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5岁前一定要知道的心理自救经/跳出蚁族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逆境求生

——最环的处境永远是最好的磨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蘑菇的生长过程。蘑菇都长在阴暗角落里。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会得到人们的关注。可事实上,这个时候的蘑菇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了。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一些苦难。如果你不幸被苦难击败,就必须忍受生活的平庸。如果你能够击败苦难,那么你就可以突出重围,拥抱卓越。

其实蘑菇的生长过程和蚁族的成长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蘑菇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养料和水分,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因为过分的曝光会让它过早夭折。蘑菇的养料说起来会让人反胃,可那是它必须得到的,就是“五谷杂粮的轮回之物”。生长地点和生存所需的养料给蘑菇营造了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说并不美好,但是只要蘑菇能够破出土壤,也就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对于蚁族来说,现在的生活无疑就是一种蘑菇状态。我们空有昔日天之骄子的头衔,却在城市的最底层谋求发展,在最狭小的空间里面,怀着自己最宏远的目标。在公司中,我们被置于阴暗的角落打杂。尽心尽力地工作还要被浇上一头“五谷杂粮的轮回之物”,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有时还会代人受过,并且还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其实这样“不受宠”的境况是每个职场新人都要经历的,主要是蚁族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会觉得那些浇在自己头上的“五谷杂粮轮回之物”实在让人难以忍受。然而如果不经历这些犄角旮旯的冷宫待遇,不被这些苛刻的要求打压,怎么能破土而出呢?要知道蘑菇的生长都是在幽暗的森林或者幽闭的大棚里,谁也没有见过像向日葵一样追逐太阳的蘑菇吧?因为蘑菇接受不了烈日的炙烤,对于向日葵而言的幸福生活却是蘑菇的灭顶之灾。

吴廖毕业之后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此处说辞不雅,请大家各凭想象,任思绪天马行空地驰骋吧)他没有经历蚁族的那种心理落差,因为这小子凭借那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愣是得到了一个知名企业的青睐,把他请进高墙之内来打杂。虽说他和大多数职场新人一样,都是打杂的,但是这“打杂”和“打杂”之间可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在街头的小面馆打杂,可能连个“店小二”的头衔还得不到呢,人家吴廖这属于“御用”打杂的!那可是了不得的,这级别都相当于内务府的大总管了。

这位御用打杂的哥们现在已经云里雾里找不着北了,看这架势,应该是奔着南墙去了。现在在吴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职场前辈。谁能有他吴廖厉害啊,年纪轻轻就跻身高墙之内身兼“要职”!于是这厮每天挺着自己那全是肋骨没有半点肌肉的胸脯神气活现地撅着下巴,喝着茶水。同事们私底下都叫他“鼻孔先生”。

吴廖每天都很无聊地在大家面前现自己的才能,晒自己的本领。偶尔他会从自己家中带一束鲜艳的塑料玫瑰花到单位来,然后用特别不屑的语气说:“又给老子送花,你们说现在这女孩咋都这么烦,就凭我的条件怎么会看得上她呢?”当然,他每次都不会忘记用不同的署名来签写卡片夹在花束中,每次都会把这样的卡片很“无情”地扔进没有任何垃圾的纸篓中,然后每次都“恰好”会被某个同事看见。

现在吴廖恨不得每天能有二十四个太阳轮流呈现出正午的光芒来照耀他。真是爱“现”啊!如果他正在用黑道大哥的语气在电话里说:“这件事我也摆不平了,你还是认了吧。”

P3-5

目录

PART 1 填平意念上的鸿沟——缩短蚁族心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逆境求生——最坏的处境永远是最好的磨砺/003

 情绪自控——用阿Q心理和逆向思维摆脱负面情绪/008

 蝶变——做好每一件小事/013

PART 2 做出客观的自我定位——让蚁族逃脱“巨人国”

 平常心态——不要自视过高/021

 循序渐进——别把目光放在空中楼阁上/025

 认清自己——别在成功者身上找自己的影子/030

 你并不完美——试着接受人生的缺憾/034

 客观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040

PART 3 保持平常心——矫正蚁族偏激的态度

 得不到就放手——降低自己的控制感/047

 超越忍耐极限——限制负面情绪的触底反弹/051

 停止心底的猜疑——并非所有的怀疑都是真理的影子/055

PART 4 消除孤独——朋友是补心的良药

 适当倾诉——掏空心里的苦水/061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好人缘会带来好心情/065

