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内容
编辑推荐

程乃姗曾说:“称为名媛,绝对讲究阶级讲究出身。她们既有血统纯囊的族谱,更有全面的后天中西文化调理:她们都持有著名女子学校的文凭,家庭的名师中既有前朝的遗老遗少举入学士,也有举止优雅的英国或俄国没落贵族的夫人;她们讲英文,又读诗词;学跳舞钢琴,又习京昆山水画;她们动可以飞车骑马打网球玩女子棒球甚至开飞机……静可以舞文弄墨弹琴练瑜伽……”

内容推荐

名媛淑女其实不过是隔壁女孩,她们也都向往一份真爱,也都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但名人的光环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超越常人的爱情和幸福,相反,她们的浪漫和感情却因此掺杂了更多的烦恼。

民国,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率真的年代,浪漫的爱恋已随着岁月的风烟远去了,只留下丝丝的情愁。

目录

第一章 林徽因:诗人的风景线

 《窘》

 情人不愿受打扰

 远渡重洋

 香山旧情

 旁边的金岳霖

 “哎!”

第二章 陆小曼:掮客肩上的柔美

 外交界的交际花

 西点毕业生

 恨不相逢未嫁时

 狱中的离婚书

 当爱情触抵现实

 楼下的翁瑞午

 流水无情

第三章 胡蝶:魔鬼的舞娘

 梨涡美人

 蝉联影后

 有声的潘郎

 “黑色的圣诞夜”

 从曾家岩到神仙洞

 戴山坠机

 “胡蝶要飞走了!”

第四章 阮玲玉:红颜薄命

 情人与影路

 老茶商

 两份遗书

 艺术与人生

第五章 蒋碧微:敢爱敢恨

 初识

 牵手

 巴黎时光

 恩恩怨怨

 2000多封情书

 不堪回首?可堪回首?

第六章 盛爱颐:落花有意

 一爱难求

 金叶情盟

 使君有妇

 民国第一女权案

 一个电话

 五原路上

第七章 庐隐:不平凡的尺度

 孤楚童年

 五四女生

 我行我素

 李唯建

 永恒的悲伤

第八章 萧红:那一路漂泊的爱

 墙里墙外

 苦与爱

 牵牛房时光

 萧红的鲁迅

 门上的卡片

 两个倔犟的选择

 心有不甘

第九章 孟小冬:男人装,女人心

 “坤伶老生”

 倾城之恋

 梅夫人之梦

 拜师、嫁人

 “一切都过去了罢!”

第十章 周璇:为谁而歌?

 “郁郁苍苍的身世感”

 金嗓子

 一本黑皮日记

 好景不常在

 爱难寻,钱难藏

 九封信

 永远的歌声

第十一章 苏青:赤裸裸的情

 有凤来仪

 兄弟情人

 知遇之恩

 “文妓”的哀愁

 晚景凄凉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林徽因:诗人的风景线

《窘》

林徽因,1904年出生在杭州陆官巷一座青砖大宅中,原名林徽音,取自《诗经》“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中“徽音”,意为继承女子的传统美德。林徽因祖父林孝恂,字伯颖,前清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二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与有为同科,授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前清官员四散,林孝恂则来到上海,参股商务印书馆。林徽因之父林长民,字宗孟,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投身政界,是宪制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曾任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长,为民国初年立宪派名人。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林长民进入段祺瑞内阁,担任司法部长,但不久受到排挤,仅仅担任三个月的部长就被迫辞职前往日本考察。林长民仕途失意后就于1920年携女儿林徽因前往英国,当时他的身份是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洲代表。这一年,林长民44岁,林徽因16岁。而同年10月,徐志摩也从美国来到伦敦。

徐志摩,1897年出生,他1918年北大肄业以后去美国留学,这一年来到伦敦留学,进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他初来伦敦的时候十分仰慕哲学家罗素,但他来到伦敦后才知道罗素此时正在中国讲学、访问。他在伦敦剑桥大学旁边一个叫沙土顿的地方住下,不久,又将妻子张幼仪接来,此时,徐志摩和张幼仪的感情已经淡漠,但还没到离婚的程度。

