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文学60年回望与反思
内容
编辑推荐

2009年6月,上海大学中文系和纽约大学东亚系、纽约大学中国中心合作召开了“中国当代文学6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的70多位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可以说,这是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次盛会,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6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同时,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辩论。这本《当代文学60年回望与反思》是将此次会议论文结集的论文集,由蔡翔、张旭东主编。

目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叙事可能性——《酒国》里的语言游戏、自然史与社会寓言

60年文学话土改

Image-Thought,Eidaesthetics and Chinese Socialist Literary Modernity

形象思维、形象美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现代性

Hermine Hug-Hellmlnh and Lei Feng:The Diary and Subjectivity

赫尔姆斯和雷锋:日记与主体性

后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再现

去“乡愁”化:现代性重负之下的乡土叙事——20世纪90年代“乡土叙事”论略

断代史叙述观点的迁移与转型

传统作家体制的危机和新体制的兴起

英雄或丑角——“重返80年代”与“当代文学60年”

从政治的诗学到诗学的政治——北岛论

“寻根文学”再思考

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想”的破灭

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

“民族风格构建”研究纲要——结合《林海雪原》的部分手稿所展开的思考

身体、历史与想象的政治——作为文学事件的“50年代妓女改造”

论新时期至新世纪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潮流

新时期文学与“新民族精神”的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从《茶馆》、《剪辑错了的故事》的起点与路径来看

空间焦虑:当代文学60年的一种精神状态

“人国”与“人民共和国”:鲁迅的“心声”观与毛泽东的“新民歌”运动之间的政治诗学

“翻心”——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看农民革命主体成长及文学表达

虚构与禁忌:“十七年”乡村叙事的“神话”征候——以《三里湾》、《创业史(第一部)》、《艳阳天》为线索的考察

宗族村落与民族国家:重读《白鹿原》

理论·文学批评·文化批评——以批评家张旭东为考察中心

样板戏的美学理念

“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重读靳凡《公开的情书》和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关于先锋文学的社会历史分析

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新民族国家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

文言·方言·普通话——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学问题

一个人的文学史如何可能

融入大地、贴近苍生——论60年现代汉诗的“民间”身份

观看上海的方式

冲突、妥协与选择——关于“80年代文学”复杂性的思考

“民间想象原型”与近30年小说创作

文学的当代性——上海大学“当代文学60年”圆桌会议纪要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文学60年回望与反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翔//张旭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87557
开本 16开
页数 4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6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53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9
18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