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1卷中)/短篇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农村生活的变异,农民心气的勃发,新一代农民在精神、意识、思想上的吐故纳新,新与旧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较量,随后成为乡土小说在一个时期里反复吟唱的主旋律。

郑电波编著的《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精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本书收录了《蛾眉》、《内当家》、《爬满青藤的木屋》、《大淖记事》、《哦,香雪》、《远处的伐木声》等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的1-3卷精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可以说它反映了新时期短篇小说整体面貌和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突出,影响力大,可读性强,是不少作家的成名之作,也是很多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篇。

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余年,许多当时脍炙人口的佳作已经流失,或一时难以查阅,《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的隆重推出,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

本书为第一卷中,由郑电波编著。

目录

蛾眉

内当家

爬满青藤的木屋

大淖记事

哦,香雪

远处的伐木声

老霜的苦闷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一潭清水

五月

试读章节

蛾 眉

刘绍棠

这个村庄叫细柳营,村东北运河,村西京津公路,方圆左右一片肥田沃土,可就是守着青山没柴烧,怀抱金盆讨饭吃,跟穷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河边绿杨垂柳,杂花生树,远瞧近看,风景如画。然而,绿杨垂柳中掩映着的一户人家,三间泥棚茅舍,半围坍倒篱墙,二里外就望得见三丈高的穷气,却又大煞风景。

这一户人家只有父子两口人。老爹唐二古怪,六十多岁了,原是百里闻名的瓜把式,自从一声令下,只许种粮,不许种瓜,被迫改行,下放大田,年老力衰,每天只挣六分。儿子唐春早,念过高中,一心想上大学,成名成家,虽然也有两膀子力气,可是按照大寨评工记分标准,只算个等外劳动力。工值很低,挣分又少,父子俩一年到头脱皮掉肉,汗珠子摔八瓣儿,年下分红刚够嚼谷,分文拿不回家。

这一方,上京下卫,小伙子娶媳妇难,难于上青天。花枝一般俊俏的姑娘,好比彩云追月,鸟飞高枝,不是心向北京,就是眼望天津;剩下不那么水灵秀气的柴禾妞儿,开口一要彩礼,也能把人吓出一溜筋斗。

遂令此地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但是,唐二古怪却另有如意算盘。他躺在炕头上加减乘除,不栽梧桐树,招不了凤凰来,要想娶个儿媳妇,至少得盖五问砖瓦房,还得再花千八百块彩礼;他们父子俩每年挣五千工分,十分为一工,每工三毛三分钱,紧打窄算,勒住脖子扎上嘴,不吃不喝二十年,才能把一座金身玉体搭进家来。不过,他看见,凡是手里端着一只铁饭碗,嘴里吃着商品粮的人,哪怕是三寸丁枯树皮,猪不吃狗不啃的角色,屈尊下驾到农村娶媳妇,不但用不着重金礼聘,而且还能倒赚一笔奁资。于是,他恍然大悟,要想娶儿媳妇省钱不费力,必须得让儿子捞到一只铁饭碗;而要想把铁饭碗捞到手,只有靠念书,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唐二古怪打定了主意,吩咐儿子在收工之后,埋头读书,不可一心二用,他拼出这一把老骨头,搜肠刮肚,省吃俭用,荞麦皮里榨油,也要供养儿子学富五车。

可惜,他错翻了皇历。世道变了,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交白卷才能金榜题名;而且,唐二古怪呆头呆脑,是个没嘴的葫芦撞不响的钟,人穷却又气粗,倔犟得像一条宁折不弯的桑木扁担;一不会拍马屁,二不懂走后门,所以上学招工,年年都没有唐春早的份儿。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眼看唐春早二十三岁了,前景还是一片黑灯瞎火。男大当婚,唐二古怪心中暗暗着急,沉不住气了。

