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最美唐卡/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海霞编著的《中国最美唐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门类中,选择具有视觉美感的传统美术和手工艺作品——唐卡,对构成其形态的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描述和分析,让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其珍贵而又独特的价值。这项美好的传统艺术蕴含了人们的创造智慧,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内容推荐

《中国最美唐卡》是“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由王海霞编著。

《中国最美唐卡》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有关内容。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目录

序 王文章

前言 王海霞

一、唐卡历史沿革

二、唐卡的种类与产地分布

三、唐卡的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四、唐卡的保护与传承

五、唐卡作品赏析

 (一)诸佛

 (二)佛母

 (三)菩萨

 (四)护法神与金刚

 (五)财神

 (六)上师、尊者与其他

试读章节

一、唐卡历史沿革

唐卡是一种卷轴画,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中的代表性品类。关于唐卡的起源,并无详细的史料记载,相传最早有记载的唐卡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的护法女神白拉姆画像。从现存资料看,唐卡的历史可追溯到西藏吐蕃时期,距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从尼泊尔和中原传人藏区,佛像、佛堂、佛塔等成为传播佛教艺术的主要艺术形式。公元9世纪,佛教进入衰微期,绘画艺术也面临灭顶之灾,大批佛教经典、绘画、塑像被毁。公元10世纪末,东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弘扬佛法,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阿里成为西藏佛教的中心,后来,伴随着佛教在青藏高原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渗透,唐卡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汉地、印度、尼泊尔等地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藏传佛教的大小寺院里,各式殿堂的墙壁上绘制着各种壁画,主要记述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等;唐卡画内容则以佛主、四臂观音、宗喀巴、弥勒佛、白度母、绿度母等藏传佛教的佛像为主,信徒们认为,佛堂里供奉的佛像可以护佑他们的家庭和家族吉祥如意。在牧区,唐卡这种易于卷起、便于携带的卷轴画,受到了牧民的喜爱。所以,千百年来,唐卡绘制技艺在藏区得以保留和传承。

解放初至“文革”是唐卡艺术的新生期和转折期,“文革”期间唐卡和寺院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僧人被迫还俗,唐卡几乎消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卡艺术进入了复苏时期,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二、唐卡的类别与产地分布

唐卡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上师像、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人物传记、历史、医学、民俗等。唐卡描绘的题材百分之八十以上属于宗教内容,还有一部分表现的是藏族的历史和民俗生活,可谓是反映藏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唐卡的种类繁多,按材料和制作方式可以分成绣像唐卡、绘画唐卡和版印唐卡三大类。绘画唐卡是唐卡艺术形式中流行最广,也最为常见的形式。按底色,绘画唐卡又分为彩色唐卡、金色唐卡、朱砂(红色)唐卡和黑色唐卡等几种。

藏传佛教后来又流布到邻近的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区以及北京、山西、内蒙古地区。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藏区各地留下了无数的装饰华美、佛像云集的寺院,每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部是一座珍藏着绘画、雕塑、木雕、石刻等艺术的宫殿,传承着古老的美术、音乐、舞蹈、吟诵艺术。

各地习俗和风土不同,唐卡的风格也不同,从西藏和青海两大主要唐卡产地看,唐卡的主要派别有五个,这五大画派在西藏的分布如下:

勉唐画派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及山南周边地区;

钦则画派14—15世纪开始流行,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周边地区;

勉萨画派产生于公元17世纪中叶,主要分布在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为中心的周边县乡,也流传到西藏拉萨、山南、昌都等地区,也称为新勉唐派;  嘎玛嘎赤画派创于16世纪,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及其周边地区;

除此之外,曾经的画派和比较式微的画派是藏传尼泊尔派、齐吾岗派、嘎尔赤派等,现在基本上难见踪迹。青海唐卡主要集中在黄南帅『同仁县吾屯等五个自然村,流行的画派主要有勉唐派和钦则派,还有融合了各地技巧和画风的现代唐卡。

P6-9

序言

王海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最美”系列(第一辑)是为配合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编创的介绍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读本,包括剪纸、年画、皮影、木偶、唐卡、风筝、泥塑、织染绣、玩具、面具脸谱。虽然这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其形式美感十分显著,故选择这些项目作为“中国最美”系列的开篇,让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也是我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所做的一份努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上获得了极大发展,但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全球化、商业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艺陷入濒危。在青少年中,传统节日被逐步淡忘,相反,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十分受捧。传统技艺在年轻人中很难找到愿意学习的传承人,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隔膜变得越来越深。20。3年,我国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也开始了解和喜爱上了充满魅力、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保护工作也在全面推开的同时,进入了一个向纵深发展和个案调查的阶段。如何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让世界各国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之美?我想,我们首先要把那些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进行一番梳理,进行系统的整合,然后编辑一套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之美和中国非物质文化工艺特色的丛书,让人们看到它,了解它,爱上它。我们深信,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夸张写意的表现,随心所欲的创作力以及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加上它独具匠心的制作工艺,巧夺天工的奇思妙想,都会让我们沉浸在它所传达出的大爱和大美之中。这套丛书,就是我们奉献给广大中外读者的一份礼物。

这套丛书,我们会持续做下去,我们将力争把各地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传统民间艺术,按照既有视觉之美又有内涵之美的原则挑选出来,呈现给大家,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充分了解我们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中国最美”。我们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身为读者的您来告诉大家还有更多的“中国最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最美唐卡/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海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459493
开本 16开
页数 1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8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