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人生智慧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或许冯老的人生未必如其所期望的那般“理想”,但他在俗世的人间烟火中,在尽力勾画一幅理想人生的完美图景。不妨随大师的脚步一起,朝着道德与天地之境前行,共同雕琢理想的人生。

内容推荐

掌握了人生智慧的人才能活得怡然自得、从容潇洒。在三松堂书房的墙壁上,悬挂着冯友兰先生亲笔书写的座右铭:“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坚定的学术理想和中庸的人生追求,宛如两股细流,尽汇于此座右铭中。

目录

前言 随大师雕琢理想人生

序章 品哲学大师的理想人生

 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时过留痕,度不朽人生

 各人的历史,由自己写就

 立鸿鹄之志,做一个大人物

 以有限之时,翻阅“无字天书”

 理想生活,中庸为先

人生四境,高低尽现

 自然、功利乃天赐,道德、天地靠修行

 “见”与“蔽”圈定大不同之境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无为:无任意妄为

 物我两相忘,合内外之道

 行平常事,且不被羁绊

 生命各有各的境界,绽放恒久的自我美丽

初境为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认识自己,发掘“仙才”

 追寻至真,圆“爱智慧”之梦

 知之不若行之,行笃则知愈明

 游刃有余,熟能生巧达“化”境

 学问尚专精,研摩贵纯一

 立学于勤,成功源自“九分汗”

 反躬默省,成长的第一步

观人思己,博洽多闻见真如

 知识如圆圈,自满者只关注圈内

 宁拙毋巧,慢工方能出细活

 学而知不足,心才会丰盈

 吾爱真理,故愿为之质疑权威

 牢记“过去”,以免重复跌倒

 细水长流,慢而靠得住的办法

 且行且珍惜,无愧心灵的每一下跳动

 挣脱铁链,一切皆有可能

次境功利:欲望河畔,冯氏初心辨善恶

 视欲如山水,抛却善恶心

 生之要素,皆由欲之满足起

 理智发力,则欲望让步

 清心少欲,“减法”度人生

 以义制利,克服利太过义不及的惯性

 不贪为宝,放弃从天而降的横财

宁静致远,得意失意皆从容

 幸与不幸,皆是命定的遭遇

 与命斗,其乐无穷

 各适其适,无为中的大作为

 祸福无常,失亦为得

 去留无意,不戚戚于得失

 不以一时之成败妄下定论

 忧虑恐惧时,已为恐惧所累

贤明境界:从善如登,见贤思齐

 凡圣只在一念间,求则得之

 倾心于斯,德行之门自开

 人之所以为人,因有人心

 我心有主:浩然之气

 秉廓然大公之心收获超脱

 私心路上步步陷阱

 表里相应心自知

蓦然回首,成功尽在明澈心

 凭心之所好解成功之匙

 之所以能,因为相信能

 怕失败就不做,永远与成功绝缘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人贵有恒,坚持就是成功

 借力打力,善使八面风

 弃彼任我,远离邯郸学步的陷阱

 瞅准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圣人之境:随芝生从容共阅人世情

 和,最巧妙的方圆之道

 善用众力,事无不成

 大独必群,做一个社会的人

 薄则于人,善用内心尺度

 遗失信者,世间再无立锥之地

 以恕对怨,放过自己

 淡看往事,天地人生皆智慧

 朝气溢于心,激情遍一生

 尽人事,听天命

 物极必反,把握变化的“极”点

 如水般与规矩的“容器”博弈

 孑然独立,就是合理的幸福

 生命能被消灭,不能被打败

笑对暴风雨,自在逍遥游

 风流,另一种人格美

 生活依然美如万花筒

 平淡的真谛:饥时吃困时眠

 幽默,酸涩生活的调味剂

 立诚,一段真至之精神

 超越自“我”,逍遥方至

 最美的光环:坠下后再升起

 回归本真,诗意且神圣

附录

 大师妙语

 冯友兰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什么是人生?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许多人所共知的事情一样,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说,人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人生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也有人说,人生就是活着的过程……

对于充满酸甜苦辣、悲喜得失的人生,冯友兰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生即是我们人之举措设施。‘吃饭’是人生,‘生小孩’是人生,‘招呼朋友’也是人生。艺术家‘清风明月的嗜好’是人生,制造家‘神工鬼斧的创作’是人生,宗教家‘覆天载地的仁爱’也是人生。问人生是人生,讲人生还是人生,这即是人生之真相。”

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为止,每时每刻、每一个思想、每一个行为举动,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生,正如冯老所概括的那样: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一个至简的答案,让坚持探寻人生奥妙的人豁然开朗:人生就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用吃饭来形容。

有一位阅尽世事的老人,对前来向他请教人生问题的年轻人说:“人生其实很简单,就跟吃饭一样,把吃饭的问题搞明白了,也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明白了。”年轻人困惑不已:漫长复杂的人生,如何能与再平常不过的吃饭相提并论?

