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生待如何,兄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埂害相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书将为您进行元曲鉴赏!
图书 | 元曲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生待如何,兄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埂害相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书将为您进行元曲鉴赏! 内容推荐 此书由知名学者郑传寅先生主编,全书精选了元散曲、小令、杂剧中的代表性篇目。 该书信息密集,语词阐释,意境神会,情感还原,思想深华,众妙毕备,探幽入微;风格独特,思想开放,多元解构,追求通俗美感,避免专业枯燥;图文辉映,传世名画原汁原味,图文互补相得益彰! 目录 出版说明 序 篇目表 篇目正文 作者小传 试读章节 事实上陶谷身为北宋翰林院学士,风流蕴藉,才华横溢。他在旅馆中独居数月,又不得见.南唐后主,深受羁留之苦。当金风萧瑟,孤月高悬时,陶谷提笔写下寓意为“孤馆独眠,,的十二字隐语,此时的陶谷退却臣子身份,其敏感、孤寂的士子情怀油然而生。在一个极易引起人孤独情绪的秋夜里,当陶谷遇见素服志洁的秦弱兰时,他立即被弱兰的才华和美貌深深吸引。他以大宋使臣的身份邀请秦弱兰共赴云雨,是以臣子的身份来提升士子的价值,进而想获取美人的青睐。当他写下[风光好]的情词时,他完全抛弃了臣子身份,成为了一个既晓风月又善情词的不折不扣的风流士子。 正是因为在士子与臣子的两个“我”之间摇摆不定,陶谷才制造出诸多笑料来。当陶谷极力讨好“寡居”的秦弱兰时,其轻佻、风流的士子面目,与前日宴席之上视弱兰如毒药的臣子形象判若两人。他在弱兰面前愈是低伏,就愈是让人觉得其滑稽可笑。同样地,在第二次宴席上,当他愈是一味死赖不识秦弱兰时,其正经的使臣面孔与昨日风流多情的士子形象形成的反差就愈强烈。陶谷愈是用臣子的“我”来否定、遮掩士子的“我”,这种由反差所带来的喜剧效果就越浓厚。 在两次宴席上,陶谷两次佯醉,其佯醉的作用完全不同。陶谷第一次佯醉,是为了主动塑造一个不近女色、老成持重的使臣形象。其佯醉是为了给对方一些面子,让对方能识趣地离开c陶谷第二次佯醉则是被动地给自己留些颜面,佯醉是其使臣脸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撩开这张遮羞布,陶谷完全就是一个风流士子。除了两次佯醉之外,陶谷还有两次佯装不识秦弱兰。第一次佯装不识秦弱兰是为了维持始终如一的使臣面目,可以说此时陶谷意识里是士子的“我”屈从于使臣的“我”;而陶谷第二次佯装不识秦弱兰,则是在失去使臣身份的情况下,通过佯装来检验秦弱兰究竟是爱他的风流多情(十子)还是爱他的位高权重(臣子)。事实证明,秦弱兰爱的是他的本来面目——一个风流才子。 该剧中的女主角秦弱兰对陶谷的感情也经历着一个由假趋真的过程。秦弱兰出场时,就是个迎宾接客、惯见风月的欢场老手。因此面对韩熙载给她的任务,她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那学士若见了南唐秦弱兰,更不说西京白牡丹。则消得我席上歌金缕,管取他尊前倒玉山”。哪知在第一场宴席上,她使尽风流手段,却遭到陶谷的冷脸色和严厉呵斥,吓得她胆战心惊、进退维谷。这严重挫败了她多年来建立的“职场”自信心。在看惯了客人对她垂涎三尺后,陶谷的举动让她在潜意识里不觉地敬佩起这位德行如颜回的学士了。P347-347 序言 我社历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近年来更在阐释传统经典、传承核心价值、引领现代审美、建构文化认同的大纛下努力向中国古典文学的神秘宝库掘进。这种掘进无疑对传统经典的现代传播和文化创新具有建设性意义。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百花园里,若唐诗,若宋词,若元曲,皆称一代之文学,其原创性的思想及审美价值本身就具有一种开放性,提供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作出独立、多元、自由解释的可能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们看来,古典诗词虽风尘满面,却难掩它生命的光芒。它一直都在思想着,向现实吐露芬芳。它从来都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思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 一般而言,所谓文学经典,无非是对个体生命情感体验最为真实、最为本质也最为独特的一种诗化表达。我们若要探寻某篇经典作品对于当下、对于自身的意义,当然就没有必要仅仅停留在字词的理解疏通和写作艺术的探讨借鉴上,更有用、更有趣也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毋宁说是要将其化为现代情境下的新精神、新体验和新语言。这种新的解读方式显然是和传统的解读方式迥异其趣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社欲循古典现代化、过去现在化、艺术现实化之路,另张新帜,打造一套足以流传久远、嘉惠学林、有益读者的传世经典鉴赏丛书。我们确信,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出版物,才能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在丛书的编纂过程中,我们也适当选入了一些在相关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名家——如林庚、周汝昌、舒芜、夏承焘、沈祖蕖、袁行霈、叶嘉莹等先生——的旧作,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名家对经典的不同解读,他们深厚的学养风范及炉火纯青的语言魅力。 传世经典鉴赏丛书共包括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古文观止鉴赏、历代诗词鉴赏和历代名句鉴赏6种图书。该丛书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价位适中,编排严谨,非常适合广大学生及诗词爱好者的消费能力与审美趣味。 本书编纂过程中,承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地专家学者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长江文艺出版社 二○○九年六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元曲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传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409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