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可以通过你身边常见的各种现象,逐渐接触经济学,通过李镇西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对现象的解释,揭开经济学的神秘面纱。你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精通经济学,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图书 | 生活中的经济学/大众经济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经济学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可以通过你身边常见的各种现象,逐渐接触经济学,通过李镇西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对现象的解释,揭开经济学的神秘面纱。你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精通经济学,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内容推荐 李镇西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做一些事情、做一些选择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运用到经济学中的原理,人们看到的很多现象,也都是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的。越来越便宜的机票价格,难免让人质疑,机票价格都要比火车票低了,航空公司还能正常运营吗?为什么商家采用优惠券的方式来促销,而不是直接降低销售价格呢?为什么黄牛党屡禁不止,一票难求呢?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沿海地区却出现“用工荒”?为什么物价越来越贵……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中找到答案。 目录 第一篇 经济学基础 选择你的生活——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向左走,向右走——机会成本 快上快上有大座儿——边际量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抵制日货是爱国吗——贸易使每个人状况更?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衡量指标——gd、cl与失业率 第二篇 微观经济学 无形的手——市场 推动市场运行的左右手——供给和需求 打折促销的奥妙——价格弹性- 黄牛党猖獗的根源——价格控制 蒙牛的神牛之路——企业竞争与生产成本 错综复杂的市场关系——市场结构 优惠券的秘密——价格歧视 对弈的智慧——博弈论 舍得孩子才能套住狼一生产要素的价格 以貌取人为哪般——劳动市场中的歧视 经济政策成双刃剑——最低工资法 剩女是怎么来的——信息不对称 污染权可以购买——外部性问题 “限塑令”还是“禁塑令”——政府弥补市场失灵 大树底下好乘凉——税制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消费者选择理论 民主的选择——政治经济学 奇怪的选择——参照依赖 第三篇 宏观经济解读 宏观数据解读——gd、消费物价指数 谁动了你的菜篮子——物价上涨 一起来坐过山车——通货膨胀一 出国消费的学问——汇率问题 政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试读章节 如果现在有2万元的年终奖,你打算如何分配?是带家人去国外旅游,还是购买心仪已久的名牌提包?如果去旅游,那么就无力购买名牌提包;如果选择将名牌提包收入囊中,那么旅游计划则要搁浅。无论你如何选择,在获得的同时总要失去一样东西。这就是取舍,而选择、思考的过程就是权衡。 “权衡取舍”是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这一原理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是每个人面对众多需求时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和决策。 为什么必须要有所取舍?因为我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而心中所求就是欲望。欲望是人永远无法释怀和放下的执著。“欲壑难填”会让人坠人无尽的深渊而无法自拔,甚至会把人引入歧途直至灭亡。但是,欲望也是激励人不断前进的原始动力,或者可以称为“理想”。佛日:善恶只在一念间。对欲望的掌控也就成为一个人一生必修的功课。 愿望的实现需要你用现实拥有的东西去交换,而能够用于交换的就是资源。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空气,如果不考虑特殊情况,这类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在此也不做重点考虑。我们要探讨的是相对较少的资源,即稀缺性资源。 如果你想在北京三环以内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可是只有10万元的存款,以目前3万~4万元/平方米的均价,这样的愿望只能是奢望。“安居”才能“乐业”,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基本需求如今却变得如此遥不可及呢?因为土地是稀缺性资源。开发商动辄几十个亿的投资,不是用在盖房子的钢筋、水泥这些建筑材料上,而是花在了越来越稀缺的土地上。 时间也是稀缺性资源。有人可能会对此表示怀疑,让我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假如今天晚上你有很重要的应酬,但是同时你和女朋友已经约好去拜见未来的岳父、岳母,你该如何处理?在有限的时间里你不可能同时赴约,那么你的时间就是稀缺的。 资本也是稀缺的。你可能也无数次地想过毕业之后开创自己的事业,或者厌倦了上班族的乏味生活,甚至炒掉老板自己“翻身做主”。但是大部分人没有成功,因为创业需要资本。即使寻求风投注资,融资的概率也是有限的,这是由资本的稀缺性决定的。 稀缺性资源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应该说明的是,这种稀缺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资本是稀缺性资源,但是对于比尔·盖茨、巴菲特这类超级富豪来说,资本的稀缺性体现得就不十分明显了。对于他们来说,时间的稀缺性可能更为突出。另外,稀缺性资源对于所有人都是绝对的,这也是人都有欲望的原因,因为人无论拥有何种身份和地位,他都有望而不得的东西。即使是得道高僧,恐怕也难以真正做到“无欲无求”,“成佛”、“升仙”总还是不能轻言舍弃的。 P3-4 序言 提到经济学,相信很多人会首先想到烦琐的公式和复杂的理论,觉得经济学是遥不可及的一门学问,完全是经济学家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干。其实,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而且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充当着经济学家的角色,运用一些经济学中的理论进行着自己每天要面临的各种抉择。 “红灯停,绿灯行……”这些基本常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闯红灯的人却大有人在。交通规则每个人都懂,违反交通规则,轻则会被交警批评甚至罚款,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会不顾一切地加入闯红灯的大军呢?通常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人们缺乏交通意识,因此要杜绝闯红灯现象,就必须加强交通意识的宣传和对人们的教育。也许这会有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为什么人们明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还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闯红灯呢? 假设某天早晨,你起晚了,如果规规矩矩地一路前行,就必然会迟到,可能会面对领导的白眼,甚至会被罚款,全勤奖也将不翼而飞;但如果一路飞奔,横冲直撞,就能在上班之前赶到单位,依然会受到领导的表扬,奖金也会落入囊中,唯一可能遇到的风险就是不幸被交警抓到,批评教育或者接受罚单。面对这种情况,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闯红灯,因为闯红灯的好处要多于不闯红灯。经济学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源于对成本效益的预期比较,只要预期效益大于预期成本,该项行为就会被实施。闯红灯的预期成本是,可能被交警抓到或被罚款,但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预期收益是,可以免受领导批评,可以保住奖金,显然,预期收益是高于预期成本的,所以闯红灯的行为是经济的,也正因为如此,闯红灯的行为才会屡禁不止。从经济学角度讲,杜绝闯红灯的行为,就要提高闯红灯的预期成本,当闯红灯变成“赔本买卖”、“无利可图”的时候,人们就不会选择这种行为了。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如果资源是无限量供给的,就没有必要对资源进行管理、分配,就不会有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也不会有取舍的矛盾。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权衡取舍,我们才需要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进行相互交易,影响经济与社会分配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这都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做一些事情、做一些选择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运用到经济学中的原理,人们看到的很多现象,也都是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的。越来越便宜的机票价格,难免让人质疑,机票价格都要比火车票低了,航空公司还能正常运营吗?为什么商家采用优惠券的方式来促销,而不是直接降低销售价格呢?为什么黄牛党屡禁不止,一票难求呢?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沿海地区却出现“用工荒”?为什么物价越来越贵……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在经济学中找到答案。 经济学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可以通过你身边常见的各种现象,逐渐接触经济学,通过本书中对现象的解释,揭开经济学的神秘面纱。你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精通经济学,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活中的经济学/大众经济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镇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9585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2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