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作家”岛田庄司为悬疑类作品的读者、作者指点前行之路!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是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的问答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分别从执笔的准备、构成与文章、陷阱的构想、创作的精神几个方面。立体的阐述了其思维方式与构成框架的方法。
就算您不想自己写书,也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侦探小说、本格悬疑类作品的产生与变迁。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这类作品带给您的阅读快感吧!
图书 |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格作家”岛田庄司为悬疑类作品的读者、作者指点前行之路!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是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的问答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分别从执笔的准备、构成与文章、陷阱的构想、创作的精神几个方面。立体的阐述了其思维方式与构成框架的方法。 就算您不想自己写书,也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侦探小说、本格悬疑类作品的产生与变迁。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这类作品带给您的阅读快感吧! 内容推荐 读小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写写试试?“剧情应该如何设计?”“谜团应该如何设置?”这各种各样的疑问,就让名作倍出、曾帮助很多年轻作者出道的本格悬疑巨匠岛田庄司来一一为您解答吧。《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是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的问答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分别从执笔的准备、构成与文章、陷阱的构想、创作的精神几个方面。立体的阐述了其思维方式与构成框架的方法。 就算您不想自己写书,也可以从这本《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中看到侦探小说、本格悬疑类作品的产生与变迁。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这类作品带给您的阅读快感吧! 目录 创作问答会 第一章 执笔的准备 第二章 构成与文章 第三章 陷阱的设置 第四章 创作的精神 第五章 台湾媒体的Q&A 讲演录 日本悬疑史与本格思考的意义 致未来的作家们 试读章节 我很早的时候读过他们的作品,现在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了,可能会有所偏颇。我就结合推理小说的历史,大概地说一下吧。 从爱德华·爱伦·坡开始,推理小说进入兴盛时期,其后的几十年问英美作家的争锋成为了主流。爱伦·坡、柯南·道尔、克里斯蒂、范·达因、卡尔、奎因都属于这个时代,真的可以说是巨匠辈出的年代啊。他们的全盛时期也可以根据这个顺序来排。爱伦·坡和柯南·道尔是十九世纪末同一时期的作家。克里斯蒂和范·达因,两个人的代表作均出版于1920年前后,所以可以把他们算在同一时代,只不过克里斯蒂出道要早一些。然后是卡尔和奎因,他们的全盛期都处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 有趣的是,这些大人物当中,英国的作家只有柯南·道尔和克里斯蒂两个人。爱伦·坡、范·达因、卡尔、奎因都是美国人。也就是说这个流派的作品是产生于美国,完成于英国。实质上的霸权也是握在美国手上的。如果推理小说走向灭亡的话,也应该以在美国灭亡为标志。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一点——在美国“纯推理”的失势,归其原因是好莱坞引起的。福尔摩斯自不必说,费洛·范斯、哲瑞·雷恩这种类型的名侦探,偏重于文戏,呈现在大银幕上,难免表现力不足。于是诸如菲利普·马洛、麦克尔·哈默、刘亚契,这样的硬汉形象的侦探开始当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效技术日新月异。斯蒂芬·金这种灵异类悬疑作品也开始充斥荧屏。 不过相比之下,在英国情况则有所不同,那里的作家创作出了费洛·范斯和基甸·菲尔博士这样的人物。话说当时美英竞争推理界霸权的时候,美国人是把这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作为英国文学来看待的。那时的美国拥有一个超级利器,那就是好莱坞。好莱坞是在奎因所处的时代以后,极速抬头的。美国人将推理作品与伦理和娱乐绑定。可以说,侦探小说当时是搭上了这种新兴娱乐形式的顺风车了。 我对这几个作者再说一些我的看法。爱伦·坡笔下的杜平,浑身散发着学者气质,而作者本身也和太宰治类似。作为一个流派的开山鼻祖,他的功绩无需赘述。