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的华侨美洲/中国读本
内容
试读章节

大约距今500年前,意大利热那亚纺织工人的儿子哥伦布·克里斯托夫(145l一1506)于1492年8月3日拂晓,奉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之命,率领“圣玛丽亚”、“冰达”和“尼娜”三条帆船和87名船员组成的探险队,驶出西班牙的巴罗斯港,经由浩瀚的大西洋,于1492年10月12日清晨登上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今为巴哈马群岛中的马特林岛),在基督教中为“救世主”的意思,这个日子被定为美洲的发现“纪念日”。世界上便公认是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何时到达美洲的呢?至今仍是一个谜。

学者们认为,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人种相同,美洲的最早主人可能是从中国去的。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印第安人早已分布在整个南北美洲,成为美洲大陆的主人。哥伦布在1492年航行到达美洲时,以为是到达了梦寐以求的亚洲的印度,遂把这里的居民称呼为印第安人,这个名称一直沿袭至今。人种学、考古学、民俗学等研究成果表明,印第安人和中国人一样,属于蒙古利亚人种。而中国不仅是蒙古利亚人种的发源地,而且是蒙古利亚人种分布较集中的地方,可见印第安人和中国人在血统上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那么,印第安人远古祖先是如何从亚洲到美洲去的呢?人们一般认为,可能是在距今一万至四万年以前,从亚洲东北部经过连接古代亚、美两洲的白令海峡陆桥进入美洲的;也可能是从白令海峡冰上行走或乘船航行到达美洲的。

但也有人认为,远古亚洲人类的环太平洋迁徙,与大陆和附近岛屿有关。大陆和附近岛屿,当冰期到来,海平面下降,即与大陆连成一片。某些岛屿即变为远古人类生息和迁移的通途。某些远古亚洲人可能由岛屿乘着独木舟,来到今天的美洲。

中国人究竟是何时到达美洲的?

有人认为,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殷周时的移民。在20世纪40年代,有人提出了“殷人东渡说”。据说,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趁商大举征伐东夷(在今山东境内)之机,联合庸、蜀、羌等族,率军东征,企图一举灭殷。当周武王大军抵达牧野(今河南淇县),殷纣王才调兵遣将,仓促应战。两军在牧野交战,商朝全军覆没。纣王即登上鹿台,自燔(fOn)而死。武王为全歼殷军,免除后患,又率军攻打纣王在东夷的大军。这些国破家亡的殷军,便向东从海上夺路而逃。渡海之时,恰逢飓风大浪,船只漂洋过海,到达了美洲的墨西哥。逃亡者上岸后,先到墨西哥的圣洛伦索,后又至墨西哥韦腊克鲁斯的拉文塔,并在那里建立了都城。之后,这些逃亡者的后裔便由墨西哥继续迁移,到达了中美洲一带。

无独有偶,恰恰在墨西哥和中美一些国家的古代遗址和出土文物中也找到了“殷人东渡说”的佐证。据说现已破译了尤卡坦半岛科潘拉文塔神庙遗址出土的奥尔梅克文化玉圭上的殷商祖先名号铭文,揭开了奥尔梅克文化主人的真面目——他们就是东渡美洲的殷末军民。在墨西哥拉文塔和圣洛伦索,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了古代的排水渠道,与我国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墟排水管道,竞十分类似。1968年,在中美洲的危地马拉阿尔托山还发现了一尊巨石女神像。女神双手放在腹部,扁平的脸朝向天空,可能是分娩神。这尊分娩神同我国出土的一尊商代大理石分娩神形态几乎完全一样。学者们根据以上种种遗物,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公元前1100年来到拉文塔的奥尔梅克人,可能就是从中国来的。

还有人认为,早在公元5世纪,我国僧人慧深就可能东渡到墨西哥。1752年,法国汉学家德·歧尼根据中国《文献通考》卷三二七“扶桑国”的有关记载,提出中国僧人慧深在5世纪时即已到达扶桑国,且认为扶桑国就是墨西哥。关于扶桑国的记载,在中国正史中最早见于《梁书·诸夷传》。传中写道:“扶桑国在昔未闻也。普通中有道人称自彼而至,其言无本尤悉,故并录焉。”又言:“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到荆州。”说云:“扶桑国在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上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梁书·诸夷传》并对扶桑国的风土人情做了详细的描述。