不久,在国际联盟的一次演讲会上,徐志摩与林家父女相识。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回忆道:“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狄更生先生……第一次见着他是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说,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林徽因在《忆志摩》中也说,他们是在徐志摩第一次见到狄更生的时候相识的。但其实徐志摩此处的记忆有点差错,他不是在到达伦敦半年后认识的林长民,而是在两个月后。徐志摩在那次演讲会上似乎没有注意到林徽因,仅仅是相识了,但在他受邀前往林长民家中时才忽然发现了十分美貌且年轻的林徽因,此时的林徽因尽管只有16岁,但已经显露出聪颖的劲头,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且更重要的是林徽因由于父亲经常不在家,她又初到伦敦,没有玩伴,因而显得十分寂寞,而她这个年龄又正是情窦初开的季节;另一方面,徐志摩当时是24岁,虽然已经娶妻,但一个女人显然是无法挡住诗人的风流的。徐志摩和林徽因没有来往几次就开始向这个女孩发起了情感攻势,应该说,是林徽因的妩媚点燃了徐志摩的爱情烈火,但林徽因显然没想到这股火竟然是这么猛烈,徐志摩一发不可收拾的浓情蜜意吓到了这个小女孩,不知如何是好的她将徐志摩炙热的情书交给了父亲林长民,林长民给了徐志摩一封简短的回函:“志摩足下: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俣(误)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饭,盼君来谈,并约博生夫妇。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敬颂文安。弟长民顿首,十二月一日。徽音附候。”

——如果仅从这封短函来看,林长民处理得十分恰当,既不失礼,又有让其知难而退之意,但事情往往就有非常人所能理解之处。张邦梅后来曾写过一本名为《小脚与西服》的书,其中有一段对她侄女张邦梅说的话:“几年以后,我才从郭君那儿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因为要和住在伦敦的女朋友联络。他们用理发店对街的杂货铺当他的地址,那时伦敦和沙土顿之间的邮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天都可以鱼雁往返。他们信里写的是英文,目的就在预防我碰巧发现那些信件,不过我从没发现过就是了。”张幼仪显然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件事不知道,那就是徐志摩的确每天早晨早早地出去取信,但这信其实不仅仅来自林徽因一个人,还有林徽因父亲邮寄给徐志摩的,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林长民给徐志摩的信竟然也是情书!也就是说,在伦敦的那段时间里,徐志摩既与林徽因鸿雁传书,也与林长民情意绵绵,同时与林家父女在谈恋爱。1925年12月24日林长民死于郭松龄倒戈之战,第二年2月6日,徐志摩在自己主编的《晨报副刊》上刊出了一篇题为《一封情书》的文章,而情书出自林长民之手,徐志摩附加了按语解释道:这封情书“分明是写给他情人的,怎么会给我呢?我的答话是我就是他的情人。听我说这段逸话。四年前我在康桥时,宗孟在伦敦,有一次我们说着玩,商量彼此装假通情书,我们设想一个情节,我算是女的,一个有夫之妇,他装男的,也是有妇之夫,在这双方不自由的境遇下彼此虚设的讲恋爱。”由此可见,当年在沙士顿,徐志摩每天去杂货铺取的信中应该有不少是来自林长民。在林长民与徐志摩的情书中,林长民扮演有室男子苣冬,徐志摩则扮已嫁少妇仲昭,鱼雁往返,倾诉情思。

这样看来,徐志摩和林长民应该是同性恋了,如果不是,就很难理解两个大男人之间怎么会玩这种游戏。

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当诗人遇到政客,事情会变得匪夷所思。

而林徽因当时对徐志摩突如其来火烈的追求除了惊慌失措外,显然也若即若离——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一种岛瘦荒郊般的诗人气质,虽然已婚,但也不过24岁,正值青春年华,对春情萌动的女孩子自然有一种魅力。后来,在1937年,林徽因暂居长沙的时候,她给沈从文的信中回忆徐志摩出现前她的女儿心态:“……差不多二十年前,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启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而实际上却只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不认识一个男朋友,从没有一个浪漫的人走来同我玩——实际生活所认识的人从没有一个像我所想象的浪漫人物,却还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纷纠。”

当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当然会因张幼仪的存在而有所推托,徐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在《徐志摩年谱》中写道:“从周再案,是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故志摩出是举(指离婚)……后以小误会,两人(指徐、林)暂告不欢。”

P2-5

序言

女作家程乃姗曾说:“称为‘名媛’,绝对讲究阶级讲究出身。她们既有血统纯正的族谱,更有全面的后天中西文化调理:她们都持有著名女子学校的文凭,家庭的名师中既有前朝的遗老遗少举入学士,也有举止优雅的英国或俄国没落贵族的夫人;她们讲英文,又读诗词;学跳舞钢琴,又习京昆山水画;她们动可以飞车骑马打网球玩女子棒球甚至开飞机,静可以舞文弄墨弹琴练瑜伽……”

程乃姗所言的“名媛”无疑是指传统贵族的名媛——她们首先必须是出身豪门望族,然后得到过良好的教育,之后过着灯红酒绿的上海顶层生活,这就好似英国的贵族阶层,他们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圈子,非贵者入内,即使身价巨万,在贵族圈里也是低人一等的。但上海不同于英国庄园,它是海纳百川的,它是成功者的乐园,而不是皇家园林,因而,一些出身低微的人后来也无疑能成为真正的名媛,如阮玲玉、胡蝶、周璇、孟小冬等,她们都不是贵族出身,而是凭借自身的天赋、能力赢得璀璨的光环,而上海如果没有她们的音容笑貌,必将失色;同时,如果没有宋氏家族这样的豪门女子,上海也将黯淡无光——上海滩就是这样一块地方,出身并不重要,成功才是光彩。