老人看着他充满疑惑的双眼,淡然一笑,接着说:“事实就是如此,只不过用嘴吃饭是人自出生那一刻开始,便拥有的一项无师自通的技能。然而,真正用心吃饭则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是有名师指点,也未必有几个能学得会。聪明者为自己吃饭,愚昧者为别人吃饭:聪明者把吃饭当吃饭,愚昧者把吃饭当表演;聪明者吃饭既不点得太多,也不点得太少,他知道适可而止,能吃多少就点多少,他能估计自己的肚子;愚昧者则贪多求全、拼命点菜,什么菜贵点什么,什么菜怪点什么,等菜端上来时又忙着给人夹菜,自己却刚吃几口就放下了,他们要么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胃口,要么就是为了给别人做个‘吃相文雅’的姿态;聪明者付账时心安理得,只掏自己的一份;愚昧者结账时心惊肉跳,明明账单上的数字让他心里割肉般疼痛,却还装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英雄气概,宛然他是大家的衣食父母;聪明者只为吃饭而来,没有别的动机,他既不想讨好谁,也不会得罪谁;愚昧者却思虑重重,既想拼酒量,又想交朋友,还想拉业务,他本来想获得众人的艳羡,最后却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不是招致别人的耻笑,就是引来别人的利用。吃饭本是一种享受,但是到了他这里,却成为一种酷刑。”

吃饭跟人生竟是如此的相似。人生中太多光怪陆离的东西,就像永远无法尝尽的食物一样,谁也无法说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值得追求,哪些不值得追求,哪种模式算是成功,哪种模式算是失败。

P2-3

序言

古时候,有一个擅长雕刻的匠人,他的雕刻技术远近闻名,常有人来向他请教个中秘诀。他毫不藏私地说:“最重要的秘诀是两项: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这样子的话,若鼻子太大了,还可以向小的方向修改,眼睛太小了,还可以再加大。但是如果一开始鼻子就小了,以后再也无法加大,眼睛一开始就雕大,就没有办法再改小了。”

雕刻需要技巧,人生也是如此,生活总是以各种方式教会我们成长。成长是没有尽头的,如果你不懂得技巧和方法,只会碰得头破血流。唯有掌握了人生智慧的人才能活得怡然自得、从容潇洒。

冯友兰先生便是一位懂得人生雕刻技巧的好手。在三松堂书房的墙壁上,悬挂着冯友兰先生亲笔书写的座右铭: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坚定的学术理想和中庸的人生追求,宛如两股细流,尽汇于此座右铭中。

对国家,他有与之共沉浮的信念与决心。他多次引用宋代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身为一个哲学家的远大抱负,也是为民族复兴而追求真理的决心。

对人生,他取中庸之道一以贯之。他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哲学象牙塔中走出,从莫名其妙、自以为高深的“清谈”中抽离,以最大众化的方式普及哲学,用最浅显的语言解答人生。于他而言,人生应如“云在青天水在瓶”般自然、纯粹。

然而,理想人生亦需自我雕琢。冯老提出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这一涵盖了所有俗世之人的四重境界,便是人生雕琢的不同阶段。年少之时,冯老也曾经历不知有“我”的自然境界和只知有“我”的功利境界,但那只是人生路上一个必经的过程,他最终到达的是贤者与圣人的境界。

雕琢与修炼的过程并不轻松: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历经四年方才贯通;一百五十万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横跨生命的最后十年方才成就;“可超不可越”的极高评价,终其一生皓首穷经方才换得;心中忽隐忽现的事功之心,历经无数次的进退方才放下……

跨越了一道道人生路上的坎坷,冯老终于“修得正果”。他以宽阔的胸怀包容一切不同甚至非议,用有素的涵养面对质疑甚至是责骂。他态度谦和,待人接物从无疾言厉色。面对无数的批判,他坦然夷然,从无愠色,即便是身心备受摧残之时,他仍然表现出“见侮不辱”的超脱。

人生的所有起落与悲喜,都云淡风轻地记录于《三松堂自序》之中,没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激越,也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诘难,一切就如陶渊明的诗句: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但在冯老的心中仍有一团“真火”在燃烧。“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真是如山如海,像一团真火。这团真火要靠无穷无尽的燃料继续添上去,才能继续传下来。我感觉到,历来的哲学家、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学问家都是用他们的生命作为燃料以传这团真火。……历来的著作家,凡是有传世著作的,都是呕出心肝,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的。”于冯老而言,用生命写就的,不只是“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的学术著作,还有“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的理想人生。

或许冯老的人生未必如其所期望的那般“理想”,但他在俗世的人间烟火中,在尽力勾画一幅理想人生的完美图景。不妨随大师的脚步一起,朝着道德与天地之境前行,共同雕琢理想的人生。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入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蔡亚兰、王杰、周珊、齐红霞、张保文、杜莉萍、姚晓维、李伟军、何瑞欣、陈艳、常娟、张艳红、杨婧、朱夏楠、黄克琼、王非庶、罗婷婷、徐春艳、李敏、陆晓飞、王艳明、杨英、杜慧、杨秉慧、武敬敏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人生智慧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60656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