谁想,车到山前必有路。一九七四年青黄不接的麦收前,本村有个外号叫马国丈的能人,从四川贩来六七个农村姑娘,按人论等,按等论价,唐二古怪急忙跑去打听行市。

这个马国丈,原名马国章,奸、懒、馋、滑、坏,一身占全五个字,不必提名道姓,打个嚏喷,顶风臭十里。

可是,这年月正气头朝下,邪气脚朝天;一人得道,鸡犬飞升。马国章有个把兄弟,铁嘴钢牙,七十二变,打、砸、抢起家,学大寨镀金,在县里掌了印把子,马国章也跟着时来运转。一阔心就变,这位把兄弟走马上任,就跟原来的黄脸婆离了婚;马国章手疾眼快,连忙把自己那含苞待放的十八岁的女儿,梳妆打扮,送上门去做填房。于是,盟兄变成了岳父,马国章变成了马国丈。

富贵多病,马国丈小病大嚷,无病呻吟,拿着县革委会的证明信,走遍五湖四海求医,专干些不伶俐的勾当。从四川贩来六七个农村姑娘,只不过是做一桩顺手牵羊的生意。

马国丈家住在细柳营村西口,京津公路旁的一块风水宝地上。青堂瓦舍,高墙大院,雕花门楼,忠字匾额,白天车如流水马如龙,夜晚日光灯照如白昼;这一切都来自乘龙快婿的探囊取物,四面八方的顺水人情,没费他吹灰之力。

唐二古怪走进国丈府大门,六七个四川农村姑娘只剩下一个了。原因是这个公社有个晚婚规定,男二十五,女二十三,才许登记;马国丈贩来的六七个四川农村姑娘中,二十五岁的一名,二十四岁的两名,二十三岁的三名,领回去马上成亲,所以身价甚高;只有一名二十岁。要白吃三年饭,虽然一连削价,这是无人问津。

这个二十岁的姑娘,正坐在马国丈的西厢下,左手拿着块玉米饼子,右手拿着个咸菜疙瘩,面前一碗清水汤;吃一口,抽泣一声,眼泪像下小雨,点点滴滴洒满了汤碗,喝下的是自己的泪。

大玻璃窗的正房北屋里,马国丈的老婆正扯断了脖子,喊破了喉咙,跟马国丈吵骂。

“你吃多了荤油糊住了心,喝多了猫儿溺昏花了眼,收留这个赔钱货,磨扇压手搡不出门,难道你想打个佛龛把她供起来?”

马国丈被骂得狗血喷头,唉声叹气,不敢还口。忽然,院里脚步声,他偷眼一觑,见是唐二古怪,转悲为喜,龇牙乐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早晚来上钩!”

他满脸奸笑迎出去。

唐二古怪写下欠洋八百元的文书,以他的三间泥棚茅舍和房前屋后九棵树做抵押,按上指纹手印,接过了这个姑娘的户口卡片。

姑娘名叫凌蛾眉,家庭出身是贫农,本人高中毕业,学生成分;但是,在备注一栏里,还有两行小字,写的是她父亲是个被镇压的反革命分子,因而她的身份应是可教育好的子女。

蛾眉生得身姿娇小,面黄肌瘦,乌黑的眼睛噙满泪花,像是野葡萄挂满露珠,闪烁着惊魂不定的神色。

唐二古怪正要把她领走,马国丈的老婆在屋里断喝一声:“等一等!进屋来换上她本人的衣裳。”

蛾眉进屋去,拉上窗帘,脱下上身的的确良花汗衫,下身的三合一涤纶裤,脚穿的白塑料凉鞋;换上一件油渍渍的男人制服褂子,一条打满补丁的粗布裤子,光脚穿着稻草鞋走出来。

“你们为什么扒下她的衣裳?”唐二古怪瞪起眼睛问道。P1-4

序言

中国是一个乡土性很强的大国,诚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在新时期文学的总体中,乡土文学堪称为最敏感的文化神经。新时期当代文化思潮的演进变化,许多是从乡土小说中透露出重要信息的。

农民在我们的文学中历来处于一个突出而显赫的地位,农民的社会地位不高,而文学地位却不低。农民在新时期的特殊地位,“五四”以来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文学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中,农民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载体,自然成为小说家关注和表现的对象,乡土小说天然的在新时期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农村生活的变异,农民心气的勃发,新一代农民在精神、意识、思想上的吐故纳新,新与旧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较量,随后成为乡土小说在一个时期里反复吟唱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我们称之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有些小说看似与“乡土”并无直接干系,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与“乡土”其实都有内在的无法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如同枝叶与根的联系一样。它们系统地反映了农村农民生活命运的变化,社会的深层变革,抒写了自己的社会理想。有些作家把思想的锋芒指向乡土文化与农耕文明,以自己的眼光与理性来发现和表现乡土中国的厚重、复杂与嬗变。当然,也有不少作家在作品中多有对自身命运的描述和情感宣泄。

