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靖江王城史/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周长山、漆招进编著的《图说靖江王城史》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是有据可查的桂林古城的策源地。本书从文化教育史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是桂林文化教育的策源地和兴盛地。本书从政治史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曾经驻留过几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政治人物:唐末桂州戍卒起义首领庞勋,他是唐朝灭亡的第一个掘墓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他曾经带领义军到桂州城休整。并由此出发进攻唐朝首都长安城,是唐朝灭亡的主要掘墓人。本书从文物价值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是桂林城区现存体量最大、门类最齐全、内涵最丰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最高的文物古迹区,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

内容推荐

周长山、漆招进编著的《图说靖江王城史》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明靖江王城的历史。

《图说靖江王城史》具体内容包括:靖江王城与桂林城的发展变迁、靖江王府的兴废、历代靖江王略传、靖江王城历代文物鉴赏,并旁及诸多历史文化问题,如靖江王与广西社会等,是全面7解和认识靖江王城历史文化的较为重要的文本。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城中之城靖江王城——靖江王城与桂林城发展变迁

 一、桂林城建置沿革表

 二、明代以前桂林城池的变迁

1 第一座桂林城——汉始安县城

2 第一座位置可考的桂林城——南朝始安郡城

3 第一座记载明确、遗址可寻的桂林城——唐桂州城

4 第一座绘制有城图的桂林城——南宋静江府城

5 第一座石头砌筑的桂林城——元静江新城(广西省城)

6 最大的桂林城——明桂林府城(广西省城)

 三,城中之城靖江王城——明代靖江王城与桂林府城的关系

1 山如黼冕潜龙之地——独秀峰的王公贵人之气象

2 山若卓笔文风斯盛——独秀峰的岿然卓笔之具象

3 千峰环侍王者气概——独秀峰风水之格局

4城中之城靖江王城——明代靖江王城与桂林府城之主从关系

第二章 明代特殊的藩王府——靖江王府兴废史

 一、同姓封建二字亲王——地位特殊的靖江王

1 分封之初靖江王的爵级

2 复国之初靖江王的爵级

3 正统元年以后靖江王的爵级

 二、金钉朱户巍然藩府——靖江王府兴建过程及规制3

1 金钉朱户巍然藩府一洪武五年靖江王府第一次修建及其规制

2 非亲非郡另类王府——洪武二十六年靖江王府改建厦其规制

3 馆宇金碧跨山弥谷——万历年问鼎盛时期的靖江王府

4 红墙红瓦花园乐园——葡萄牙人眼中的靖江王府

 三、殿毁城存历史见证——靖江王府被毁与重生

1 鹊巢鸠占定南一炬——靖江王府被毁

2 改建贡院延续文脉——清代对靖江王府的利用

3 总统行辕桂系中枢——民国时期对靖江王府的利用

第三章  明朝兴亡的攸关者一历代靖江王略传

 一、靖江王国世系

1 靖江王国始祖——南昌王朱兴隆

2 靖江王国最后一位靖江王

3 靖江王世表新编

 二、历代靖江王略传

1 太祖长兄靖藩姑相——靖江王国始祖南昌王朱兴隆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兄弟之情

2 开国功臣鞭后而殁——大都督朱文正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恩恩怨怨

3 封而去国死而无谥——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诛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恩恩怨怨