德·歧尼关于“慧深东渡扶桑”的看法一提出,犹如在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颗石子,从此引起了无尽无休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史料“确信无疑”,认为早在中国古文献《梁书》、《山海经》和《淮南子》中均有汤谷、扶桑的记载。汤谷、扶桑是一地异名。汤谷是以祖先崇拜而得名,扶桑是以汤谷的地理环境特征即多高大的树木而得名。“扶桑”则是日族聚居地。汤谷、扶桑即日崇拜族团以其日出之地多高大树木这一特征为国族称,谓之“扶桑国”。扶桑国族,就是太昊、少吴、羲和族团,他们生活在长江下游杭州湾、宁绍平原、太湖及苏北一带的沿海地区。而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有极其强烈而持久的汤谷扶桑观念,扶桑图大量出土于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构成要素与中国相同。实际上,这就是东西方扶桑国迁移史的结果。有的认为是“游僧编造的海外奇谈”;有的认为扶桑是日本或其他什么地方。中国慧深在5世纪到达扶桑是真还是伪?扶桑是指日本还是指墨西哥?还尚待以后的中外史学工作者去研究评论。P6-9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和美洲人民之间的早期往来

 一 对中国人到达美洲的几种猜测

 二 早期赴美洲的华工和华商

第二章 美洲的华工和契约华工

 一 鸦片战争后的东南沿海地区

 二 从掠夺华工到签订招工合同

 三 契约华工和赊单工的不幸遭遇

第三章 早期华工对美洲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 19世纪中叶美洲对华工的迫切需要

 二 早期华工对美洲黄金开采的贡献

 三 美国、加拿大横贯大陆铁路的修建

 四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

 五 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第四章 早期华侨职业、华埠和组织

 一 早期华侨的职业状况

 二 华埠

 三 早期的华侨组织

第五章 美洲华侨地位的变化

 一 从排华到废除排华法案

 二 美洲华侨地位的变化及其对侨居国的重要贡献

第六章 美洲华侨对祖国的贡献

 一 反对帝制时期的贡献

 二 美洲华侨与抗日战争

 三 1949年以前美洲华侨对祖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四 美洲华侨对祖国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贡献

序言

本书主要是写美洲华侨的历史。华侨是专指侨居海外而仍保留中国国籍的公民。此外,本书亦涉及美洲华人的部分内容。所谓华人,这里是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因为他们中有的曾是华侨,后来才加入所在国国籍;有的是华侨的后裔,他们在思想上、经济上和血缘上仍同华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今,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约有3 000余万人,遍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差不多都能找到华侨和华人的踪迹,所以我国华侨素有“日不落民族”之称。

美洲是华侨移居较晚的地区之一。在美洲各地,以拉丁美洲移人较早,美国次之,加拿大居后。美洲华侨、华人目前有180万人左右,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约有100万人,加拿大约45万人,拉丁美洲约35万人。美洲华侨人数在世界五大洲中仅次于亚洲,居第二位。

早期华工,迢迢万里,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受尽歧视和折磨,与美洲当地居民一起反抗暴虐,披荆斩棘,共同开发美洲。这些美洲华侨,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是建设侨居国的一支重要力量;美洲华侨与当地居民一起受到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欺压,是侨居国反对殖民压迫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与美洲人民友好往来,最早在中国和美洲之间架设起友谊的桥梁;他们关心祖国的安危,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这样说,美洲华侨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创业史、斗争史和爱国爱乡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内容推荐

美洲是华侨移居较晚的地区之一。在美洲各地,以拉丁美洲移人较早,美国次之,加拿大居后。美洲华侨、华人目前有180万人左右,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约有100万人,加拿大约45万人,拉丁美洲约35万人。美洲华侨人数在世界五大洲中仅次于亚洲,居第二位……

本书主要是写美洲华侨的历史,此外,书中亦涉及美洲华人的部分内容。

编辑推荐

美洲华侨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创业史、斗争史和爱国爱乡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本书主要是写美洲华侨的历史。华侨是专指侨居海外而仍保留中国国籍的公民。此外,本书亦涉及美洲华人的部分内容。所谓华人,这里是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因为他们中有的曾是华侨,后来才加入所在国国籍;有的是华侨的后裔,他们在思想上、经济上和血缘上仍同华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的华侨美洲/中国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国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1498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4.37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