 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应该这样结交朋友/069

 注意交流方式——先贬后褒可以赢得更多掌声/074

 第一印象最重要——快速抓牢新朋友的心/079

 整理心理的名片——在他乡建立新的交际网/083

PART 5 爱、性、婚姻——蚁族同样可以争取婚恋的幸福

 异性相吸引——性是来自青春的萌动/089

 压抑在廉租房内的性——让蚁族最无奈的本能/093

 包裹在安全套内的青春——左手青春右手激情/097

 与买房一样遥远的婚姻——有人愿意裸婚吗/100

PART 6 发牢骚无法解决问题——_网络不是蚁族唯一的发泄空间

 网络不是万能的——解决问题才是王道/107

 正面解决问题——修补心里的破窗/111

 社会拒绝苦瓜脸——小心成为酒桶中的污水/115

 解救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不要被孤独驾驭/118

 寒冷时对温暖的渴求——网络只是一杯温吞水/122

PART 7 佯装坚强——蚁族用自信掩饰内心的无助

 找好起点——放下昔日的光环/127

 报喜不报忧——蚁族在家里挺起了肩膀/131

 释放心底的阴霾——面对压力应该正面出击/135

 习得性无助——别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前进/138

PART 8 不要对自己太狠心——蚁族应该学会安抚自己

 适当放松——不要把心弦绷得太紧/145

 别过分强调成功——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148

 不要执意追问为什么——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154

PART 9 生活之上——蚁族力求逾越生存的底线

 你碰倒了生活的骨牌——倒霉是一种传染病/159

 幸福无法拷贝——别人的生活不是你的镜子/162

 幽生活一默——学会一笑而过/168

 解放困在坛子中的视线——环境蒙蔽了蚁族的眼睛/172

PART 10 敌对心理——蚁族迎来了第二次心理叛逆期

 逆反效应——因为有压力所以有戾气/181

 禁果格外香甜——面对生活的又一次叛逆/186

PART 11 攀比心理——社会为什么偏偏对蚁族说“不”

 虚荣——这不是你获得尊重的途径/193

 嫉妒——为什么别人可以比我好/196

 寻求心理平衡——蚁族最奢侈的愿望/199

 攀比——这并不是前进的动力/203

序言

蚁族就是大学毕业后因为收入微薄而聚居在廉租屋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以毕业5年之内的大学生为主。由于蚁族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在初入社会的时候内心深处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纯真与清高。但是纯真和清高都不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也无法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任何保障。所以当现实的刀锋划破了蚁族这层脆弱的外衣之后,尖锐的痛感让我们在瞬间清醒了。可是清醒之后的蚁族,面对苍凉的旅途,始终没有办法消除心理上的落差,就像整颗心都在瞬间出现了断层,而我们恰恰是那个不知怎么解救自己的当局者。这样,蚁族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和普通人相比,蚁族的强迫心理、抑郁心理、敌对心理、偏执、焦虑以及入际关系的敏感度都比较高,可以说蚁族现在正处于一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这个状况可不容乐观。

蚁族的心理亚健康状况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刚刚踏入社会,他们发现真实的社会和书中描绘的以及自己想象的都不大相同,所以就会产生一种像初生婴儿面对世界的恐慌感,而蚁族不同于婴儿的是,面对这种恐慌,婴儿会本能地学会适应,而蚁族却会固执地反抗,用自己的不满来抵触社会。同时蚁族的自我定位并不客观。因为在学校中的时候,蚁族承受了过多的“美誉”和优待,但是在社会中,职场新人并不会得到特别的重视,而蚁族还不习惯降低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就会产生矛盾。如果这种矛盾迟迟不能解决,那么就会成为蚁族的心病。

蚁族对现在的生存状态充满了不满,因为现在不仅无法保证正常水平的物质生活,就连社会的支持状况也是十分不理想。所以说现在的蚁族就像一个处于戒备状态的刺猬,虽然很沉默,但是他们已经在全身都竖起了尖刺。

为了帮助蚁族摆脱心理的亚健康状态,本书从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用短小精悍却又不失幽默的小故事阐明道理,力求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将蚁族心中的“疙瘩”逐一解开。

其实有些道理蚁族都很明白,因为这并不是多么深奥的哲理,只不过有些时候当局者确实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或许你可以用同样的道理去宽慰自己的朋友,却没有办法说服自己把心放宽。所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良师益友来将你心中的阴霾清除掉,并在你的心中植入一片灿烂的阳光。你可以不用怀疑,本书就是最佳的良师益友。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快点带着你的“朋友”回家吧。

内容推荐

周俊宏编著的《25岁前一定要知道的心理自救经》告诉你:蚁族是对大学毕业后聚居在大城市的廉租房中的低收入群体的一个概括。由于毕业之后对社会的认知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变,使得蚁族的心理状况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25岁前一定要知道的心理自救经》从多个角度分析蚁族心理状况产生的原因,并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将寄存在蚁族心里的阴霾清除干净,可谓蚁族的良师益友。

编辑推荐

蚁族常见心理疾病,恐慌、偏执、抑郁、仇视、强迫……

为了帮助蚁族摆脱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周俊宏编著的《25岁前一定要知道的心理自救经》从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用短小精悍却又不失幽默的小故事阐明道理,力求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将蚁族心中的“疙瘩”逐一解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5岁前一定要知道的心理自救经/跳出蚁族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俊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51637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