4 降爵复国世称贤王——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的复国之路

5 王者寿星子孙其昌——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的传国之策

6 儿死孙继父病子行——第五一七代靖江王朱规裕、朱约麒与朱经扶的守国之道

7 宫闱失和宗族反叛——第八一九代靖江王朱邦芋父子

8 叔承侄位衰亡渐现——第十代靖江王朱履焘与第十一代靖江王朱任晟

9 以庶夺嫡粤西汹汹——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秸与朱亨致的继承权之争

10 篡位监国王府遭劫——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的不轨之囤

11 永历驻跸联手抗清——南明永历帝三次驻跸靖江王府

12 守国被俘缢死西门——末代靖江王朱亨致的最终结局

 三、靖江王与广西社会

1 宗教狂热者——靖江王及其宗室在广西的修道崇佛活动

2 经济寄生者——靖江王与广西经济

3 文化传播者——靖江王与广西文化

4 山水开发者——靖江王与广西山水旅游

第四章 汉家楼阁暮云间——靖江王城历代文物鉴赏

 一、靖江王城概貌

 二、明代靖江王城

 三、明代王府官殿台基遗址

1 承运门台基

2 承运殿台基

3 王宫门残基

4 王宫残基

 四、明代王府花园及月牙池遗址

1 月牙池

2 太平岩

 五、明代独秀峰景观建筑

1 独秀峰登山道

2 山上建筑

 六、清代广西贡院遗存

1 乾隆皇帝御书《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因便阅贡院诗》石刻

2 景福楼遗址厦“三元及第”石坊

3 “状元及第”石坊

4 “榜眼及第”石坊

5 福泉井

6 科举人物题刻

 七、民国孙中山纪念建筑

 八、民国广西省政府建筑群

1 广西省政府的建筑

 九、独秀峰历代摩崖石刻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二、明代以前桂林城池的变迁

桂林建城的历史,一般认为应该与设县的时间同步,即始于公元前111年。其古代城市建置经历了六次提升,相应的,其城池建设也经历了六次大的发展:汉代,从无到有,始安县设立,始安县城始筑,但地址不明;南朝,升县为郡,郡城方位大致可考;唐代,升郡为州,以独秀峰为中心建筑州城;南宋,升州为府,扩建府城;元代,升府为省,扩建省城,易土为石;明代,升府为藩国,扩建南城;清代,以城墙为界线的桂林古城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民国以来,以城墙为界线的桂林古城格局逐步被打破,桂林逐步发展为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城市。

明代靖江王城的所在地,是明代桂林府城的中心,也是南朝以来桂林城的发源地。南朝时期,靖江王城内的独秀峰位于始安郡城外郭与村邑之间。唐朝时期的子城,建于独秀峰之南约百余步。自此以后,唐代桂州城、宋代静江府城,都是以子城为基点向外扩展的。

1.第一座桂林城——汉始安县城

史书记载桂林设县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当年派大军越严关,沿漓江、桂江而下平定南越国,在岭南设立交州刺史部,下辖9郡。桂林是汉军出关后收服的第一块失地,因此汉武帝首先就在桂林开设始安县,取“最先安定”之意。始安县不属于交州刺史部管辖,而是属于荆州刺史部零陵郡管辖。

有县必有县治,一般有城池护卫,谓之“县城”。关于始安县城的所在,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兴安县严关镇古秦城遗址或其附近;一说在今桂林城区或北部郊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在1999年根据多数专家意见通过决议,认定汉始安县治设在今桂林城区一带,公元前111年为桂林建城之始。史书记载桂林有汉城遗址,显示最早的桂林城——当时应该叫始安城——应当是在始安县设立之初就已经建成。不过目前考古工作者尚未在桂林城区和附近找到汉始安城遗址。

2.第一座位置可考的桂林城——南朝始安郡城三国吴孙皓甘露元年(265)十一月,析零陵郡南部设始安郡,属荆州,郡治始安县。始安郡建置一直延续到南朝梁武帝时期。南朝时期始安郡城的位置大体上可确定在独秀峰附近。南朝宋景平元年(423)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公余常至独秀峰南麓的岩洞中读书,留下第一首歌咏桂林山水的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这两句诗给我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线索:第一,独秀峰距离始安郡城和太守府不远,否则颜延之不可能在公余常至岩中读书。第二,独秀峰位于城外郭“郛”和乡村“邑”之间。南朝宋时期,始安已经升格为始安郡,南朝梁武帝时更升格为桂州州治,作为州、郡、县三级行政中心,始安郡城应当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刻于鹦鹉山的南宋《静江府城池图》在城外东北角标有“古旧城”字样,可证南宋人认为南朝以前始安城在静江府城北门(朝京门)外,即在今桂林市鹦鹉山和铁封山以北某地。但具体地点目前尚未查实。

从地势观察,南朝的始安郡城很可能在独秀峰以北,伏波山以西,鹦鹉山和铁封山以南,宝积山以东区域。这个区域由于历史上建设不断,始安郡城遗址可能已经荡然无存,但是在民国时期修建湘桂铁路时,曾经在鹦鹉山以北处发现南朝墓葬,其中出土了纪年地券。一般来说,墓葬离城不会很远。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南朝始安郡城的实物遗存。

南朝始安郡城,虽位置可考,然遗址待寻。

3.第一座记载明确、遗址可寻的桂林城——唐桂城

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置桂州,以南桂林二十四郡属桂州,州治设于始安郡。桂州建置一直延续到南宋绍兴三年。其中,唐代桂州城是记载明确并有迹可寻的最早的桂林城。桂林地方文献对唐桂州城有较详细的记载,如唐光化二年(899)莫休符撰写的《桂林风土记》和明清时期官修的桂林地方志书。榕湖北岸的古南门传说为唐代桂州城的西南门,当时被称为威德门。前几年在七星公园骆驼山与普陀山之间发现的古城墙和古壕沟,有专家认为是唐代桂州城外围军事防御设施。

根据记载,唐代桂州城经历过三次建设:

第一次,武德年间(618—626),桂州总管李靖在独秀峰以南的漓江西岸修建始安郡城(别名子城、衙城),主要护卫官府衙门。始安郡城(子城)周围三里十八步,约合今1422米,高一丈二尺,约合今3.72米。有南、北、东、西四门。独秀峰在其正北约百步(150余米),訾家洲在其东南百余步漓江中。从位置及周长可大致推断,唐始安郡城(子城)范围大致约在今靖江王府承运门以南、依路以北、中山中路以东、漓江以西地区,中心在正阳路与解放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子城东侧濒临漓江,城墙上下建有许多楼亭,著名的有东楼、逍遥楼、望月楼、拜表亭、碧浔亭等。P12-17

