大专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四级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让一个小学生达到大专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谈何容易!但既然重点初中以此为标尺,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北京市每年报名参加公共外语考试的小学生达5万人之多,小学生成了公共外语考试的主角。可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外语天分、都适合参加这种考试,事实上,很多孩子在这种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备受煎熬。

后来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招生拿公共外语考试当选拔工具,一些重点学校便又推出类似“奥数”这样的考试。于是现在很多小学生又转而学奥数,形成人人学奥数的局面。前些日子遇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一位主编,他感慨地对我说:“孙教授,一提到奥数,就想起你说过的一句话:‘对很多孩子来说,学习奥数的过程就是反复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过程。”’

我确实说过这样的话。我跟著名数学家杨乐教授交流过,他说奥数就像数学的一种杂技,有数学天分的孩子玩玩还是可以的,但对多数孩子来说都不适合。最近,获得过国际数学最高奖的数学大师丘成桐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学奥数即使对数学天才来说都可能是一种伤害。”依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研究结论,每个人至少有8种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数学逻辑智能发达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对多数学习奥数的孩子而言,只能反复证明自己是个傻瓜,越学越感觉自己傻,越学越感觉自己笨,这样的孩子还能学好吗?

我的朋友王晋堂曾是北京一中的校长,他在《北京晚报》上对奥数现象作出了详细的分析。他说,当奥数教育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还有人对它满怀留恋。奥数这玩意儿闻着臭可是吃着香啊!对于奥数,人们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是“奥数对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还是有好处的呀”;一种是父母的顾虑——“没了奥数,孩子怎么进好学校呀”;还有一种是“取消了奥数,孩子干什么去呢”。

我们先来看两道奥数题,领教一下它有什么奥秘。

例一:2005×3/8-0.375×1949+3.75×2.4=?

例二:污水处理厂有甲乙两个水池。甲池原有水960立方米,乙池原有水90立方米。如果甲池的水以每小时60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池,问:多少小时后,乙池中的水是甲池的4倍?

这就是典型的奥数题。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第一题是一道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题,如果学生知道3/8=0.375,会提取公因式即可;而知道这一点,对初中生而言只是雕虫小技。第二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对初中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奥数中“鸡兔同笼”这样的对于小学生而言的难题,只是要求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初中生做轻而易举。拿中学的知识来考小学生,对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是毫无帮助的,只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还有一些题目,充其量是类似于脑筋急转弯那样的“捉弄”孩子的伎俩。

我们看看数学大师们是怎样批判奥数的吧!他们首先反对上述奥数题目所代表的错误方向,其次反对其功利化、商业化的炒作。

中科院院士石钟慈认为奥数不是真正的数学:“比赛侧重的都是技巧性问题,那(奥数)只是会‘变戏法’的数学而已,失去了数学那种纯粹的美。”数学大师丘成桐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他尖锐地指出:“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多少奖,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瞿钧说:“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太多好处,只会让他们因惧怕数学而远离数学。有的地方更是靠大规模开设竞赛班来赚钱。即使是那些奥数获奖者,在数学家眼里也只是些会考试而不会独立思考的应试学生。因此,学校应该拒绝奥数题目、奥数教材进门,初中也不应该为招到好生源就把奥数作为招生标准。”

裘宗沪教授说:“今天的奥数班学的东西太多,内容不胜其烦。”“现在报纸上登一些广告,说什么奥数班由某某名师授课,简直是夸大其词。这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2009年5月7日,菲尔茨奖得主、俄罗斯数学大师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他对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十分不解。他说,他本人没有参加过、也不喜欢这类数学竞赛,因为它过于急功近利。孩子们不应该把竞赛看得太重,更重要的是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应该让他们善于发现数学的乐趣,发掘生活中的数学。”

我曾经跟很多学生的父母开玩笑说,做父母也需要上岗执照,父母需要学习,需要了解孩子,需要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我的家乡青岛的一些家长总结出两句至理名言: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非常欣赏这两句话。

父母需要好好学习什么呢?父母要获得上岗执照需要具备的条件有:要掌握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有营造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的能力。这些都是今天的父母必须具备的。

P10-13

序言

没有真正童年生活的人,不可能有成功的未来。钱是可以赚来的,孩子的快乐却是用钱所买不到的,而童年更是不会重来。

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关爱孩子的成长,提高孩子的童年质量,不应仅仅是关注明天,更要关注今天。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长,一刻也不能等待。因此,每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母,都应当以捍卫孩子的童年为己任。捍卫孩子的童年,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所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

然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童年在许多孩子的人生中早早地就“举手投降”了——本来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童年时代,却变得苦闷、孤独、压抑。这是怎么回事?

这并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什么是教育呢?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我一直呼吁: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要通过教育让儿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一个人能否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童年状况。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自由的,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张力;孩子的童年如果过于沉重、过于劳累,在以后的发展中他就可能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最终他有可能会变得自我封闭而没有开放性,从而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允许孩子的童年有一段呆呆的、梦幻般的、爱玩的、甚至是胡说八道的时光,这是因为童年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

爱孩子,就来捍卫孩子的童年吧。让我们一起努力,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附光盘孙云晓家庭教育16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云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66269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5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