其实,所谓名媛淑女,说得粗俗点,不过是身披裘皮大衣的女人;所谓才女佳人,不过是技高一筹的女人,而只要是女人,她就如苏青所言:“我需要一个青年的、漂亮的、多情的男人,夜里偎着我并头睡在床上,不必多谈,彼此都能心心相印,灵魂与灵魂,肉体与肉体,永远融合、拥抱在一起。”

苏青太直截了当了,这多让人受不了!不过,是女人,就需要一份爱情,当她们寻寻觅觅找不到的时候,她们就会哭泣,这是真真切切的。名媛淑女其实不过是隔壁女孩,她们也都向往一份真爱,也都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而为此,她们也发现,这并不容易,名人的光环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超越常人的爱情和幸福,相反,她们的浪漫和感情却因此掺杂了更多的烦恼。

民国,是一个纷乱的时代,但也是一个率真的年代,尤其对那些名嫒来说,更是如此。

1925年春天,著名画家刘海粟正在北平闲居,陆小曼找上门来,她要拜刘海粟为师学画。因为陆小曼之母和刘海粟同是常州人,还有点沾亲带故,因此刘海粟和陆家也算熟人。后来,陆小曼和徐志摩热恋,刘海粟就大力帮助徐志摩,最终促成了徐、陆婚恋。徐、陆之恋在今天被看成是一桩浪漫之旅,但期间的陆小曼、徐志摩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满路荆棘,却颇让人感叹。

当徐志摩和陆小曼难舍难分的时候,陆小曼之母坦率地对刘海粟说:“海粟,你我都是常州有名望的世家,女儿结过婚又离婚,离掉再结婚,说起来有失体面家声,成什么话呢?”刘海粟就告诉陆夫人,如果就这么一直拖下去,恐怕陆小曼会病倒,而除了世俗这层关系外,徐志摩是才子,陆小曼是佳人,他们很相配。陆夫人说,这她也明白,只是人言可畏。

刘海粟应徐志摩、陆小曼之请,决定帮忙帮到底。当徐志摩从国外返回北平后,刘海粟就和陆小曼、陆夫人一起去了上海,他们一起去找陆小曼的丈夫王赓商议如何解决此事。

到了上海后,刘海粟在上海功德林素菜馆设宴,宴桌之上有陆夫人、陆小曼、徐志摩、王赓、杨杏佛、唐瑛和李祖法——当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有夫之妇陆小曼,其夫王赓在场,王赓本来与徐志摩也是好友;杨杏佛正在追求上海滩名嫒唐瑛,但唐家却选定李祖法为婿,而李祖法偏偏和杨杏佛也是挚友……;同在的还有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哥哥张君励、唐瑛的哥哥唐腴庐,虽然徐志摩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但张君励倒是偏向徐志摩的;唐腴庐则是宋子文的秘书,而宋子文和唐瑛之间也曾鸿雁传情……;刘海粟似乎在促成新式的自由恋爱,但正如胡适也极力帮助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一样,其实是因为胡适也对陆小曼另有所爱……

这是多好的一桌酒宴,完全就是一个浓缩的民国情恋图!名媛淑女和才子佳人错综复杂的浪漫都呈现于此了。

徐志摩后来在1925年9月21日给胡适的信中写到了这次酒宴上的情景,他说:“前晚我写了封快信,昨天经过的事实根本取消了那信里的梦想,所以幸亏不曾发。事情越来越像Farce了,F百二十分的愿意做‘开眼’;M百二十分的顾忌;我的百二十分什么也就不用提了。惨极亦趣极,见面再详谈吧。我昨晚看了爸妈可怜的情形也很动心,随便把自己毁了,不怎么交关,但结果还得连累无罪的老亲,实在有些不忍,所以很想摇一摇头,忍忍痛暂时脱离了病态的心理再说……我还得探一探西湖,一半天至少。”(Farce意指越来越戏剧性了,F指王赓,M是指陆小曼。)

苏青曾说:“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情应该先是挑逗的,然后当慢慢地满足她、安慰她。”许多徐志摩这样的才子佳人都是这样做的,但每个人的浪漫却各有滋味。

民国那一段岁月已经渐渐远去,只留下丝丝情愁,有人说名人更肮脏,有人说谁人不浪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苏青说:“虚伪是女人的本色。”

孟小冬说:“只是一切都过去了。”

周璇常说:“滑稽得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海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8727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