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者研究/邓乔彬学术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邓乔彬学术文集》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本丛书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所收的12种著作中,有7种获政府奖或学会奖,其中《中国绘画思想史》于2002年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学术领域广,研究有深度,是该方面领域的权威。本书为第十一卷《学者研究》,分吴梅研究、学者闻一多、论文三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邓乔彬编著的这本《学者研究》含两种著作:《吴梅研究》与《学者闻一多》,另有论述二人学术成就或研究方法的论文2篇。

《吴梅研究》共七章。

第一章论述吴梅的生平及为人,回顾其一生经历,肯定其青年时期创作戏曲,鼓动民主主义革命,不慕权豪、蔑视富贵,愤恨日本侵略,献身教育,为戏曲事业努力于薪火相传。

第二章论述吴梅的戏曲美学与戏曲创作论。他推许戏曲“为文章之奇观,本不以俚鄙为讳”,“天然之文,反胜于乐官之造作”;提出了“以今时之砌末,演旧日之声容”,“用故事不可蹈虚,用臆造不可征实”的创作主张。可用“总以脉络分明、事实离奇为要”及“胜场在于本色”概括他的结构、语言论;对宫调、音韵、度曲及南北曲作法,亦有系统的见解。

第三章论吴梅的戏曲史观与戏曲批评。他能较深广地论述戏曲史,较全面地评价戏曲遗产,具有较彻底的发展观。其戏曲批评详尽、客观、重视思想性、全局性。他以征实性、广泛性、剧场性规范、评论戏曲情节结构,以“蒜酪”、“工丽”铨衡杂剧与传奇的语言。

第四章论吴梅的剧作。他早年的《风洞山传奇》揭示了永历政权覆灭的原因,鼓吹民族主义思想。《落茵记》、《双泪碑》表现了对辛亥、五四间女权运动兴起的思考。《霜压三剧》的前二剧分写明末名士姜垓、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第三剧《惆怅爨》取材于白居易、杜牧、黄庭坚、陆游,抒情与剧情结合,性格语言与情节语言均胜,代表了当时剧作的最高水平。

第五章论吴梅的词学理论。主要通过《词学通论》考察、分析其词学观与词学理论。就其对“声”“韵”的见解论其声律论,从他对沈义父《乐府指迷》“四则”的重视,以及对立意与达意、择调与作法、从追琢到自然,结合他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价分析其创作论。

第六章论吴梅的诗、词、散曲创作。分别论其言志抒情、登临怀古、追忆悼念等不同题材、风格之词,及其词的艺术性。论其散曲的内容、特点及何以见当行、本色,因其艺术成就而断之为散曲创作的结穴。结合历史、时事、现实论吴梅诗歌的内容,对其以诗表达文学观、戏曲观也作了分析,并论其诗歌的艺术性。

第七章“结语”结合吴梅所处的时代及新旧文学创作态势,对其文学成就、学术贡献、历史定位,作出了评价,对其学术传承,也作了简要梳理。

《学者闻一多》是对诗人、斗士、学者闻一多先生第三重身份的专论,由闻先生所研究的课题、成就及方法,从相关学术史角度作出论述和评价。全书八章,我撰写了六章一节,另近两章由当时从我读博的赵晓岚教授写成,学术年表、参考书目亦由她撰写,联合署名出版。为求完整,现征得同意,将全书收入本卷。

《学者研究》第一章论述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概况。先叙其从诗人到学者的人生道路,再论其从求美到求真、求善的与时而变。郭沫若说他是鱼雷在古籍中游泳,他自称是杀蠹的芸香,故以“鱼雷与芸香”为标题论其研究的批判性。

第二章论闻一多的神话研究。评述他用图腾说研究龙。论其《伏羲考》以文化人类学辅以考古学,通过辨析、考证和训诂,完成由神话到历史的推源。肯定其图腾崇拜三阶段说。他就洪水遗民故事与龙及伏羲的纠葛,考察汉、苗关系;考证葫芦与伏羲、女娲,开西南少数民族葫芦文化研究之先;研究图腾舞,考证端午节,以图腾社会遗迹释《诗经》以鸟起兴,都足证其学术创造。

