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播(故事与思维)
内容
编辑推荐

读者朋友,随着轻轻掀动的纸页,在你面前缓缓展开的,是一本以讲故事的方式普及传播学知识的书。在《传播:故事与思维》中,笔者努力把传播学的很多学理一一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让你在相对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走近传播学,进入她的学术殿堂,浏览她的丰富多彩,感受她的活泼灵动,品味她的内涵韵味。具体而言,这本《传播(故事与思维)》由刘畅所著,兼顾了学理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日常性,写作中有这样几条基本思路:

一是注意观察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写。

二是追踪时代的脉搏,把有一定时代标志的传播现象纳入视野,尤其是网络崛起之后的传播现象,更值得注意。

三是以故事带动学理,普及传播学知识。

目录

序/1

前言/1

传播:信息、符号与意义/1

信息过剩与感官剥夺——对传播学研究基本范畴的一种思考/2

“奢侈”的视觉/9

嗅觉戴上橄榄枝/14

忧乐的长度/18

“大卫综合征”与“灵晕”效应/23

“书外有书”与多元传播载体/26

传播的进程/30

裸风劲吹与“重新部落化”/31

裸露的尊严/36

纸典蒙尘与视窗文明/41

“E时代”的“E商”/45

散步、口语与哲学/48

网络时代:人杰地不“灵”/53

“网络同居”与“虚拟自我”/56

微博:与“瞬内容”共舞/61

“2044年10月……”/65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71

读己与“人内传播”/72

爱丁堡寻房记——“六度分隔”理论的一次亲身验证/78

从教堂山到间谍路——爱丁堡聆教记/83

换客:在“苹果”和“思想”之间/89

“抱客”现象与陌生人社会/93

你好,笔邻!/102

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104

“沉默的螺旋”与指鹿为马/105

“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108

“芙蓉现象”与“把关人”/111

“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114

“人肉搜索”的是非曲直/117

“恶搞”:娱乐时代媒介权力的转移/120

此“山寨”非彼“山寨”/127

“山寨春晚”与游民文化/133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沟通/135

小黄金周与社会休闲学/136

春晚情结悖论与“想象的共同体”/140

文化传播与原生态需求/144

陶渊明责子与“文化资本”/149

“孔子学院”:中国亮出自己的名片/154

硬实力·软实力·传统文化/157

历史语境:重视与轻视/161

影视传播/165

故事也是生产力/166

“亦主亦奴”观《色·戒》/174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179

《南京!》大于“南京”/186

中日关系三重门——从麻生会见冯小刚谈起/189

草色遥看近却无:后小泉时代的“耻感文化”/193

传播:思考留痕/200

《有闲阶级论》:富人的历史肖像/201

“懒人”哲学:给勤奋换一套时装/207、

另一种纪念:让思想化为电流——纪念《如我们所想》问世60周年/211

“新闻娱乐化”背景下针对北大女生的假新闻/215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新闻价值观/219

“第二人生”与“虚拟来世”/224

新闻传媒:社会进步的推助器/235

邦乔妮与新闻传播的“事实思维”/245

后记/25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播(故事与思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802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