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盛世危言(成思危畅谈中国经济)
内容
编辑推荐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于今编著的《盛世危言(成思危畅谈中国经济)》这本集子,汇集了成思危先生从2000年至2012年的一些重要访谈、演讲和媒体报道。全书共计65篇文章,分为11个部分。涉及风险投资、金融改革、货币汇率、股市期货、管理科学、能源建设、国家创新、改革发展、热点研判和战略展望等部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成思危先生作为一名学者、一位政治家、一名经济学家、一个民主党派领导人对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收录本文集的书稿跨度长达10余年,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先生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每篇文章之前增加了编者按。同时,书中收集的文稿大多是先生演讲的速记稿,错漏之处甚多。为此,在收集成书的过程中修订了文章的错字,核定了相关数据,个别需要说明的地方做了注释。

内容推荐

于今编著的《盛世危言(成思危畅谈中国经济)》收录了成思危先生担任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七、八届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以及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期间的一些重要访谈和部分演讲。

《盛世危言(成思危畅谈中国经济)》全书共计65篇文章,分为11个部分。涉及风险投资、金融改革、货币汇率、股市期货、管理科学、能源建设、国家创新、改革发展、经济杂谈、热点研判和战略展望,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成思危先生作为一名学者、一位政治家、一位经济学家、一个民主党派领导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问题的深入恩老。

目录

开篇赘言

有着学者风范的领导人(代序)

风险投资篇

 帮助投资人投机、支持创新者创业

 我对中国风险投资业审慎地乐观着

 再谈风险投资“三步走”战略

 论中国风险投资的机制创新

金融改革篇

 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用投资来刺激经济是饮鸩止渴

 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围之路

 解析中国银行改革的“路线图”

 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是确保金融产业安全的举措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对策

 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中青年学者的使命

货币汇率篇

 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中青年学者的使命

 对人民币施压是不公平的

 危中有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2012年货币政策会松一些

 不能以提高利率来对付通胀

 我国外储有一万亿美元足够

股市期货篇

 风雨兼程,任重而道远

 股市下跌不应归罪股指期货

 答记者问:对中国股市的几点看法

 中国的股市、房价与加息

 创业板应尽快达到一定规模

 证监会换帅对股市影响有限,明年会逐步上升

 让股市恢复本色

管理科学篇

能源建设篇

国家创新篇

改革发展篇

经济杂谈篇

热点研判篇

战略展望篇

 三个基本观点和四个主要因素

 建议尽早着手制定“境外投资促进法”

 从宏观经济看节约型社会建设

 城镇化重在建设

 中国外贸如何呈现新格局

 两岸经济合作的展望

 建设广义智慧城市的八项主要任务

 努力为中国的法治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在法大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编者按:

2012年12月29日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召开,成思危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就要挤掉GDP中的水分,首先要坚决反腐败,其次是要从制度上制止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投资冲动,还要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尽量防止决策失误。就是我们要挤掉实体经济中的水分,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要尽量减少那些无效甚至破坏性的投资。

刚才刘鹤同志跟我商量,主持人不要老是上下讲台介绍演讲人。我支持,因为这样能节省点时间,也是会风的小改变,所以我就主动登台了。

今天会议给我的时间是15~20分钟,因此我不能全面展开来讲中国经济的前瞻。我就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的是没有水分的增长,实实在在的增长,我想就这个问题讲四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就是转型有阵痛,要坚决渡过这个过渡时期。国内外都很关注我国的GDP增速,去年是9.3%,今年一、二、三季度不断下降,分别是8.1%、7.6%和7.4%,,实际上我认为从四季度的情况看来,全年完成今年3月人大通过的7.5%的目标是没有悬念的。因为四季度的情况看来不会比三季度差,退一万步说,即使四季度的GDP增速下降到7%,全年也可以达到7.5%。对我国明年的GDP增速有各种各样的预测,有的人说8%,有的人说9%,我前些天在中央电视台2012年度经济人物论坛上讲过,我国“十二五”规划定的是7%,去年是9.3%,今年是7.5%.明年有7%就足够了,但是这个7%一定要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我认为宁愿要一个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7%,也比要一个有水分的、不实在的9%要好。当然这个观念的转变是不容易的,明年可能是8%左右。但是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要破除对GDP的崇拜,破除“一切为了增长,增长就是一切”的观念。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付出代价,要调整结构,淘汰过剩产能,去库存化,提高人民的收人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培植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等,这些都会影响GDP的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阵痛的。但是如果渡过这个阵痛,就能够取得更好的,踏踏实实的增长。又好又快发展讲了好几年,为什么调结构的收效不够大,就是因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愿意调,怕影响GDP的高速增长;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又不敢调,怕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不经过阵痛,不在短期内牺牲一点增长速度,结构是难以调整好的。我很希望明年能够有一个踏踏实实的增长,当然这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估计明年可能还有8%左右的增长,其中还有一定的水分。  第二点意见,要大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个问题我专门做过研究,有三点看法。首先是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要保持主体地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类,一类是MPS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这个体系大体上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这通常被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采用。另外一种体系是SNA体系(国民账户体系),这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它还包括了金融、房地产等等。我国曾经多年采用MPS体系,1984年开始MPS和SNA体系并用,到1992年全部转成与国际接轨的SNA体系。