第三章论闻一多对《诗经》独到的文化发现。他透过“神圣”而将“经”还原为文学,凭藉的是社会学、文化学方法。《说鱼》、《姜螈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等,从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恩格斯“种的蕃衍”说、丰产巫术与农业关系说,寻找生殖崇拜之迹,是对“国风好色而不淫”的重要发覆,是历史与文化还原。他研究《诗经》虽多用训诂、考证,却是与生产劳动、经济活动相关的新考证。

第四章论闻一多研究《楚辞》的独创性。他确立了《楚辞》研究的三大课题。用巫术文化和神仙思想观照《楚辞》,有许多独到见解。他从历史、宗教、戏剧、文学对《九歌》作了综合性研究,还出于寻回其艺术生命的动机,拟搬上舞台。他研究《天问》、《九章》、九辩》都有独到心得,对屈原的研究虽带上了现实斗争的时代色彩,但仍有许多精到见解。

第五章论闻一多的《周易》、庄子、乐府诗、古文字研究。他研究《周易》“不主象数,不涉义理”,又非“参证史事”,而是钩稽古代社会史料,将关注大事转为关注大众之事。他对焦氏《易林》作文学的研究,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研究《庄子》,训释字句、疏通文意,尤以论庄子和道家精神为学界所重。他对汉乐府诗所作名物训诂,发掘比兴之义,多有创见。他用社会学方法,从生产劳动角度研究古文字,对悬疑者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第六、七两章论述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成就。他对唐诗作“特有的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傅璇琮语),因之而对唐诗的分期、分派(如初唐诗三派说,盛唐诗复古三阶段说)看法独到,对后人很有启发。他的专题性研究,如“类书式的诗”,以王绩为“局外人”,“宫体诗的自赎”,“厚积的力量”,“庄严的宇宙意识”,“四杰”的重组,以及用历史意识论陈子昂,论孟浩然的“淡”,王昌龄诗的绘画美,以贵族、平民、胡风论王维、杜甫、李白的唐诗风范三类型,对李杜交游文化内涵的重视,以“逼真”和“伤感”看待大历十才子及其时代特点,论析孟郊“写实”、“敢骂”的新风和贾岛“人生的半面”现象等,都有独特之见。

第八章论闻一多的文学史观和独到的文学史研究。他认为文学史是文学与史的化合,应“在世界文学中定中国文学之地位,在整个文化中定中国文学之要点。”善于以平行比较突破本位文化,注重外来影响;认为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决定文学的发展,注重语言、美术、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他提出了独特的文学史四段八大期说,对上古文学史作了拾遗补阙,对于文体史研究和文学年表,也给予充分的重视。

本卷还收录了研究吴梅与闻一多的相关论文2篇:《吴梅评传》、《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闻一多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另有6篇:《吴梅的戏曲批评》、《吴梅曲论评介》、《曲学大师吴梅》、《闻一多的图腾研究》、《穿越时空——闻一多先秦文学史观一瞥》、《巫术与宗教的观照——论闻一多对先秦文学独特的文化发现》,限于篇幅而存目处理。

目录

吴梅研究

一 吴梅的生平及为人

二 吴梅的戏曲美学与戏曲创作论

三 吴梅的戏曲史观与戏曲批评

四 吴梅的剧作

五 吴梅的词论

六 吴梅的诗、词、散曲

七 结 语

后 记

学者闻一多

小 引

一 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概况

二 以图腾学说研究神话

三 《诗经》的文化发现

四 《楚辞》研究的独创性

五 《周易》、庄子、乐府诗研究及其他

六 唐诗研究的新贡献(上)

七 唐诗研究的新贡献(下)

八 文学史观与独到的文学史研究

代结语

参考书目

闻一多古典文学学术活动年表

后 记

论文

吴梅评传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闻一多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存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者研究/邓乔彬学术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乔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601536
开本 16开
页数 4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1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3
CIP核字 2012300071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31.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60
18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