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悦读论语(第3卷宝贵成大路)(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悦读论语(第3卷宝贵成大路)(精)》由陈平著,全新的《论语》解读,不一样的《论语》心得。

本书是《悦读论语》的第三卷——政以孝为先,领略孝在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体会敬、信、节用等诸理念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感悟礼在古今文化中的差别以及君子与小人的理念在古今文化中的不同。以历史为参照,以谁给帮标本,读《论语》中的故事,体味孝、敬、信、节之理念。

内容推荐

《悦读论语(第3卷宝贵成大路)(精)》由陈平著,众所周知,《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使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一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悦读论语(第3卷宝贵成大路)(精)》是《悦读论语》的第三卷——政以孝为先,领略孝在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体会敬、信、节用等诸理念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感悟礼在古今文化中的差别以及君子与小人的理念在古今文化中的不同。

目录

第六章 雍也篇 中庸难矣哉

第七章 述而篇 谁知易之义

第八章 泰伯篇 不可疾之甚

第九章 子罕篇 知权中庸意

试读章节

6.1 子日:“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说:冉雍,可以出去做官了。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日:“可也简。”仲弓日:“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日:“雍之言然!”

冉雍向孔子请教怎么评价子桑伯子。孔子说:不错,简。

冉雍说:如果居心敬而行事简,以此来治理百姓,不是很好吗?但如果居心粗率行事又简,是不是太简了一些?

孔子说:冉雍说得很对。

孔子所说的“简”,意思是简练,做事不哕唆,有重点。

“居敬行简”,心中存了敬畏之心,做事简练。孔子曾经表扬颜回,说能做到“用之则扬,舍之则藏”的,只有自己和颜回。子路在旁边听了眼热,说:如果你统帅三军,会跟谁一起?孔子说:那些暴虎冯河、死都不知道改悔的家伙,我才不跟他们一起呢。我要跟那些“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一起共事。“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就是冉雍所讲的居敬。对待工作有敬畏之心,事先谋划周到,再配以简练的行动,直击目标,这就是居敬行简。反之,志大才疏,什么都不瞧在眼里,做事过于自信,马马虎虎,这一类的情况就属于居简行简。

这一章有三点需要留意。第一,本章讲的依然是政事,也就是说,这仍然是对君子的要求。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的道德要求,几乎都不是针对普通人的。第二,这一章探讨的主旨仍是“敬”,谈得具体而又扼要,居敬该如何,居简又如何,全部谈到了。这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话的一贯风格。第三,要注意几个“简”字的含义和区别。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个好学?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从不迁怒于人,同样的过错不会犯第二次,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了,搞不清哪个比较好学了。

“不迁怒”,即有了问题找自己的原因,不会怨天尤人。这其实就是“君子求诸己”思想的一种表现。

“不贰过”,即不犯同样性质的错误。犯一次错误,就会找寻根源,然后找到解决办法,保证以后不犯同类的错误。

在古人眼里,这两方面是只有好学的人才懂得并能做到的事情。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日:“与之釜。”请益。日:“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这一章讲的是孔子派人出使齐国的一个故事。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孔子在鲁国当政期间的事情,这时候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我们来看他是怎么处理这些具体的事情的。

子华就是公西华,公西是复姓,他的名字叫赤,子华是他的字。这个人擅长礼仪,孔子派他做使者,说明他在外交方面是有一套的。

公西华做使者走了,冉有替公西华的母亲申请补助。孔子说:给一釜粟。

冉有觉得有点拿不出手,请孔子再给加点。孔子说:那就再给他加一庾。

冉有一看老师这么抠门,就自己做主给了公西华的母亲五秉粟。

粟是指带皮的小米。小米也好,大米也好,不去壳的话,可以延长保质期,这种保存谷物的方法,现在有些农村还在用。釜、庾、秉都是当时的粮食计量单位,一釜在当时是六斗四升,不过当时的斗比较小,一釜只合后来的一斗二升八合(钱穆先生认为古斗大约是今斗的一半,六斗四升合今天的三斗二升);庾,古斗二斗四升;秉,古斗十六斗。

斗和升这种器皿我小时候还见过,但现在人们都已经不用它计量了,还是秤杆子实在。

对于冉有的做法孔子不是很满意,他说:公西华到齐国去,车马豪华,衣服华丽。老话说得好,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几点:

(1)古代出使他国的人,公家是要给出差补助的,而补助的数量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出使者的家庭情况予以调整。

(2)公西华家里比较阔气。按照礼乐制度的规定,个人享受的待遇由两点决定:第一,你得够那个标准;第二,你得有那个财力置办。

(3)冉有似乎比较滑头,有点拿着别人的东西装好人的嫌疑,但更多还是因为公西华家里比较阔气,他可能感觉那么一点东西拿不出手。这种心态我们也有,给富人送礼,总怕人家瞧不上眼。

(4)正是有了上面的原因,孔子才批评这件事,说君子周急不继富。

“君子周急不继富”是当时的一句俗语。执政者当时有一种义务,看到谁家里过不下去了,有责任提供帮助,特别是春秋断粮的季节,还要专门对大家进行救济。“周急不继富”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标准,因为从一些史料来看,并不是固定给每家多少粮米,而是根据情况,困难的多给,条件稍好点的少给,不困难的不给。

“周急不继富”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现在的人们似乎都倒过来用了,给富人送礼倾尽心思,生怕寒酸了被人笑话。他已经很富了,你何必在意你的礼物呢?我认为我们倒是应该多想想我们的穷亲戚们需要什么,别争着去做马屁精。

这一章记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礼乐制度处理起事情来比较务实,但是也比较费心,对执政者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真能做到按照家庭条件赈济,确实会得到大众的拥戴;但如果中间干活的人思想觉悟不高,就很容易捣鬼,引起人们的不满。

在人性变得普遍贪婪的时候,这一套就不怎么合适了,这时候倒是平均主义显得合理一些。

P4-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悦读论语(第3卷宝贵成大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4056315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5
13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