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神经症的文化内涵与心理内涵
第二章 为何谈及“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第三章 焦虑
第四章 焦虑与敌意
第五章 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 对爱的神经性需要
第七章 更多对爱的神经性需要的特征
第八章 获得爱的方式与对拒绝的敏感性
第九章 性欲在对爱的神经性需要中的作用
第十章 对权力、声望以及财富的追求
第十一章 神经性竞争
第十二章 逃避竞争
第十三章 神经性罪恶感
第十四章 神经性受苦的意义(受虐问题)
第十五章 文化与神经症
索引
图书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
内容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神经症的文化内涵与心理内涵 第二章 为何谈及“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第三章 焦虑 第四章 焦虑与敌意 第五章 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 对爱的神经性需要 第七章 更多对爱的神经性需要的特征 第八章 获得爱的方式与对拒绝的敏感性 第九章 性欲在对爱的神经性需要中的作用 第十章 对权力、声望以及财富的追求 第十一章 神经性竞争 第十二章 逃避竞争 第十三章 神经性罪恶感 第十四章 神经性受苦的意义(受虐问题) 第十五章 文化与神经症 索引 内容推荐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由卡伦·霍妮著,本书系统阐述了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霍妮认为:“深入探讨有效地导致神经症的各种动力,就会发现,存在着一种一切神经症所共有的基本因素,这就是焦虑……无论神经症的结构多么复杂,这种焦虑始终都是引发神经症过程,并维持其运转的动力。”本书是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以语言平实、清晰明了著称,在简单易懂中蕴涵深刻意义,在出版之初就受到学界的好评和重视,之后多次再版、重印,成为心理学界的畅销书。 编辑推荐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是卡伦·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该书的初版重印了多次,后又以平装本反复再版,最新版重印于2000年,至今销售总量已经超过50万册。该书如同霍妮的其他著作一样,以语言平实、清晰明了著称。她尽可能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很少引用诗歌和神话,她在书中大量涉及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得知的东西和常识性的例子。她的著作貌似简单易懂却又含义深刻,她的观察力透彻入微,让读者读到书中描述的神经症性格段落时感到惊奇,甚至感到局促不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卡伦·霍妮 |
译者 | 郭本禹//方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777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2013149855 |
中图分类号 | R749.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