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海上电影学人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当下跨文化、后现代语境为背景,从多种视角来阐释电影美学与影视文化的内涵及其各种呈现,作者立足本土,放眼国际,不但坚持对影视文本的哲学意义、审美内涵的研究,同时能对文化流变作出美学上的回应,其对电影美学的坚守和探索,在喧嚣浮躁的消费时代尤显珍贵。

内容推荐

本书以当下跨文化、后现代语境为背景,从多种视角来阐释电影美学与影视文化的内涵及其各种呈现,通过对电影美学的反省与建设性思考,将电影的文化哲学属性作为电影美学的支撑点,由此对后现代语境下的影视文化和审美转向作出梳理和探讨,并进一步对具体影片作了审美与文化上的剖析和解读。在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作者立足本土,放眼国际,不但坚持对影视文本的哲学意义、审美内涵的研究,同时能对文化流变作出美学上的回应,其对电影美学的坚守和探索,在喧嚣浮躁的消费时代尤显珍贵。

目录

一、 对“电影美学”的反省与建设性思考

 回归本体

 ——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

 论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美学之关系

 从美学形态观照新中国电影史

 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

 全球化与民族性: 关于电影的审美思考

 “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

 论“长镜头理论”背后的哲学及其当下意义

 关于当下观影之文化背景和审美接受的思考

 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其对电影读解的影响

 “视觉冲击”和“现实主义”一定构成悖论吗?

 ——对当下中国影像消费导向与“现实主义”生存的一种反思

二、 影像中的文化阐释与审美转向

 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

 ——处于多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

 传统意识与现代性之纠缠

 ——从《小城之春》到《孔雀》的“小城”(镇)情结

 电视审美与身体文化

 飘浮不定的碎片

 ——论全球性后语境影像的一种发展态势

 电视身体文化中的自恋、窥视与“废墟”现象

 ——兼涉对影像的认同与差异性

 关于电视产品的生产与观众接受

 电视审美: 文化共享与社会消费

 重识当下电视形态的审美特征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

 ——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较多的几个女性话题

 从“超女”到“梦想中国”

 ——对当下电视媒体狂欢娱乐的整体文化反思

三、 比较审视中的影像审美与文化

 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想象及其缝合

 ——关于第五、六代电影导演之比较研究

 试谈邵氏电影对中国古装片及市场经营的影响与启示

 “颠覆”后的另一种解读

 ——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布拉格之恋》的思考

 从“原型意象”之重建看经典理论的恒常性

 ——关于电影《绿野仙踪》与《我心狂野》的比较研究

 类型的重组与审美流变

 ——论香港武打片的当下转型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重识“文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兼涉对两种极端“女性意识”的反思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海上电影学人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丹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70019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3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