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计花间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无计花间住(精)》的作者为读书界著名的女学者——扬之水,粉丝众多。本书收入了《墙外见花寻路转》《彩笺难续笙歌梦》《添几点、豆花雨》等文。

《采蓝集》曾以作者内部印刷的形式流传于坊间,此次修订版完整收录于本书。

内容推荐

扬之水,被称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原《读书》杂志编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所研究员,为读书界著名的女学者。这本《无计花间住(精)》由扬之水著,《无计花间住(精)》收录她多年古诗词研究的结集《采蓝集》以及器物研究长文“有美一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目录

“小道”世界

墙外见花寻路转

以“我”之舌言情

彩笺难续笙歌梦

添几点、豆花雨

读“百话”之一

知多少芳心苦恨

文字偏留不尽缘

情难勒处尚闻香

杨柳风前别有情

选析“一家言”

“花间”无复旧时春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有美一人

采蓝集

后记

试读章节

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是清真词也是宋词中的名篇,它的好处似已被前人道尽。

所谓“京华”,即京师,此指汴都。“柳阴”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隋堤”,隋炀帝开凿汴水,名通济渠,沿渠筑堤,称隋堤,道皆种柳。白居易《新乐府?隋堤柳》:“西至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宋之汴京隋堤,在开封城外三里。“应折”句,《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不过折柳赠别,至唐代以后方多见于诗文。

“梨花”云云,是梨花开于清明寒食时节,蔡襄《寒食梨花小饮》“二月中央寒食朝,墙隈忽见梨花飘”也。榆火,《周礼?夏官?司爟》有“四时变国火”之说,郑众云:“春取榆柳之火。”不过改火是以木为燧、钻以取火时代特有的习俗,唐宋时期取火已用火石,榆木钻火便成节日游戏,吴自牧《梦粱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寒食,《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以介子推此日被焚而禁火,其俗始于东汉,见《后汉书?周举传》,唐宋则演为节日。“别浦”,乃江河支流的入水口,唐宋诗词中常见,有时只是借用字面意,借指送别之地,此篇即是。“津堠”,津,渡口;堠,里堠,于驿道旁筑土为堡,置木牌或石于其上,书律令、年月日及当地地名,其间隔多为五里、十里,五里称单堠,十里称双堠。

清人周济说这一首《兰陵王》是“客中送客”,虽然后人对此有不少异议,但在这首词里,作者究竟是行者还是送行者,似乎并不重要。它把相别两方的依依之情都写得真切。作者的身分一面正如那“拂水飘绵送行色”的隋堤柳,年去岁来,看遍人间离别,一面他又分明是“京华倦客”,羁留既久,几番长亭送别,原已深藏了人生的感慨。那么此篇是借了一个送别的题目,抒写身世之感。所谓“客中送客”,如果不把它认作身分的确证,而只看作情绪的说明,便正是一个合乎词意的解释。刻画物态,清真最擅胜场。开篇一个“直”字,写出柳阴也写出隋堤。一个“弄”字,见出柳之有情也见出柳之无情。多情者,正在柳边哀弦中的离人,且惟因多情而令人如此不堪。“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原是想象中的虚写,但却全用真情把它撑住。清真词《解连环》“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花犯》“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与“望人在天北”都是同一机杼,作者总能把孤清之境中的那一个“人”写得愈见孤清。末段仍是别情之回荡。“斜阳冉冉春无极”,缠绵而凄婉。“春无极”三字似又照应到柳,——柳是春天的信物也是离人的眷怀。“月榭”、“露桥”,像是装饰出来的句子,但放在“似梦里”之前,便觉得梦境中情景正该是这样的朦胧且又凄恻。宋人笔记中说,南宋初年,“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所谓“至末段声尤激越”,即因在句式上,末段用了一个二言、三个三言的短句,又以一个去声的“渐”字和一个去声的“念”字,各领起一对四言偶句;而一句之中的平仄安排,更特别用了违反调声常例的所谓“拗句”,如“津堠岑寂”之“平去平入”,如“月榭携手”之“入去平上”;且每一句的落脚字,除“渐别浦萦回”独用平声,其余都是以仄字收结,如此种种,而构成了词的拗怒音节,而有了苍凉激越的调与情。王国维说清真词“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正是一个十分切当的评价。P170-174

后记

我的专心读书,起始很晚,——拉一位古名贤作比,便是同苏老泉差似。读书的阶段可以明显分作三个时期,八十年代,只是一个“杂”字。九十年代开始稍稍集中于词集和目录版本,这是因为有一位挚友林夕兄领路的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周四的下午相约于琉璃厂古旧书部,看他从架上信手捻出一册,听他随口讲出许多相关的故实。有疑,则每每小叩而大鸣,我因此东鳞西爪略略识得些皮毛。或自以为读书有得,便草成几行文字。本书中的第一组,即是这一类(此前曾收入《脂麻通鉴》,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那时候常去查找资料的地方是北图设在文津街的分馆。高敞的殿堂里,稀稀落落三五人,填好索书单,书取来总是很快的。捻亮桌上的台灯,展卷而读,舒适而安静。至于读哪些书,多半是按照林夕兄的指点,因此没有漫无头绪之虞,而往往开卷有益。九五年以后兴趣转移,问学于林夕兄时的所得逐渐淡忘,所存不过一点读书的记忆而已,打个比方说,当年曾经一脚跨入殿堂门里,但另一只脚却至今尚在门外,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文字,修改、增补皆无可能。姑且以“花间”用为词的代指,则(《淮海词》之“无计花间住”,正可以算作实况。

十六年来专意于名物考证,这一类文字,已大部分成集。收入本书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原是《奢华之色》卷一中的一篇附论,此番订正讹误,调整结构,增补文献与图像方面的引证,改动不小。《有美一人》是今年年初《装饰》杂志“时尚”专辑的命题作文,完篇之后发现已是离题万里,不得已在副题下加了“时尚”二字,现在自然是删掉了。

题作“采蓝集”的读词短札一束,草写于上世纪末,初始是为文学所集体编纂的《唐宋名篇》而撰,篇目的选择原也出自该书主编。后有南通友人把它制成一个戋戋小册,名之日(《采蓝集》,林夕兄赐序,宛陵赠词,内部印行百余本,分赠友朋博粲而已。后承《文史知识》雅爱,自庚寅三月始连载数期。数日前又蒙楠雨同道通篇校阅一过,增补注文,斟酌用语,匡谬正误。愧无卓识,而因缘不浅。今收入此编,非是“敝帚自珍”,实为留取嘤嘤友声也。

辛卯上元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计花间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扬之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02545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5
11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