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蝗灾气候社会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钢专著的《蝗灾气候社会》的研究思路是从多学科集成的角度探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即首先通过全面整理与客观分析历史蝗灾记录信息,探讨蝗灾与其他灾害、危机的耦合关系来弄清历史蝗灾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明确历史蝗灾记录的古环境意义,然后通过把历史文献记载和前人的树轮、冰芯等自然载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校核与集成研究,最终重现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蝗灾史和气候史,反演研究区小于等于1~10年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过程。揭示中国各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和变化规律,重点揭示历史时期特征时段,如两汉时期、中世纪时期和小冰期气候的环境变化的时间演化和空间特征,指明不同特征时期环境灾害危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内容推荐

《蝗灾气候社会》: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史上三大自然灾害,蝗灾较之水灾、旱灾更甚,但论及与气候环境及社会发展之关系,蝗灾则凸显出机理复杂和研究不足的特点。为此,研究者将“以史为鉴”与“将今论古”相结合以实现“古今融通”:提出了按照飞蝗现代亚种区划收集飞蝗史料的方法,建立迄今最全的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并据此构建不同时空尺度的蝗灾年份、等级、频数和县次序列。进而聚焦我国东部季风区,建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关联网络数据库,构建综合蝗灾指数,通过“面-线-点”逐步研究蝗灾的时空分布、时间序列、典型个案,揭示蝗灾大发与频发的环境意义和社会影响,最后结合近现代生物学实验结果给出科学的生态解释。李钢专著的《蝗灾气候社会》有利于促进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助于推动历史灾害与环境变迁研究的发展,以期为探究现代“气候-灾害-社会”之动态巨系统提供历史参考和科学依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特色与创新

第2章 飞蝗的生物地理学特征

 2.1 飞蝗的类型与分布

 2.2 飞蝗的生物学特征

 2.3 影响飞蝗分布与成灾的因素

 2.4 三大飞蝗发生趋势预测

 2.5 现代蝗灾的防治目标与思路

第3章 我国历史蝗灾记录特征

 3.1 蝗灾史料来源

 3.2 中国历代蝗灾的记录情况

 3.3 历史蝗灾与其他虫害的区分

 3.4 中国农业害虫科技史

第4章 飞蝗灾害的分类定级与划区讨论

 4.1 历史蝗灾记录的初步分类方案

 4.2 历史蝗灾记录的初步定级方案

 4.3 不同飞蝗亚种的划区讨论——甘肃

 4.4 地理界线上的划区讨论——陕西、安徽、江苏

第5章 历史蝗灾序列的建立

 5.1 东亚飞蝗灾害序列的建立

 5.2 东亚飞蝗灾害的发生周期——小波分析

 5.3 亚洲飞蝗灾害记录特征与序列建立

 5.4 西藏飞蝗灾害记录特征与序列建立

第6章 历史蝗灾与气候变化

 6.1 制约蝗灾发生的气候因子

 6.2 蝗灾与冬半年温度关系辨析

 6.3 蝗灾与气候关系探析——时间序列对比

 6.4 蝗灾序列的环境意义及生态解释

第7章 历史蝗灾与社会变迁

 7.1 天灾人祸与朝代更替

 7.2 蝗灾与其他天灾人祸之对比

 7.3 个案分析:气候、灾害、战乱与明亡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历史蝗灾信息分省汇总表

后 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蝗灾气候社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114884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3128087
中图分类号 S433.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