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中国的老庄有相通之处吗?
儒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中国科举与经济表现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传统的社会往往被认为是“神秘”的社会?
大学的要义是什么?为什么学术型博士学位称为相关领域的哲学博士?它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国富之道》不仅讨论国富国穷的原因,更提供了另一种视角阅读历史、审视现在和规划未来。
图书 | 国富之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与中国的老庄有相通之处吗? 儒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中国科举与经济表现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传统的社会往往被认为是“神秘”的社会? 大学的要义是什么?为什么学术型博士学位称为相关领域的哲学博士?它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国富之道》不仅讨论国富国穷的原因,更提供了另一种视角阅读历史、审视现在和规划未来。 内容推荐 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这是经济学上延续了将近200年的经典命题,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700年前,中国是地球上最富有和发达的国家,就算在19世纪初,中国的GDP也占全球的将近三分之一,和今天美国在世界上的财富地位相当,但在100多年之后,人均财富水平则掉到了世界的平均线以下。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财富提升的驱动器是什么?怎样才能保障中国的人均财富持续递增?中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傅军教授将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置于世界各国兴衰的普遍规律之中考察,视野横贯中外,穿梭古今,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不同于将经济学通俗化的读物,本书从国富国穷的根本命题出发,旁征博引,内容涉及哲学、宗教、科学、统计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历史等诸多学科,纵横捭阖,雄辩滔滔,不仅厘清了历史上各国盛衰的根源,也让读者对很多耳熟能详的史实开启了另一种开阔的观察角度,更提供了深入体察和辩难的空间。 为什么普通中国人认为是落后标志的科举制度,在西方哲学家看来却是中国人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为什么古埃及的金字塔、哥伦布和郑和的航海能对我们理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所启发?为什么研究型大学的分布和财富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反垄断法的实施使得美国的人均GDP在几十年内赶超了英国?……书中多有趣味盎然的偏章小史,亦有振聋发聩的妙论高见。全书资证磅礴,观点犀利透辟。 本书为大众而写,但并不因此降低了学术深度,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是一部可以广博见闻、增益见识的力作;对于专业读者,其论述和观点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 政策是船只,理论是灯塔 为何有的国家那么富,有的国家那么穷? 学者不懈的探索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贡献和局限 知识从何而来? 本书的中心论点和方法 不要让历史变为非历史 阅读指南 致谢 第一部分 BMW的假说 以全球视野探究国富国穷的逻辑 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 在“知识生态”中论道:为什么要先谈一点哲学? 科学理论的科学性到底是什么?记住证伪的必要性 解释财富增长的理论假说 胡适对了一半!假设与假说——大胆假说,系统证伪 BMW假说的框架及其内涵 人类历史经验的初步检验 制度突破曾使中国成为最富的地方 形上与形下、科学与技术:揭开李约瑟之谜 市场的建立与西方的崛起 走向市场的共性与亚洲经济的勃兴 发展背后逻辑的普适性与中国的特点 有效的政府和失败的国家:政府大小强弱之辩 民主、法治、市场与经济发展 “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争论的焦点错了 第二部分 国家的角色和要件 国家是纵向的制度安排 中国四大发明以外的发明:科举制度 举才与国富:科举的逻辑与渊源 僵化的考试内容最终导致思想的僵化 东学西渐与西方的兴盛 追踪古代中国影响西方的传送带 西方哲学家对科举的思考和扬弃 科举在西方:区分规范和现实,中立的文官制度 权力与利益的制衡 从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说起——缜密的权和利的制衡安排, 少数和多数人暴政的困惑:雅典民主的实践与哲学家的思索 前人思想与后人实践:宪政在英国——人治到法治 日本为何从未落后过?学习、借鉴和赶超中国的故事 小结:人类经验的诠释与启示 第三部分 市场的角色和要件 市场是横向的制度安排 早期欧洲的兴起:追溯到工业革命前的历史 国家的出现、市场的扩展和分工的逻辑 法律与经济:罗马《国法大全》——保护产权的法律渊源 个人激励、产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从哥伦布和郑和说起 绝对主义与国富国穷:大政府与小政府的历史考量 保护知识产权:专利制度在英国的率先发展 资本到底是什么?资本市场的性质、作用、发展与教训 近代美国的兴起:破译传统社会为何“神秘” 变规范为现实:人类优秀制度的融汇、超越和挑战 市场经济也不存在没有政府的市场:回归物理学熵定律 美国真正的原创:为了创新,反垄断的理论与实践 比到最后是“知识生态”:大学的要义和思想的创新 缺乏市场的结果:俄罗斯作为反面教材 绝对主义时期的俄罗斯 “软预算”:计划经济的致命弱点 迈向市场的磨难:方向没错但是战略错了 后续 金融危机的再思考和解释中国经济的三个假说 人类经验、中国现状、挑战与展望 与诺贝尔奖得主的对话 摒弃教条主义,创造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富之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546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2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 |
丛书名 | |
印张 | 3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