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于1899年的《梦的解析》(又译《释梦》)被后世之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它为人类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弗洛伊德把梦带入科学的视野,通过对自身与他人梦境的个案研究,告诉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另一层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冯与蓝的《经典超译本·梦的解析》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
图书 | 梦的解析(经典超译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出版于1899年的《梦的解析》(又译《释梦》)被后世之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它为人类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弗洛伊德把梦带入科学的视野,通过对自身与他人梦境的个案研究,告诉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另一层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冯与蓝的《经典超译本·梦的解析》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 内容推荐 出版于1899年的《梦的解析》(又译《释梦》)被后世之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它为人类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弗洛伊德把梦带入科学的视野,通过对自身与他人梦境的个案研究,告诉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另一层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经典超译本·梦的解析》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 译者冯与蓝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经典超译本·梦的解析》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 试读章节 1前人对于梦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人认为梦的内容表达了神灵的旨意;到了近代,随着科学发展,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梦的来源是多样的,大致可归纳为四类。首先,睡眠并不意味着切断了我们和这世界的所有联系,在梦中,我们的身体仍有感知力。无论是光线、声音、气味,还是皮肤感受到的冷和热,或者只是因为翻了一个身所带来的不同触觉……许许多多感官体验都能影响我们的梦境。当它们出现在梦中,常常更换了面目。我们的心灵会凭借过往的经验去辨识,去感受。然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感觉很容易使我们产生错觉,于是,某些光怪陆离的梦便应运而生。 2除去客观的感官体验给梦境带来的素材以外,人们内部感官的兴奋同样可以造梦。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眼睛和耳朵可能产生幻觉,这些幻觉进入了梦境,变成各种形象。和客观的体验相比,这种主观感受难以观察或实验,也就无法证实存在,幸而只要生…… P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梦的解析(经典超译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译者 | 冯与蓝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237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5.1 |
丛书名 | |
印张 | 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185 |
宽 | 12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