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12卷1920)》是约翰·杜威中期著作第12卷,其中包括杜威的主要著作《哲学的改造》(这是他在日本东京的帝国大学所作的八次演讲的成果,是他“对现代精神在与传统哲学对比的情况下进行评价”的尝试),以及1920年除《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书信》以外的所有论文和杂记。
图书 |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12卷1920)(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12卷1920)》是约翰·杜威中期著作第12卷,其中包括杜威的主要著作《哲学的改造》(这是他在日本东京的帝国大学所作的八次演讲的成果,是他“对现代精神在与传统哲学对比的情况下进行评价”的尝试),以及1920年除《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书信》以外的所有论文和杂记。 内容推荐 本卷为《杜威中期著作》(1899—1924)第十二卷,包含杜威在1920年除《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书信》之外发表的所有文字。现代语言协会学术版本委员会认可文本。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12卷1920)》包括约翰·杜威一部主要著作《哲学的改造》,它们大多来自杜威的旅行过程。1919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利用休假年启程出发前往中国和日本,随后其巡回演说和教学延长到两年。对杜威个人来说,这段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所以,他认为这次旅行是“最有趣的,从理智上来说,是我所做过的最富有成效的事情”。 杜威的著作《哲学的改造》,是他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所作的八次演讲的成果,是他“对现代精神在与传统哲学进行对比的情况下进行评价”的尝试。拉尔夫·罗斯在本卷导言中将《哲学的改造》描述成“一本激进的书,……一位温文尔雅者所写的好战的书”。杜威在其中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思想,即所谓的工具主义;而且,在《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12卷1920)》这本书中,他通过全面的攻击,通过“将人引入到哲学之中。哲学现在还像是用大理石砌成墙而盖起的房子,里面只有传统的形式、本质、原型和现实,而没有人类的活动”,从而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对于杜威这位教育家和实用主义者来说,只有以科学为范式的人类智力的创造性行动,才能发现真的观念;而那些观念是“我们能够吸收、确认、证实和检验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在《哲学的改造》中随处可见;这本书与杜威具有种种开放的可能性世界保持一致,承认对人类奋斗进行观察和思考,可以导致对生命是失望还是肯定的极大不同。 杜威是在“五四”运动前夕到达中国的。他与政治领袖、学生、教授、商界人士以及宗教团体成员进行的交流,让他禁不住说,“西方没有什么东西看起来与之一样,它就好像是在这个世界上还可以有青春的再现一样”。的确,杜威在1920年期间从东方发回美国的有关中国政治与社会传统的7篇论文,既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深邃心灵的活力,又展示了他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在今天看来,这些论文向我们清楚地描述了:在日本对中国的霸权这个背景下,满洲帝制的最后时光,欧洲对中国的瓜分和特权,以及中国后来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这些与远东那时的动乱与变化具有惊人的相关性。 目录 中文版序/1 导言/1 论文/1 我们国家的困境/3 思想与工作的自由/7 美国精神与地方主义/10 保守派运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4 学潮的结局/18 山东:从内部看/23 中国政治中的新催化剂/33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41 中国的噩梦/48 中国的政治剧变/52 工业中国/56 哲学的改造/61 前言注释/63 1.变化中的哲学概念/64 2.哲学改造中的几个历史因素/76 3.哲学改造中的科学因素/87 4.变化了的经验和理性的概念/98 5.变化了的理想与现实的观念/110 6.逻辑改造的意义/123 7.道德观念中的改造/135 8.影响社会哲学的改造/146 演讲/159 三位当代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昂利·柏格森和伯特兰·罗素/161 杂记/189 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191 25年之后看改造:1948年《哲学的改造》再版导言/194 注释/211 文本研究资料/213 文本说明/215 文本注释/221 校勘表/222 1973年“伯特兰·罗素”变更清单/229 行末连字符列表/231 资料引用中的实质变更/233 杜威的参考文献/235 索引/237 审定后记/25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12卷1920)(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约翰·杜威 |
译者 | 刘华初//马荣//郑国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908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2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712.51-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7 |
宽 | 17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4-377号 |
版权提供者 |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