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内容
目录

代序 我的批评观

绪论 “本土性”的缘起、艰难与化用

文学空间诗学的可能以及悖?

辑一 反思本土?

 本土性的纠葛—— 浅论 “马华文学史”书写的主线贯?

 在场的缺席—— 从本土研究看马华文学批评提升的可能维?

 从部分缺席到集体失语—— 试论马华本土文学批评贫弱的要?

 书写策略:尴尬与超越之间的游走——以《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为中心论新华文学的定?

辑二 个案观?

 新加坡中心:镜像再现、叙事策略及之外—— 解读英培安的一种向?

 无序之序—— 破解吴耀宗书写的一种读法

 丈量旁观与融入的距离—— 郁达夫放逐南洋心态转变探因

 消解与重建—— 论《大话西游》中的主体介入

 艰难的现代性与无奈的本土化—— 解读《星洲日报》之《现代戏剧》

辑三 中国性与本土性

 台湾经验与黄锦树的马华文学批评

 吊诡中国性—— 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

 “去中国性”:警醒、迷思及其他——以黄锦树和王润华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看与被看:中国女人和新加坡的对视——以《乌鸦》与《玫瑰园》为例论“新移民文学”中的新加坡镜像

辑四 他山之石的解读

 新“新”视角与后殖民解读——试论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

 本土书写——浅评杨松年《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马华文学:为何中国,怎样现代?——评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

 “重访”方修:承继与再续——评《方修研究论集》

 立马昆仑与“极目南方”——评许文荣《极目南方》

 马华文学:“经典”消解与建构

辑五 印象“南洋”

 那些热带的边缘的激情与焦虑

 繁复的单调:新加坡干净的吊诡“哲学”

 林文庆和鲁迅的经济(人格)冲突

 国大:以何为大?

 “怕输”的文化传递及其对策

 言论空间的开创与游戏规则——从徐顺全的意义与局限说开去

 “双语教华文”:在近利与远忧之间 ——兼答梁威文小友

 泰国组诗两首 ——兼答梁威文小友

 如何马华,怎样本土?(王德威)

 文化现场、南洋想象与主体间性的介入(蔡志诚)

参考书目

附录

后记

内容推荐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主要内容包括: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及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反思及建言,阐释其“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三个主要特征。介绍从方修到杨松年、王润华、黄锦树等重要马华作家。另外,还讨论了马华老少作家,如郁达夫、英培安、吴耀宗等人的作品。亦涉猎曾毓林、唐正明、九丹等通俗作家及文化现象。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由朱崇科编著。

编辑推荐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为李遇春、贺仲明主编的“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中的其中一种。本书是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的批评著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及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反思及建言,阐释其“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三个主要特征。介绍方修到杨松年、王润华、黄锦树等重要马华作家。另外,还讨论了马华老少作家,如郁达夫、英培安、吴耀宗等人的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崇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93017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4003101
中图分类号 I338.065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