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90年代以来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集聚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而FDI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深远。本书从能量角度定义了产业竞争力,把邓宁—波特钻石集聚模型发展成超循环模型,并建立FDI产业与内资企业集聚动态数学模型,深入分析了FDI聚集对中国产业结构竞争力、贸易竞争力、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城市与开发区竞争力的影响,并专门对FDI在制造业和地区的双重集聚显著性进行检验,对FDI双重集聚的竞争力效应进行全面分析。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给合的著作,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当前FDI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热点。全书以实证为主,做到分析全面系统,数据可靠,方法新颖,操作性强,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量涌入我国,无论流量,还是存量,我国对FDI的依存度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也普遍高于6个GDP大国水平。FDI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FDI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更加突出。
FDI在我国的分布呈现出点、线、面多维集聚的特点。FDI集聚效应对我国产业竞争力具有双重影响。首先,FDI集聚我国主导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技术型主导产业提升了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其次,FDI产业作为外来企业种群,通过耦合效应方式间接加速推动我国民族企业出口竞争力,同时提升出口结构竞争力。第三,FDI集聚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东部已实现了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型,成为我国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此外,FDI促进了我国城市集聚竞争力包括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竞争力提升。
然则,目前FDI产业出口占我国出口的60%,高技术出口的80%,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导力量。我国对FDI过度依赖会导致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空心化”和结构脆弱化的潜在风险。同时,FDI集聚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东西产业链断裂,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抗拒更加显著,加大了东部与西部产业竞争力差距,这对我国国际竞争力安全,甚至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从产业竞争力安全出发,我国首先要调节FDI产业占优战略,适当地限制FDI进入主导工业产业群、技术密集产业群,特别是高技术型主导产业,有选择地引导FDI进入先导工业群,鼓励FDI进入支柱工业特别是要大力支持:FDI进入劣势工业群。FDI集聚效应提高了调节区域FDI分布难度,对FDI西进更是挑战。为此,我国要适当采取措施,适当限制FDI进入东部,同时采取强有力手段鼓励FDI向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转移,推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更重要的是,在目前FDI工业参与及控制水平下,要努力培育我国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提高民族产业自主竞争力。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跨国公司、全球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跨国公司FDI与我国国际竞争力
三、FDI多维集聚对我国产业竞争力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二、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三、FDI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计量经济学方法
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三、复杂性理论方法
四、种群生态学
五、综合评价/统计学方法
第五节 结构框架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假说
第三章 基于FDI集聚效应的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
第四章 FDI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
第五章 FDI集聚对我国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第六章 FDI集聚与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七章 FDI集聚对我国城市与开发区竞争力影响
第八章 我国制造业FDI双重集聚与竞争力效应——基于方差假设检验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附表1
附表2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在站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