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长长的河流上/曹文轩画本草房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文轩编写的《在长长的河流上》是一本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在本书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少年在经历生活起伏之后的成长……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让孩子喜欢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本书以“画本”形式呈现,意境深远,堪称本土原创儿童的佳作。

内容推荐

《在长长的河流上》讲述了:

油麻地最富裕的家庭杜家,在惨遭变故后急速地破败了。杜雍和无法接受家族的凋零,决心重新找回曾经的财富及其带来的优越感。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最底层的杜小康,被迫跟随父亲离开红门,远走他乡养起鸭子。陌生而艰辛的生活环境和与日俱增的孤独和恐慌折磨着父子俩。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搅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杜小康却在与厄运的抗争中学会了坚持、磨炼了意志……

《在长长的河流上》由曹文轩编写。

目录

内容简介

《在长长的河流上》正文

曹文轩获奖作品书目(部分)

抵御挫折:锤炼安然静谧的内心

试读章节

桑桑现在所见到的杜小康,已经不是过去的杜小康了。

对于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月——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人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几万尾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而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不会想到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父亲的身边。他有父亲的悲伤,却并无父亲的绝望。现在,倒什么也不怕了。他坐在那里,既没有向人家哀求,也没有向人家发怒。他反而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鸭子毁掉了几十户人家的希望,就像他们也被毁掉了希望一样。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桑桑现在再见到的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的孩子了。

当桑桑向杜小康问起他以后怎么办时,杜小康并没有太大的惊慌与悲哀。他与桑桑坐在打麦场上的石磙上,向桑桑说着他心中的打算。他至少有十项计划,而他最倾向于做的一个计划是: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个小摊子卖东西。

而这个计划是桑桑最感吃惊的一个计划:他怎么能在学校门口,当着大家的面做小买卖呢?满眼全是他的同学呀!

杜小康却是一副很坦然的样子:“你是怕大家笑话我?”  “大家不会笑话你的。”

“那怕什么?就是笑话我,我也不在乎。”

杜小康向桑桑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计划:“我们家开了那么多年的小商店,我知道应该进什么货、什么好卖。我在学校门口摆个小摊,那么多学生,买个削笔刀啦,买几块糖啦,谁不愿意出了校门就能买到?”

桑桑觉得杜小康的计划是有理的。

“那你有钱进货吗?”

“没有。”

“怎么办?”

“能想到办法的。”

桑桑与杜小康分手后,回到家中。晚上,他等鸽子都进窝后,将窝门关上了。他用笼子捉了十只鸽子。桑桑的鸽子,都是漂亮的鸽子。第二天一早,他提了笼子去镇上,将这些鸽子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他拿了鸽子卖得的二十元钱,直接去找杜小康,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

杜小康一手抓着钱,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另一只手抓住桑桑的一只手,使劲地、不停地摇着。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他挎一只大柳篮子。柳篮里装了七零八碎的小商品。柳篮上还放了一只扁扁的分了许多格的小木盒。一格一格的,或是不同颜色的糖块,或是小芝麻饼什么的。盒上还插了一块玻璃。玻璃擦得很亮,那些东西在玻璃下显得很好看。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和同学问好或打招呼。

最初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桑桑替他感到失望。

杜小康反过来安慰桑桑:“会有生意的。”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第一个来买杜小康东西的是桑桑。  杜小康无限感激地望着桑桑,会意地笑着。

生意慢慢有了。渐渐地,油麻地的孩子们,再去杜小康那里买东西时,就没有异样的感觉了,仿佛只不过是在从一个朋友那里取走一些东西而已。他们可以先不给钱,先在心中记住。而杜小康知道,他们绝不会白拿他的东西的。

那天,学生们都在上课时,桑乔站在办公室的廊下,望着校门外的杜小康,正在冬季的第一场雪中,稳稳地坐在树下。他对另外几个也在廊下望着杜小康的老师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几次挣扎均告失败之后的杜雍和,在经过一段调养之后,已能走动了。他平和了,眼中已不再有什么欲望。他像一个老人一样,在村里东走走,西走走。

红门里,实实在在地成了空屋。

红门里,还欠人家不少债。但债主知道,杜雍和现在也拿不出钱来还他们,也就不急着催他。其中有个债主,自己实在是窘迫,只好登门来要债。见杜家满屋空空,就又不好意思地走了。但最后还是逼得无法,就再一次进了红门。

杜雍和感到有无限歉意。他在表示了自己无能为力、债主只好又走出红门时,一眼注意到了那两扇用上等木材做成的红门。他追出来,将那个债主叫住。

那个债主走回来问:“有事吗?”

杜雍和指着红门:“值几个钱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

杜雍和十分平静:“你摘了去吧。”

“那怎么行呀。”

“摘了去吧。我屋里也没有什么东西。这院子有门没有门,也没有多大关系。”

那债主用手摸了摸,敲了敲两扇红门,摇了摇头:“我怎么好意思摘下这副门?”

杜雍和说:“我对你说,你不把它摘了去,我明天可得给别人了。”

那债主走了。傍晚,他自己没有来,而是让两个儿子来将这副红门摘走了。

与杜小康并排站在院墙下的桑桑,情不自禁地抓住了杜小康的手。

P85-92

后记

抵御挫折:锤炼安然静谧的内心

李利芳(兰州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博士)

生活充满了戏剧性。孩子的成长波动在成人的社会秩序中,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密不可分。或者说,环境直接铸就了孩子的成长本身。正如生活的轨迹内隐着无限的未知与不定性,孩子的成长空间同样深埋着众多的可能性。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在顺境中成长,殊不知对于波涛汹涌的人生航程来说,挫折与逆境之于孩子,才是更为关键的精神财富。

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曹文轩有过深入的思考。他不愿浅表、轻巧地处理孩子的人生境遇,更希望在真实开阔的现实生活中碰撞严肃的成长命题。在他深邃的思想视界中,童年与成长原本就是生命历程中有机的一部分,它的根性特征与深刻性毋庸置疑,孩子在成长期意志锤炼愈坚韧充分,他就愈具有生活的战斗力与人生的耐寒力。

于是我们看到了“红门”里的少年杜小康的故事。他的故事很不寻常。在曹文轩成长理念的烛照下,杜小康的故事注定了会“大起大落、风起云涌”。从养尊处优到落寞中的自持,再到跟随父亲在远行中经历种种坎坷,杜小康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长大”临界点的突破。当个体一旦完整地体历了“孤独、困苦、绝望、无助”等等所有这些超常的人生挫折与阻力时,他内心中的生命能量会骤然升腾至无穷的沸点,它积聚,燃烧,沉淀,然后复归至博大的宁静。

被推倒的“红门”有着显著的象征意义,与杜小康强大的内心相比,“红门”的荣光与力量已黯然失色,不值一提。拂去它的阴霾,杜小康一家的生活开始真正面朝大地,安然自足。平和静谧的生活态度,必将为他们带来喜乐丰收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长长的河流上/曹文轩画本草房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起点插画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99175
开本 16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2013277739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