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按MPS体系算出GDP是由实体经济产生的GDP。而按SNA体系算出的GDP就是全部经济所产生的GDP。如果按此估算,近30年来美国的实体经济占整个GDP的比例由81%下降到42%。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在美国已经不占主体地位了。在金融危机后,美国也认识到要提高实体经济的比重,要加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奥巴马总统在2011年6月就推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dvancedManufacturing。PartnershipPlan,简称AMP)”,由政府、企业、大学合作,通过创新提高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号召美国的公司将其在海外的制造厂迂回国内,振兴美国制造(MadeinAmerica)。这个总统计划决心很大,其负责人一位是美国道化学公司的总裁,另一位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

我国的情况是从1984.年以来,这个比例从87%下降到70.5%,由于我国的金融及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因此我认为这个下降是正常的。我预计到2020~2025年,这个比例可能要下降到65%,左右。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推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深化,现在我国银行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差不多,证券业规模较小一点,保险业规模则要小得多,因此证券业和保险业还要发展,还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所以可能这个比例还要下降一些。实体经济占65%是不是最适宜,我现在不敢说,还正在研究。但我国一定要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合理比例,保持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二是要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对实体经济的损害。美国最近这次的经济危机,是从次贷危机开始发展到债务危机,发展到流动性危机,再发展到信用危机。发展到信用危机以后就造成银行惜贷、投资者惜投、消费者惜购,将风险传递到实体经济中,从而使金融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

序言

开篇赘言

大约半年以前,于今同志告诉我,他和红旗出版社的同志们准备选编出版我的一些谈论经济方面的文章和访谈。我表示很感谢他的热忱,尊重他们选题的自由,不修改我的文章和访谈,以保持历史的真实,希望对每篇文章和访谈注明时间和来源,以便读者查阅。我当时还曾表示由于不是我的自选集,我就不写序言了。但当我收到他们精心编选的《盛世危言——成思危畅谈中国经济》的电子版初稿后,感到还是有些问题要向读者交代清楚,于是就写了这篇《开篇赘言》。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只是一位管理学者,而不是一名经济学家。因此我主要是从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的,主要探讨的是如何评价现状、预测未来和优化措施。

评价现状往往是一个复杂而且备受争议的事情,我总是努力坚持用辩证的观点来进行评价,既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问题;既要鼓舞信心,又不忽视隐陇。

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预测总是不可能完全准确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尽管我已经尽力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但仍然可能有一些错误的预测,还有一些预测的对错与否尚待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我认为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政策,也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政策。任何政策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之后确定的,而且还应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因此,我所提出的优化措施(包括政策建议等等)也仅仅是根据当前的情况评价和对未来的预测结果所建议采取的相对的“最优’’措施而已,而且过去的建议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今天的情况。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我在学术研究中主张论点和论据的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还原论和整体论的结合,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入、准确。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别人的观点,既不轻易地批评指责,也不做无谓的争论。我认为最缺乏学术道德的行为就是在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观点之前就横加批判。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在发表意见时遵循的原则是多讲真话实话,少讲空话套话,不讲大话假话;慷慨陈辞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不用惊人之语来哗众取宠,也不用华丽辞藻来沽名钓誉。

我16岁时从香港只身一人回到内地,至今已有62年,可以说基本上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在2012年77岁生日时曾写了一首打油诗:“人生七十古来稀,稳步跨过七十七,历尽艰辛成大业,晚霞亮丽似朝曦。”我既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也对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深怀忧虑。我决心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如既往地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尽力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成思危

2013年3月11日于北京

后记

孟德斯鸠有语:“如果我的思想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话,我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1998年,成思危60岁,花甲之年就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我觉得我能扮演的角色,就是能够用我的知识,用我的思想,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来促进国家的发展。”

也许哲人的思想是共通的。

我有幸承担先生访谈稿的整理工作,在一年多的整理过程中,我得以全方位多侧面地了解这位人生写满传奇、历尽世事沧桑的中国政党制度中的传奇人物,贯通经济、管理、化工诸科的学识的学者,在政治领域不凡建树的参政党领袖。

然而更令我触动的,是其在文稿中跳动的赤子之心、理想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阅读每一篇文章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我想读者诸君阅后必有共鸣。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集子,汇集了成先生从2000年至2012年的一些重要访谈、演讲和媒体报道。全书共计65篇文章,分为11个部分。涉及风险投资、金融改革、货币汇率、股市期货、管理科学、能源建设、国家创新、改革发展、热点研判和战略展望等部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成思危先生作为一名学者、一位政治家、一名经济学家、一个民主党派领导人对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收录本文集的书稿跨度长达10余年,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先生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每篇文章之前增加了编者按。同时,书中收集的文稿大多是先生演讲的速记稿,错漏之处甚多。为此,在收集成书的过程中修订了文章的错字,核定了相关数据,个别需要说明的地方做了注释。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民建中央委员会、新华社等媒体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文字资料和图片。陈少云、王李铭、李婧、闫海潮同志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红旗出版社徐永新社长和赵智熙编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谨对所有给予本书帮助支持的单位和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编 者

2013年3月11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在发表意见时遵循的原则是多讲真话实话,少讲空话套话,不讲大话假话;慷慨陈辞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不用惊人之语来哗众取宠。也不用华丽辞藻来沽名钓誉。

——成思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盛世危言(成思危畅谈中国经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25612
开本 16开
页数 4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2013036497
中图分类号 F12
丛书名
印张 3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