他具有科学家的精神,同时又可以看见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像处在夜晚的一个诗人一样,充满了让人惊讶的幻视能方。他使我们看到了盎格鲁·萨克逊社会的最美妙的部分,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文学体裁。单从这一点来看,他就不负奇才之名。更何况他的创作,还涉及社会类、诗歌,甚至有海洋冒险类小说,体裁之多让人咂舌,几乎让人感觉到有无限的可能性。 柯南·道尔,实际上与爱伦·坡一样。他的功绩,通过他的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传遍全球。福尔摩斯的魅力,是后世无数作家笔下的名侦探无法望其项背的。如果说没有爱伦·坡,这个流派无法诞生;那没了柯南·道尔,这个流派就无法最后形成。福尔摩斯的人格魅力,强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如果让我描述一下这个魅力的话,应该是一种幽默,同时还有勇气和男子气概,谦逊,对未知事物探索的骑士精神,还有适当的怪癖。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具备压倒性的推理能力。对了,还有一点也不能忘记的就是运动员一般的行动力和超强的运动神经。他可是很擅长拳击的。 归纳一下,福尔摩斯就是本格推理界的一个超级英雄,绝对不像好莱坞所描述的那样,是个白面书生。有人说他和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属于完全不同的英雄,就我来看,他只不过是对福尔摩斯的模仿而已。他浑身散发着大叔的臭味,窝在阴森昏暗的公馆深处,简直就跟范·达因一样。 我并不是在说范·达因的坏话,他的出现使得推理小说的理论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他的教养我们暂且不论,至少作品十分有趣。他的功利式写作法同样产生出了很多杰作,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他处在爱伦·坡和克里斯蒂两个时代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凭借着一流的观察力将这个新生的文学形式分析、解构,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抽出来,以最有趣的形态进行再建构。 一个有舞台、有条件限制的游戏,才是最好玩的,这是范·达因对这个世界提出的准则。现在来看,他的存在是十分有价值的。其后的卡尔和奎因,就算他们极力否定,但是他们受到范·达因影响的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在追求“写出有趣的推理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赞同了范·达因准则。拨开迷雾,将一个可重复的过程提升到理论高度,同时将其总结出来。范·达因准则具有压倒性的正确性与影响力。 说到这里,我们说一下“本格”。其实这个关于悬疑类作品的词是日本人发明的。当甲贺三郎构想这个词语的时候,他脑中浮现的一定是范·达因准则。所以他在提倡范·达因的理论的同时,制定了二十准则,将创作严格限定在一定的条件内,从而生成了“彻底的理论化小说”。只要我们能理解甲贺三郎理论至上的思想,就不难解读他的侦探小说了。 这种做法确实使得爱伦·坡创立的侦探类作品得到成长,同时降低了烂作的出现几率,培养了大量的后继者。但相对的,这样做又限制了人们思维奔放的跃动感,扼杀了可能性,使得爱伦·坡和柯南·道尔这样的幻视能力,得不到发展。而像《加勒比海盗》、《侏罗纪公园》这样的作品,反而可能更接近爱伦·坡当时的创作状态。 而在范·达因之后,那种英国风的推理作品就渐渐消失了。作者缺少了爱伦·坡和柯南·道尔的素质。虽然经常摆出一副求索的样子,实际上已经对最新的科学失去了敬畏之情,慢慢地变得傲慢起来。不管用多少新鲜的情报来堆砌,也掩饰不住那种感觉。说他们是被范·达因的魔咒困住了也不为过。 马洛作为一个托生于福尔摩斯的人物,尽显极端之能事。放眼望去,当今的推理小说中,充斥着恰似影视作品之中的体力派人物,在塑造上给人一种苍白的感觉。 近年来,日本兴起了新本格浪潮,这一点我在后面还会有所提及,其产生的作品人物表现符号化,失去了日本文学对人的描写入木三分的传统,我觉得使整个文学创作进程倒退了至少七十年。范·达因准则的引入,多少会改变这一状况。但是近代自然主义的日本文学界的特性是——写作趋势根植于对战争与贫困的记忆之上。这会长期对范·达因准则的运用起到阻碍的作用。我对推理小说史上伟人的评价,大概就是这样。P37-4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岛田庄司 |
译者 | 王笑升//西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测绘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024351 |
开本 | 48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13.074-44 |
丛书名 | |
印张 | 4.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72 |
宽 | 10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1-4295 |
版权提供者 | Soji Shimada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