序言

靖江王城是桂林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它是桂林的城中之城,更是桂林历史文化的缩影。走进了靖江王城,就走进了桂林的历史文化之门。桂林靖江王城有两条十分明晰的历史主线:作为政治历史的主线,这里曾是元代元颇帝妥帖睦尔的潜邸、明代的靖江王府、南明皇城、孙中山北伐驻节处及广西省政府所在地。作为文化教育的主线,这里有南朝的读书岩、唐代的宣尼庙、清代的贡院、解放后的军政大学及广西师范大学,由此形成了靖江王城的三大文化传统:其一是以南朝颜延之读书岩开创的王城修身文化传统;其二是唐朝李昌蠖在独秀峰开办的广西第一所府学开创了王城教育文化传统;其三是清朝变王府为广西举行乡试考举人的贡院开创的王城科举文化传统。这一切使靖江王城成为桂林当之无愧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靖江王城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的精神家园。在广西师范大学80年的办学中曾两次入驻靖江王城:第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1月从贵州平越迁回桂林,因六合路校舍毁于战火,借靖江王城广西省政府办学。第二次是院系调整后,1954年7月,新组建的广西师范学院按照中央的决定,将所在的将军桥校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特科学校所在的靖江王城对调。从此,广西师范大学与靖江王城融为一体,靖江王城的文物得到完好的保护。办学,使王城融王府、书院、大学于一体;办学,保护和发展了王城文化。可以说,靖江王城与广西师范大学相映生辉、相得益彰:靖江王城如果没有广西师范大学,就会被淹没在了无生气的古迹之中;广西师范大学如果没有靖江王城,深厚悠久的文脉就会被割断。而靖江王城因为有了广西师范大学在这里办学,不仅增强了现代性和青春活力,且被赋予了博雅的文化内涵;广西师范大学因为有了靖江王城这座独具特色的王府校园,不仅丰厚了办学及教育的底蕴.而且拥有了学校的独特标志,成为20万师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靖江王城应坚持“历史·文化·旅游·教育”的基本定位。靖江王城作为一所千年王府的大学校园,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应适当保留教育功能,彰显国家文物、高等学校、著名景区三者合一的独特性,实现历史文化、人才培养与旅游建设的和谐发展。这就应坚持“历史·文化·旅游·教育”四位一体的基本定位:所谓历史是指自南朝颜廷之在独秀蜂下开创读书岩以来已有的1 500年的历史,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历史绵延的特性;所谓文化是指靖江王城经历了南朝读书文化、唐代庠学文化、明代藩王文化、清代贡院文化、北伐革命文化……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文化深厚的特性;所谓教育是指靖江王城本来就是办学圣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使靖江王城具有7教育悠远的特性;所谓旅游是指靖江王城作为一个国家4A级景区,具有吸引游客的诸多独特要素.如作为自然景观的独秀峰。作为人文景观的200多处摩崖石刻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等,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阅尽王城知桂林”的旅游浓缩的特性。

令我高兴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一批专家对这一切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研究。“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正是这一研究的成果。它将不仅呈现出我们所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靖江王城的一切。而且将展示出靖江王城集王家气派和书香风范于一身的独特气质。

正值广西师范大学80年校庆之际,在我看来,校庆的第一要务是“知根、植根、育根”,只有“知根”,才能“植对根”,也才能“育好根”。这就需要研究学校的历史,研究我们所在的靖江王城的历史。

更希望下一步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把靖江王城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让千古文脉在广西人才培养中薪火相传。

后记

桂林靖江王城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藩王王城,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发文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广西有两项入选,“靖江王府及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即为其中之一。与此同时,启动已久的《桂林靖江王府文物保护规划(2012—2030)》的制订也进入最后验收阶段.即将付诸实施。桂林靖江王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丹教授、副校长钟瑞添教授、前副校长刘健斌同志等的关心下,在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启动了“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的编写工作。《图说靖江王城史》,就是其中的第一本。期待通过这本小册子,能够拓展和深化民众对靖江王城历史的认识,并提高社会与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观念。

王丹教授百忙中拨冗为本丛书赐序,特此致谢。

书中的照片除作者搜集、拍摄的之外,林京学、蒋若舟等先生也大力相助,提供了不少优美的图片。华南理工大学的林哲博士还慨允使用其已出版的博士论文《桂林靖江王府》一书中部分王府建筑的精美复原图。这些宝贵的支持,使得本书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与可读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赵艳女士对书稿进行了精心的审读与教正。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2012年10月18日

于独秀峰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靖江王城史/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长山//漆招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28950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6.73-49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