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与科学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2年论文集)》由李景瑜所著,围绕着“中国特色与科学发展”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阐述了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图书 | 中国特色与科学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2年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与科学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2年论文集)》由李景瑜所著,围绕着“中国特色与科学发展”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阐述了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卷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内外形势 中国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收入差距——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角度的解释和协整检验 “转型而后崛起”的内在逻辑与实证——中国发展模式探析 产权:经济利益的制度形式及其影响 论经济利益关系的三个哲学维度 卷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经典诠释及现代印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的产生及其意义 论毛泽东知识分子政策的得与失 试论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 论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解读 论卢卡奇“物化”的提出及批判——基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文本的分析 卷三 国际关系与对外政策研究 时代赋予中国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和谐世界:中国的世界新秩序观 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 全球治理与中华经济圈构建 中国与拉美加强合作:美国的认识与政策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挑战与路径思考 卷四 历史与文化研究 略论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列卿之制 略论魏晋南北朝军事制度的变化 “仁”与“礼”:等级制组织中的情感关系建构——对先秦儒家情感管理思想的哲学读解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转型中的作用 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从神话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之差异 卷五 教学改革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通识课课程体系研究报告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平台刍论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法探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总结与思考。——以参观遗址遗迹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高校“微网络公开课”建设与应用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特色与科学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2年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景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3060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2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1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7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