新时期文学初期乡土小说,给大家记忆中留下较深印象的,有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张炜的《一潭清水》,贾平凹的《天狗》,铁凝的《哦,香雪》,邵振国的《麦客》,张石山的《镢柄韩山宝》,王润滋的《内当家》等。中篇小说有郑义的《老井》,路遥的《人生》,张承志的《黑骏马》,张贤亮的《绿化树》,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的《小鲍庄》,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等。

新时期文学的早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是一个重建希望的时代,人的内心如同枯木逢春,激情被时代精神所鼓舞并迅速地再度燃烧起来。人们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昭示下又一次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并热情地期许这一切尽快变成现实。深怀理想主义文化信念的作家,无论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骨子里都潜伏着浓重的浪漫主义基因,时代气氛使这浪漫潜滋暗长。那个时代的作家极少怀有人生悲剧感,历经再多的苦难也不能告别乐观。作家几乎对未来用承诺的方式描绘着生活,读者的期待使写出好作品的作家一夜成名,自发阅读小说的人超过任何时代。人们最大的自由就是对美好的向往,人们在想象的话语中得到满足。  时间在飞驰,中国的变革在加深、加快。20世纪90年代引发的经济热潮、商业大潮席卷而来,文学受到很大冲击,一些作家纷纷下海弃文经商,文学创作受到了影响。然而在乡土小说写作这一脉,因与政治思潮、商品大潮都有一定程度的疏离,也由于作家的坚守,似乎并没有出现中断或萎缩的情形,无论是中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都在坚守中有所拓展。作家就形成了楚文化群落、吴越文化群落、齐鲁文化群落、燕赵文化群落、秦晋文化群落、中原文化群落、东北文化群落、巴蜀滇黔文化群落等,乡土小说内容丰富,五彩斑斓。

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小说不再是单色的,而是多色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很耐人寻味。如陈源斌的《万家诉讼》、李佩甫的《无边无际的早晨》、关仁山的《九月还乡》、张炜的《融人野地》、迟子建的《雾月牛栏》、张宇的《乡村情感》、韩少功的《马桥人物》、杨争光的《公羊串门》、赵德发的《通腿儿》等。

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数量不太多,但质量很高,作家开始向家族、人生命运深处思考,审察人性、反思历史、反观传统,因此作品更显有分量。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先有张炜的《古船》现出端倪,继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的连袂冲刺,掀起长篇小说创作的第二个新高潮,是继80年代贾平凹的《浮躁》、古华的《芙蓉镇》、浩然的《苍生》之后第二个创作高峰。

新世纪阶段比之于前20年文学文化领域,因面临着商业文化、传媒文化与信息科技的多重冲击,更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乡土小说读者的减少,作家浪漫情怀的式微,总体来说乡土小说创作出现了下滑和萎缩的趋势。然而,乡土小说并未到这部乐曲的尾声,不少乡土作家还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他们的笔墨自由而灵动,多元的叙事与多元的观念已出现,在表现手法上,有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的,及后现代主义的,可谓多姿多彩。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长篇小说的进一步繁荣,乡土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新的景观。贾平凹的《秦腔》、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孙慧芬的《歇马山庄》、铁凝的《笨花》、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的《蛙》,等等,其中有的作品的水平,已达到乡土长篇小说的新高。这是由于一些乡土小说作家一直在创作的深刻思考之中,他们甘于寂寞,其思考已抵达生活、社会、历史、人生甚至哲学的深处。

这是一套乡土小说的精选本,由于书的印张所限,有不少影响大、水平高的乡土小说未能选上,对此我们深感遗憾。我们希望这套书的出版,不但能让热爱乡土文学的爱好者喜欢,而且能让更多的农民兄弟读到。让农民了解农民,了解农村的变化,关心自身命运,关心社会变革,是我们的初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1卷中)/短篇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电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202173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8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